APP下载

留学生花钱不盲目心理专家支招如何合理消费

2016-10-26周晓琪设计胡婷

留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消费观消费行为物价

记者_周晓琪 设计_胡婷

留学会Studying Abroad Union

留学生花钱不盲目心理专家支招如何合理消费

记者_周晓琪 设计_胡婷

Queenie

2016年9月14日微课堂(根据微信语音整理而成)

主题:留学生的消费观及消费心理分析

主讲人:Queenie Gu,留学心理程创始人,澳洲国立大学心理系毕业,国家二级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

SA

SA

留学生的家境各有不同,不管留学费用是来自父母还是凭自己所获,在国外生活都意味着他们需要自己决定每一笔钱的去向。今天的微课堂有幸请到国家二级咨询师Queenie ,和大家聊一聊留学生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Queenie

谈到消费观,就不能不提到物价对比的问题。国内的物价和国外的物价水平肯定是有差异的,相比之下东西到底是贵了还是便宜了呢?受很多媒体、购物网站的影响,很多人误以为国外的东西,特别是美国的东西就会比中国便宜很多。其实这种看法很不全面。有一个很著名的英文网站列举了全球二百八十个主要城市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物价对比数据,他们对比了国内的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国外同等级的大城市,比如纽约、旧金山、华盛顿、伦敦、悉尼,发现国内的城市物价水平还是比国外低很多。所以,如果一个学生是从国内的一线城市去美国的中小城市留学,可能他会觉得东西好像变便宜了。但是反过来,国内二线城市的同学到美国大城市留学,就会明显感觉到物价上升得太多了。如果学生和家长感兴趣,可以根据以下这个网址链接,上网查看自己的国内生活的城市和要去留学的城市之间的物价对比情况,了解一下差异。(网址链接:https://www.expatistan.com/cost-of-living)

留学心理程

创办于2015年,是一家专门针对留学生及家长心理教育的留学和服务机构,创办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学后孩子会遇到的适应性障碍。

SA

留学生有哪些不良的消费行为习惯?

Queenie

不良消费行为是那些严重影响了自身情绪以及生活质量,并且对人际关系造成损害的消费选择和习惯。不良消费行为的成因和具体的钱财数量无关,是自身性格,从小的成长环境以及现处的环境共同造成的。常见的不良消费行为有过度节俭。过度节俭是指,虽然有足够的经济消费能力,但是过度否认或贬低自我渴求,对消费有愧疚或自责情绪,并且对人际关系造成了影响。和过度节俭相反,另一种不良消费行为是过度消费,也称作强迫性购买与囤积。这种消费心理的成因是成长过程中缺乏控制感,把购物作为逃避焦虑的方式,喜欢用物质与人建立联系。

Zoe

SA

老师有什么建议可以改善以上不良消费行为?

Queenie

如果你属于过度节俭的消费者,金融心理专家建议,在购物的时候多选择使用信用卡,而不是现金。因为当你看不到具体的现金时,就会减弱花钱的痛苦感。此外,建议你多选择一些预付的或者捆绑式的产品,比如提前买好一些聚餐券、旅游活动的优惠券,通过这种方式把消费行为和付款行为分开,让你更专注于体验服务本身,而不是计算又花了多少钱。针对过度消费的人群,首先,我们建议在购物的时候多使用现金,因为信用卡上或者支付宝上的虚拟数字无法让你体会到钱花掉的真实感,因此就比较容易出现消费过度和透支的现象;其次,这一类消费者需要把必须买的物品和想要买的物品区分开,有些时候你可以告诉自己这个东西这个月可以不买,下个月再买,推迟购买计划对于“月光族”尤其适 用。

Zoe

请问老师,怎样消费才算是比较理性的消费方式?

Queenie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只要在你经济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你的消费方式没有过分影响到你自己的情绪、人际关系、生活质量,这样的消费方式其实都是合理的,可以接受的。我们需要注意留学生的消费心理需求,留学生消费不仅为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还有心理渴求,比如想要更好地融入群里,获得别人的认可,填补国外无聊、空虚的生活。很多学生在买衣服、娱乐活动、游玩的花销都比预期要多一些,只要家庭能够负担得起,都是正常的。

猜你喜欢

消费观消费行为物价
正确认识消费
大众滑雪消费行为的研究——以万龙滑雪场为例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90后”消费观
消费观
《巴萨罗缪集市》中的市场消费行为与社会流动性焦虑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鸟人鸟语
不同笔记本用户的鼠标消费观我的街头采访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