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2016-10-25杨晓霞
杨晓霞
(兰州城市建设学校,甘肃兰州730030)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杨晓霞
(兰州城市建设学校,甘肃兰州730030)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把它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实际运用
现在,国家非常重视教育教学的创新点,因此很多新的方法和新的思想都被运用到当今的教育教学中。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明显的重要作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模式给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可以让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好地进行语言交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还可以体现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无意识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创造思维能力。总之,在教育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使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也可以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是在轻松愉悦的时光里学习知识,增长见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我记得意大利教育学家玛丽亚·蒙台梭利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这句活突出了“做”的重要性,深刻的反映出丰富学生的探究经历非常重要。
一、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是分组,小组成员人数要合理,一般由4-6人组成,人太多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人太少又互动不足,依照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性别等方面进行组合,每组都安排较为活跃,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2.在每个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使所有成员都参与进来,因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记得曾在起初的分组学习中,发现每次回答问题时,每组都是同一名同学在回答,其他同学好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态,所以每个小组确定好主持人,记录员,报告员,检查员等。而且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些职位采取轮流担任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改变学生在组中长期形成的位置,给每个学生都尝试不同的角色,提供不同的发展。
二、合作探究学习
每个小组确定了学习的内容,各小组进入合作探究学习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最终进行总结。期间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多发言。同时,也要让学的较好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老师应信任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课堂任务,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合作探究。但在这一环节中老师也应注意有些不自律的学生趁机玩耍,聊闲天,没有养成动脑思考的好习惯,反而降低了学生对讨论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课文《石壕吏》前,让学生预习了课文,全班共分为五组,组内明确各自的职位,在课堂上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展示他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要求:(1)组内全员都要参加;(2)想象力丰富,有创意;(3)补充一些事实已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4)表演符合人物的身份;(5)要求小组成员之间配合默契。表演时,一组表演,其他组评分。要求要用生动的话语,巧妙的加工,既要有形象的动作,又要有丰富的表情,要有声有色,有模有样。在这次活动中,需要小组间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的配合,又要有同学们各抒己见的理解和意见。既使同学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又培养了同学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还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堂课的教学效果相当好。
三、巧用课下实践,拓展学生视野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不仅可以应用在课堂上,还可以在课下发挥出更为广泛的应用。老师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作用,鼓励学生对课下时间进行应用,让学生在课下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例如在学习写作人物的描写方面,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对周边的人物进行观察,看环境对人物有什么影响,并且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翻阅书籍,上网搜索等方式,找出一些生活中人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在课下探究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会进行频繁的讨论,并且会对资料查找以及资料整合等工作进行分工,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对环境与人物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而这正是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必备的条件之一。
四、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我认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了与别人一起完成某项活动的成就感和与他人一起分享的快乐。
G633.55
A
1005-5312(2016)05-02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