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产业链模式的农产品流通业转型升级研究

2016-10-24梁鑫鹏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

内容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不断由投资经济转向消费经济的背景下,全产业链模式成为农产品流通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本文以全产业链模式为视角,从农产品流通的“四链”(即产品链、组织链、技术链和价值链)探讨全产业链模式促进农产品流通业转型升级的机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我国农产品流通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全产业链模式 农产品流通业 转型升级

全产业链的内涵

全产业链注重以消费为导向,从产业链的源头出发,通过一条长链贯通原材料获取、产品生产和加工、物流运输、产品营销、市场交易等重要环节,形成覆盖从种植养殖、产品初加工、深加工、仓储运输、市场交易等诸多环节的全流通体系。可以说,通过全产业链引导,可以促进产品进一步增值,推动产业链价值不断提升,从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关于全产业链模式的内涵,本文做以下阐释:

全产业链模式的核心在于整条产业链的贯通。全产业链就是在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实现产业链环节有新的整合,它比一般的产业链拥有更为深入的纵向一体化,是一条从产业链源头一直通畅延伸到消费终端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全产业链之所以“全”,主要体现在产品流通过程的全要素、全过程、全环节、全循环。本文以流通为视角,生产就是流通中的生产,交易则是流通中的交易,消费也是流通中的消费,全产业链中的流通以消费者的需求为起点和导向。

全产业链的构建主体一般是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现代管理理念、高水平市场营销能力的具有雄厚资本的大型主体,主要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大型的专业合作社等核心组织。这一核心主体对整个全产业链具有充分的掌控力。

全产业链的“链”方式相对独特,它不要求一个主体具备链上各个环节,但要求其能控制各个环节。各环节主体通过全产业链进行“链接”,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缓解经营风险为目的的。

全产业链模式促进农产品流通业转型升级的机理

产业的转型升级是由低效率、低附加值转向高效率、高附加值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旧产业不断消亡或更新。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一条产业链的更新过程。本文认为农产品流通业的转型升级可以从农产品流通产业链的演变来考察,具体从产品链、组织链、技术链和价值链等层面分析。

全产业链模式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我国农业全面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农产品全产业链模式就是通过行业龙头企业不断进行资源整合与延链补链,形成一体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促进农产品不断增值,推动农产品生产与市场密切衔接,使农产品行业全面转型升级。根据本文的农产品流通产业链思路框架,农产品全产业链模式通过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四链”高级化,推动农产品流通业转型升级(见图1)。

(一)产品链的高级化

受农产品本身特质的影响,农产品在生产环节很难获得增值,但是可以借助产业链不断延伸,使农产品涉及流通、加工,从而提升附加值。在农产品全产业链模式引导下,农产品更能得到系列化、品牌化的生产、流通和加工,从而形成多产业相互融合发展的农产品全产业链经营体系。通过农产品全产业链模式,可以品牌整合农产品产业链,通过实施标准化管理和规模化、规范化生产,促进农产品以品牌进行经营,促进品牌溢价,从而实现农产品产业链升级。参考黄祖辉、米松华、陈立辉(2011)的研究,这在我国有一个典型的实例,就是“肥西老母鸡”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建设一条包含鸡养殖、鸡产品加工以及产业链后端的餐饮、文化、旅游的全产业链,实现全产业链经营。该产业链涵盖了以规模、高效、生态养殖为特征的一产;以规模、现代加工和配送为特征的二产;以活鸡交易和食品连锁为特征的三产;以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信息经济为特征的四产。

(二)组织链的高级化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流通普遍存在供求对接渠道不通畅、流通成本偏高、农产品价格信息获取不便、农产品市场经营风险偏高等问题,这与我国农产品流通业发展滞后、流通组织化程度低、流通业主题力量薄弱等存在必然联系。农产品全产业链模式则是以农业龙头企业或大型农产品集团为引领,充分结合农业资本和工商业资本,推动农产品从生产、加工、流通到营销、交易的一条龙化。通过全产业链模式,打造现代化的农产品产业组织,能够有效解决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加速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产业链上的主导者能够及时准确获得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有效控制链上农产品数量、价格、质量合理化,并合理协调产业链环节多方主体的利益,全面推动产业链运营效率提升。农产品全产业链模式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多环节融合为手段,实现农产品龙头企业与农户、专业合作社、流通组织之间的有效衔接,打造一条高效的农产品流通链,促进农产品“贵流通”向“畅流通”转变。

(三)技术链的高级化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的流通链相对比较落后,主要是由于落后的技术链约束严重。首先,我国农产品采后的商品化率低于10%,贮藏保鲜比例极低,半成品加工、包装等服务水平也偏低;其次,物流技术水平偏低,导致农产品流通过程的费用高、损耗大、辐射范围小,流通效率直接受影响。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的果蔬物流损耗就超过1000亿元。可见,农产品产业链升级的重要前提就在于提升技术链,通过技术链的升级,推动产业链全面升级。当前,信息技术、冷链物流技术等都是我国农产品流通技术链升级的重要技术,而技术引入、技术创新和技术合作都是必要的手段。通过全产业链模式,可以建起完善的农产品研发投入机制,强化农产品检测、贮藏保鲜、仓储加工、物流配送、信息咨询等功能,推动技术链全面改革提升,促进农产品流通标准化、信息化。

