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德育的活水之源
2016-10-25李诗宋立文
李诗 宋立文
:张局长,您好!很高兴您接受我们的采访。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局到学校,大家都说重视德育,可是德育的效果有时候却不尽人意。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张俊:这个问题我也常常思考,好教育即好德育,好德育即好教育。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各中小学校,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意识都已基本确立,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大家也都能尽力为之。虽然我们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但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原因我以为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空中”有些“雾霾”。教育如空气,德育如氧气。世风、民风、政风、家风、校风、学风都是教育空气的组成部分,只有风清才会气正。我们道德教育的环境纯净度还不够高,正能量的气场还不够浓,人们追求幸福的价值导向还不够明。
二是方法有些陈旧。比如评比考核的道德教育模式仍然风行,活动主导的运动型方式仍然惯行。这些可以入耳,但入心率不高。
三是内容有些高远。道德教育的内容往往是一些“高大上”的专题,距离儿童当下有笑有哭有痛有痒的现实生活比较远,道德教育的内容应该具有亲切感、熟悉感和亲近感。
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只有真正地贴近儿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这也是如皋教育人十多年来一直坚定走生活德育之路的原因。
:您可谓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德育的问题所在,我们知道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落实生活德育的重要保障。如皋市作为江苏教育改革的前线,创生了新的教学模式“活动单导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请您谈一谈,“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如何体现生活德育的内涵?
张俊:“活动单导学”是我们这些年一直在实施的教学模式,所谓“活动单导学”,就是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中,“活动”是方式,一堂课主要由3个左右活动模块组成,每个活动版块一般流程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自我完善。“单”是载体,“活动单”一般由“学习目标”“活动方案”“检测反馈”三个部分组成,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教师导学的抓手、学科教学活动化的载体。“导”是引领,教师通过讲授、点拨、评价、总结等予以引领、提升。“学”是主体,真正做到了“教”让位于“学”。目前,我们已实现了各学段、各学科、各课型个性化模式实践全覆盖,推动了如皋教育教学质量持续高位走强,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与区域教育均衡。依托“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优势,我们成功构建了生活德育新范式。
首先是构建良好的课堂生态,示范道德生活。“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主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课堂中,大家分享智慧、共同探究、真诚交流、踊跃展示……如此课堂生态,其实就是理想的道德生活缩影。每一位师生置身其中,无不受到民主、尊重、和谐氛围的熏染,久而久之,学生的待人处事、言谈举止等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就逐渐得以养成,道德水平也逐步得以提升。
其次是强化正确价值的引领,导向道德生活。“活动单导学”之“导”,不仅是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更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我们要求无论是什么活动版块,教师都要作为“舵手”,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航向。一旦出现偏移,要及时矫正。
“教育首先是人学”“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是以人为本的,也是为人的,这与生活德育是相辅相成的。
: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广大教师去执行,为了更好地开展生活德育,如皋市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是如何发力的?
张俊:教师在教育教学和工作生活中,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学生。为提高教师言传身教的能力水平,我们以实施县管校聘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以能力提升培训为扶手,以强化考核和激励措施为推手,加大力度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第一,我们抓好教师集中管理,实施“县管校聘”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学校聘用权。近年来,我市探索推进“全市统管、学区协调、学校聘用”的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打破了教师交流的体制障碍,实现了教师交流常态化。全市建立如城学区、乡镇学区、联盟学区三类学区,采取支教、顶岗学习、互派交流、分流任教、重新应聘五种形式推进教师交流。近五年来,全市通过多种形式交流教师4 496人,其中2011-2013年全市教师交流比例分别达专任教师的18.6%、16.3%、17.4%,这些数据均高于国家规定的教师流动比例。教师的均衡配置激活了教师成长的动力系统,赢得了百姓的大力拥护。
第二,集中强化教师生活德育培训,组建名师导师团,引领教师成长。举办“雉水名师大讲堂”,全年安排送教讲学128次。修订“优秀教育人才”评选和考核办法,增加评选方式,对教育教学上做出优异成绩的直接授予“人才”称号,形成向班主任倾斜、向一线教师倾斜、向农村教师倾斜、向教学实绩倾斜的鲜明导向。
第三,树典型引领示范,定期评选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等,同时在名优教师评选中增设德育学科带头人、德育骨干教师、德育教坛新秀类别,促进教师生活德育能力水平的提升。市委、市政府设立“优秀教育人才”奖励基金,对全市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实施奖励。
2015年,我市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中国教师报》头版头条以“江苏如皋:让好老师流动起来”为题,对我市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进行专题报道。
