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抓手,“抓”好学生作文思维品质

2016-10-24许红霞

考试周刊 2016年80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训练方法作文教学

许红霞

摘 要: 作文是学生认识世界中思维解剖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深刻认识事物本质,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与综合能力,从而促使学生作文思维水平不断提高。本文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加强作文教学中的学生思维训练,旨在提高学生的作文思维品质,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思维品质 训练方法

现代语文教育理论认为,作文是一个人思维过程的延伸,同时,也是一个人思维意识的外化。在这个过程中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描述主体的思维过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多元抓手,提高学生的作文思维品质,才能培养学生的个性与思维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因此,作文教学的抓手是进行作文思维训练,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与灵感。

一、理清作文思路,提高学生作文思维能力

文章总是按照作者的思路展开的。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作文的思路当中,训练学生的作文思路是训练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思路体现在作文的全部过程之中,首先是审题,然后是立意,接着是选材,最后是编写提纲与写文章。高中作文教学中的思路训练要与学生所学的课文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写作思路进行认真的分析,体味作者是如何构思的。文章在总体构思以后,要遵循一般的规则铺陈叙事,最后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例如:学习《游黄山记》与《游褒禅山记》这两篇题材相同的游记后,发现这两篇游记的思路大相径庭。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与苏轼的《石钟山记》均为借景物的描写发表见解,但是文章的布局谋篇截然不同。两篇文章的创作意图各不相同,表现了作者思维能力的差异。我们应该借助典范作品的创作特点,通过在阅读过程中借鉴作品提高自己。思路是决定文章优劣的第一要素,因为思路决定了文章立意的好坏。一篇文章无论语言如何优美,但只要思路不清,立意就不可能高远。而且文章的条理与结构不可能清晰,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借鉴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名家名篇的文章思路是提高作文思维能力的途径之一。

二、调动记忆与表象,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

著名的法国作家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翅膀。”心理学认为,想象是思维主体对意象进行加工与组合的过程。作文是用语言描述形象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所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是作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在阅读中总是根据文字中呈现的语言符号调动思维中的记忆,从而让有关表象经过重新归纳与组合。这样,我们头脑中就会呈现文字所描绘的形象。并从中获得审美的体验。例如:教学沈从文的《边城》时,就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湘西的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从而唤起了学生记忆中有关农村生活的种种表象。这样,就把这篇课文完形而成一幅恬淡祥和、温馨和谐的山乡生活图景。教学实践表明,再现于学生头脑中的形象越具体,就越能让学生理解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情与境。经过长时间的内化,就会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加强思维中的记忆与表象,努力使之成为一种体验与理解。这样,才能不断完善与充实思维中的再造形象,从而让语言准确、简洁,在文字表达过程中运用自如。

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开展作文序列思维训练

心理学研究认为,思维能力首先是从观察中获得的,只有观察才能进行联想与想象,这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开始。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应该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说,高一年级侧重训练观察认识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训练他们的联想与思维想象能力。通过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高二、高三年级的训练是在高一的基础上着重进行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与综合能力的训练。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掌握好作文思维训练的尺度。努力遵循学生思维能力与心理发展水平,否则容易造成思想方法的混乱。高中语文教材中编排了大量议论文文体的课文,这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归纳概括与综合能力的最好素材。我们不能停留在记叙文、说明文、散文等题材的作文训练,应该进行序列化训练,对不同年级具体规定训练内容。努力按照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进行科学的训练,保证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按照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这样才能让作文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

四、训练直觉思维能力,诱发并捕捉写作灵感

通常情况下,人的直觉思维为写作产生灵感提供了可能。凡事有成就的作家,其直觉思维力比常人敏锐得多,写作过程中的构思与立意,甚至是一些佳句通常都是在不经意间迸发的。我们在作文训练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直觉感受,从中捕捉写作的灵感。这样,才能真正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欲望。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说:“一个人的灵感总是隐藏在思维的深处,还需要你不断地追求它。如果你不主动的追求它,它是不会主动找上门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灵感需要建立在长期的积累上的。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学生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积累。首先,要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为作文积累材料。其次,把平时存储信息理性地表达出来。这样,作文时就会文思泉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培养一个人灵感的基本条件。其次是知识的积累。高中生已经具备了相当多的知识,但是需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读课外书。努力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能水到渠成。

综合上述,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品质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品质可以不断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语文老师首先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其次要努力挖掘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的思维变成作文的源头活水。这样,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就会走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郭年平.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江西教育,2014(Z6).

[2]邓俊峰.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语文天地,2014(03).

[3]欧大鹏.在创新中学作文在作文中培养创新精神[J].科教文汇,2015(09).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训练方法作文教学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