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学分析法
——鹿石
2016-10-25田薇
田薇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图像学分析法
——鹿石
田薇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长期以来,西北草原上发现了大量古代游牧民族遗留下来的一种特殊艺术-——鹿石。鹿石的大量发现,除了可以证实他是一种草原民族所喜闻乐见的艺术题材外,运用图像学的方法分析作品,可以解读其创作背后的一种意识形态的反映,重点着眼于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已有研究表明,它与我国古代北方某一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粗浅的解读,破解和阐释视觉象征符号之下的观念。
鹿石;草原;视觉象征
一、何为鹿石
所谓鹿石(reindeer stones)是指经过加工的碑状石刻,是一种拟人的石雕像,因石头上雕刻着许多鹿的图案所以就被称为鹿石。是草原新石器时代图腾性质的石碑,可以理解作为草原石人的一种原形,但是绝大部分鹿石没有表现出人的轮廓,即没有雕刻人的四肢、头和五官,只是用斜线表示头部,并刻有悬挂兵器和工具的腰带。
二、鹿石产生的时间
根据乌恩的研究,鹿石产生的年代在公元前13-前7世纪,限定在青铜时代向早期铁器时代的过渡时期,乌恩给出了三个理由:(1)鹿石上所刻短剑、管銎斧、弓形器、车以及卷曲成环的猛兽造型都不会晚于公元前8世纪-前7世纪;(2)阿尔泰石冢和蒙古地区的石板墓文化的建筑材料使用了鹿石,早期铁器时代的石人雕刻也利用了先前的鹿石雕刻;(3)我国北方诸多文化年代上限均在公元前7世纪-5世纪,但它们与鹿石无关。(reindeer stones/оленныекамни)指经过加工的碑。
三、鹿石分布地域
除内蒙古西部和西北地区之外鹿石的分布地域比较广泛,在俄罗斯外贝加尔、图瓦和阿尔泰、乌拉尔南部,以及哈萨克斯坦东部和西部、吉尔吉斯均发现鹿石。另外,在北高加索、克里米亚、多布罗加及保加利亚东北部也发现鹿石的欧洲变体。近年来在我国新疆靠近蒙古的阿勒泰,以及阿克苏和昌吉州地区共发现约60件鹿石,不仅为鹿石的分布增添了新的地点,而且进一步丰富了鹿石的内容。
四、鹿石的分类
俄国人维达林.瓦西里耶维奇.沃尔科夫在《蒙古鹿石》一书里将鹿石分为三类:(1)全亚欧类型,没有动物图案;(2)萨彦岭—阿尔泰山类型,特点是接近自然“现实”的鹿刻像,也就是写实性鹿形象;(3)蒙古-外贝加尔湖类型,特点是装饰性图案化的鹿纹样。前苏联学者多认为,所有的鹿石都是人的化身,至少最初是人的形式。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三种:带有风格化鹿的形象、写实性鹿形象、没有动物形象的鹿石关于鹿石的分类,存在着几种不同的意见,但大同小异。一种意见认为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带动物图案的鹿石;第二类为没有动物图案的鹿石。第一类鹿石根据鹿图形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两种:接近于现实主义写实性的鹿形象和带有鸟喙、颜面伸长的风格化的鹿形象。另一种意见认为可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为刻有鹿形象的鹿石,人面部位用斜线表示;第二类鹿石没有鹿形象,但用斜线表示人面;第三类鹿石具备上述两种特点。第一类鹿石分布于欧亚东部,第二类鹿石分布于亚洲和东欧,第三类分布于自蒙古至欧洲中部的广阔地域。还有一种意见将鹿石划分为三类:带有风格化鹿形象、写实性鹿形象和没有动物形象的鹿石。另外,有人根据鹿形象的不同,将带有风格化鹿图形的鹿石称为蒙古一外贝加尔类型;将带有写实性鹿形象的鹿石称之为萨彦一阿尔泰类型。这是因为刻有风格化鹿形象的鹿石,主要分布于蒙古境内;刻有写实性鹿形象的鹿石,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和图瓦地区。
五、图案背后的意识形态
根据目前的发现,鹿石约有660多件,其中约500余件在蒙古西部和西北部。尽管蒙古境内的鹿石包括所有上述三种类型鹿石,但90%以上为带有风格化鹿形象的鹿石,这种鹿石在外贝加尔和我国新疆也有分布,在图瓦南部、戈尔诺阿尔泰和哈萨克斯坦东部也有少量发现,它们同属于蒙古一外贝加尔类型。这种鹿石最为典型,鹿的造型按固定的模式雕刻。鹿作屈足伏卧状,嘴呈鸟喙样,颜面伸长,巨角贴背,造型异常生动而别致。至于刻有接近于自然的写实性鹿形象的鹿石,主要分布于图瓦和阿尔泰,在蒙古只见于靠近阿尔泰和图瓦的地区,而且数量很少。这种鹿石上所刻的鹿图形,通常研究员们仔细观察,发现动物的身子像鹿身,鹿角显得格外醒目,鹿石一般形状为长方形石碑状,最上端刻有一圆圈,稍下刻有一直线或点线纹,线以下一般有鸟喙状鹿群头朝上向圆圈作飞翔状。研究员们认为,先民的创作当然不会是纯写实的,很可能是带有一种宗教意味的艺术夸张。以后,在考察岩画的时候,研究员们陆续发现一些鹿的图案与什巴尔库勒大草原上石柱的图案极为相似,所以就叫它鹿石了。
关于草原鹿石的年代,吉木萨尔鹿石上凿刻的短剑和在蒙古境内鹿石上的刀的形状及其细节对于断定新疆鹿石的年代具有头等重要意义。富蕴县鹿石上的鹿形,也与蒙古等地青铜时代鹿石上的鹿形十分逼肖。如此看来,追根溯源,新疆鹿石的年代当在卡拉苏克时期。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新疆鹿石还不够多。但从已发现的鹿石看,它们的形象基本上包括了鹿石的各种类型,是欧亚北大陆草原鹿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表现出了古代新疆的猎牧民在人类艺术文化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1]刘迎胜.丝路文化(草原卷)[M].宁波: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2]盖山林.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J522
A
1005-5312(2016)08-02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