:这些年,如皋市名师辈出,我想一定离不开您刚刚说的那三点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做法。不过我特别好奇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会越来越复杂,生活德育如何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施以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张俊:我想,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来说,有些生活德育内容可以长期坚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可以“同唱一首歌”,为了形成良好的习惯与素养可以不停哼“咏叹调”。基于此,我们于2007年出台了《如皋市中小学“486德育活动”方案》,即4个主题活动(节日活动、国旗下讲话、感动校园人物评选、特色活动)、8个习惯(把操做好、把地扫好、把字写好、把歌唱好、把路走好、把话说好、把饭吃好、把物放好)、6个仪式(入学仪式、入队入团仪式、成人仪式、开学典礼、散学典礼、毕业典礼),“486德育活动”我们现在仍然在自觉执行,成长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建设了有益于学生一生的底线基础工程。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有些生活德育在内容的层次上和方法的形式上要因材因时而异。因此,我们设立了小学四年级十岁学生的“成长仪式”、初中八年级十四岁学生的“青春仪式”、高中三年级十八岁学生的“成人仪式”,各领风骚,各具特色,令人回味,记忆难忘。
:是啊,这些仪式标志着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每个仪式一定都会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学生每天放学后的大部分时间都要回归到社会和生活中去,为了使生活德育的效果最大化,请问如皋市怎样统筹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张俊:德育工作“无处不是、无人不是、无时不是、无事不是”,也就是说时时、处处、事事、人人皆德育。因此,德育生活化就是强调生活的整体性,协调统筹好学生生活的空间与时间,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融通力。
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们认真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学校利用热线电话、QQ群及微信平台与家长互动、交流,不少学校还设立学校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课堂、走上讲堂。
在学校教育方面,我们利用《如皋市中小学生长江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日课表》和《如皋市中小学生馆校衔接日课表》两张大课表来打通社会实践教育,通过长江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进行五天四夜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高兴,让家长放心。
我们还有强大的社会支持,市政府先后投资约13个亿新建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红十四军纪念馆、青少年历史教育馆、中国丝毯博物馆等场馆,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课外活动。相信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手能够很好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皋的生活德育如今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您看来,生活德育要培育学生哪些核心素养?
张俊:国家最近出台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9大素养又细化为25条指标。如皋的生活德育,因为更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因此,对应现行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主要体现在社会责任和身心健康两方面,即诚信友善、合作担当、生态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适性发展6个指标。
人的幸福生活首先是身心健康,然后是适应社会,而适应社会中积极的作为即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因此,如皋生活德育追求的“两个世界”,即规则世界与意义世界,正是学生社会责任与积极适应的较好体现。如皋教育人十多年来,一直努力让学生行走在规则世界与意义世界里,让学生努力达到人与社会的和谐,成长为“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公民。
:来如皋的这几天,无论走进哪一所学校我都能被他们的彬彬有礼所打动,我相信这与你们的生活德育是分不开的,您觉得如皋在生活德育工作上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您能说说生活德育工作下一步构想吗?
张俊:要说到“成功的经验”,我认为是:德育有“魂”。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内容上追求“四无”,即德育工作无人不是、无处不是、无时不是、无事不是。二是理念上追求“四个第一”,校长树立“教师第一”的观念,教师树立“学生第一”的观念,管理树立“环境第一”的观念,教育教学树立“道德第一”的观念。三是目标上追求“两个世界”,即规则世界和意义世界(如车辆停放:“请把车辆依次停放”属于规则,“停时规范、取时方便”则属于意义)。四是方式上追求“三个用”:用儿童的眼睛观察社会,用儿童的心灵感受社会,用儿童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如皋将继续坚持前瞻思考,锁定“生活德育”方向,区域推进“生活德育”,倡导学校德育回归学生的生活,引导他们在真切的生活中交往、实践、成长,不断强化甄别是非善恶的标准,不断积累做人处世的经验,不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在“生活德育”理念指导下,学校就是教室,社会就是课间,生活就是教材,参与就是学习,睁开眼睛就是“上课时间”,酸甜苦辣都是营养,得失成败都是经验。
:“社会就是课间,生活就是教材”这句话真是太精辟了,如皋市的生活德育在您的带领下已经进行了多年,生活德育的效果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您一定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您能分享一下吗?
张俊:教育是最神圣的职业,我对教育是很有感情的。我总是想起我做教师的那段时光,越想越觉得开心,因为教师是很伟大的,他也许什么也没有,可是他桃李满天下,这是很幸福的。对于生活德育,我一直笃信这样的信条:
时时是育人之机,
处处是育人之地,
人人是育人之师,
事事是育人之材。
我还很喜欢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就是我对生活德育的理解,我能做的,唯“用心”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