(四)价值链的高级化

产业链形成与拓展的主要动力是产业价值的不断创造。价值链就是各个产业环节之间在价值方面关联性的有机整合,是促进产业链纵深发展的关系链条。价值链的高级化,主要表现为产业链上产业环节的价值创造能力提升以及价值分配不断优化。农产品流通链中的产品链、组织链与技术链不断升级,势必会推动流通价值链的高级化。通过全产业链模式,农产品流通业价值创造力的提高,也促进了社会公共价值不断创造,有利于缓解农产品“买难卖难”、“菜贵伤民”等现象,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产品流通链上参与主体共赢。

全产业链模式下我国农产品流通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出,全产业链模式有利于推动农产品产品链、组织链、技术链和价值链“四链”的高级化,从而推动农产品流通业全面转型升级。现阶段我国农产品流通业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农产品产业链之间衔接不畅、农产品流通组织的规模化程度偏低、农产品的增值能力偏弱等方面。实施农产品全产业链模式,可以从农产品产业链的源头出发,通过产业链的衔接,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贯穿。由此可见,全产业链模式是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要保证全产业链模式顺利实施,政府层面就必须联合市场共同引导,促进市场机制与政策机制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为此,本文提出全产业链模式下我国农产品流通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的政策扶持,推动农产品流通业向好向优发展

政府相关部门应联合智囊团体,加强对农产品流通业演变规律的研讨,从而制定更加符合农产品流通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意见,从政策层面引领农产品流通业健康发展。为了确保我国农产品流通业发展有足够的要素保障,我国各级政府应积极制定出台在税收、信贷、土地、人才等要素方面的惠农政策,提高对农产品流通业发展的要素支撑。同时,也借助惠农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农产品流通业建设。为了推动农产品流通业全面升级,政府应积极引导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同时积极设立政府性农产品产业发展基金,加大对农产品龙头企业科研、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支持。我国部分地区如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农产品流通业发展较为超前,现正处于全面提升阶段,所以当地政府更应该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科研创新的支持力度,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

(二)提升农产品流通业龙头企业的全产业链,促进农产品流通业全面转型

强化对农产品流通组织和企业的支持,积极培育流通龙头企业,形成一批组织创新能力突出、品牌影响力较大、处于农产品流通领域的领先地位的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打造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业发展的“先锋军”。通过政策指引,鼓励本土有竞争实力的流通龙头企业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布局,推动形成上中下游紧密联系的全产业链式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对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和大型流通组织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支持力度,积极鼓励企业推广新技术应用,改善在农产品贮藏、加工、物流等方面的冷链技术及设备条件,促进农产品流通经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高效化。

(三)促进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提档进位,助推农产品流通业跨越式发展

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是农产品流通主体生存和发展壮大的重要物质保障,也是整个农产品流通链得以发展和提升的重要基础前提。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铁、公、水道路、农产品仓储设施、邮政通信设施、农产品市场交易设施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商务服务设施、人才教育培训机构、金融机构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农产品流通业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管理机制等制度性基础设施。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中的绝大部分都属于公益性设施,因此政府部门应作为投资主体,积极主动加大投资力度。一方面应加大对道路、仓储、交易设施等硬件设施的投资,一方面还应加大制度建设的投入。应严格确立目标,将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纳入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城乡共建全面推动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提档进位,助推我国农产品流通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提升农产品流通业管理水平,构建农产品流通业健康体制

行业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行业规划、行业组织特征、行业协调机制而进行的一种产业管理,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业都缺乏统一的行业规划和统筹性行业管理,尚处于条块呈现明显分割的部门化组织管理体制,其中设计了发改委、农业、工商、交通等众多部门,关系十分复杂。长此以往的这种部门化管理,直接割裂了农产品流通业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制约了全国性统一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形成。为此,我国应坚持市场主体、政府引导,弱化政府行政管理,强化市场参与管理,构建统一、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产业管理体制,满足农产品流通业发展需要。我国政府应设立统一的农产品流通行业管理机构,对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各种市场行为进行有效管理。同时,政府也应积极实施相关的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引导农产品流通行业管理组织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谷永芬,吴倩.我国农业产业链升级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1(8)

2.张晓林,刘刚. 需求导向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与发展[J].商业经济研究,2015(19)

3.黄祖辉,米松华,陈立辉.农业产业化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与机制创新—“肥西老母鸡”的实践及其启示[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6)

4.郑鹏,李崇光.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中国流通经济,2012(5)

5.梁鑫鹏.我国流通产业的组织化发展创新程度、动因与政策导向[J].商业时代,2014(25)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