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教学中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

2016-10-24王雪梅

考试周刊 2016年81期
关键词:小鱼青蛙小朋友

王雪梅

当今教育要求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把学生视为鲜活的生命体,而非简单的“认知体”。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我们要以人为本,激活课堂,关注个性,凸显主体,着眼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

一、自主感悟——塑造个性

杨再隋教授对读中感悟曾做精辟阐述:“课文内容及其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即自己以心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心理世界,都有七彩的经验世界。一个学生,一个读者,一个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因此,对于同一篇课文同一段文字,不同学生常常表现出不同的理解,即使同一学生阅读同一内容,在不同情境中也会有不同的阐释。发挥想象、感悟语言无可厚非是一种个性化语言感受。

批注阅读无异于实现个性化阅读的一种有效策略。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文字的内容。从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方面出发,从各个角度自主感悟,做到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如《小小的书橱》有这么一句话:“我沐浴在知识的海洋,时而沉思,时而幻想。”黄军小朋友读完这句话时,挥笔写下:哦,原来他的读书方法是这样,我倒有点不一样,我看完书后,喜欢在脑子里重“看”一遍,然后给它改编改编,而蔡琪小朋友则从文字入手,品味语言的生动性,他写道:“沐浴”这个词用得真好,我也觉得读书如洗澡,看完书后像洗完澡一样,特别舒服,这时甜蜜、满足就会爬上我的脸颊。虽然这儿“沐浴”并不解释为“洗澡”,但小朋友觉得受到了知识的润泽,那是一种幸福、满足,那是他真实的感受,我们不能扼杀。

二、朗读表演——展示个性

个性化的感情朗读、表演可呈现出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感悟。真正意义上的朗读、表演应该是情感体验的表现、心灵碰撞的薄发;应是受到文章的感染,与课文情感产生共鸣后的自然流露,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的目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感情地朗读、表演”是一种个性化行为。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感悟语言的能力、想象能力、朗读水平等千差万别,因此朗读、表演的处理方式各有特色,有的孩子喜欢表演读,有的喜欢分角色读,有的则偏好配乐读……不同年级的孩子朗读、表演的倾向性也不同,低年级的孩子比较好动,注意力较不持久,朗读技巧不是特别纯熟,喜欢借助身体语言表达感情,因此相对来说较喜欢游戏性质的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形式。而让他们表演,大部分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再现课文内容描写的情节,进行再创造的分量会少些。高年级孩子已有了一定的理解感悟语言的能力,他们的朗读等各方面水平都较低年级孩子高,因此较多采用配乐诵读等形式。而表演,他们则更喜欢再创作,进行创造性表演。当然,不同类型文章采取的朗读、表演形式会有所不同。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多创设舞台,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如教学《池塘边的叫声》时,我把朗读、评价、表演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展示个性。

师:小鱼们你们很开心,也懂礼貌。还有谁愿意再读别的句子?

生朗读:小鱼连连摆置尾巴,说:“不行,离开水我会干死的。”

(生朗读时表情、语气自然、生动)

师: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1:因为小鱼想到外面去,可离开水它会干死的,小鱼只能生活在水里,所以读成很着急的语气。

师:嗯,很有道理。

生2:我还知道那是为什么。因为小鱼离开了水,它就见不到爸爸妈妈了,它不想死,它想叫青蛙给它讲故事,所以小鱼才会很着急。

师:说得多好!

生3:我觉得“不行”读得快些,也可以看出小鱼很着急。

生4:老师,我觉得“干死的”:读得用力些,也可以看出青蛙的方法是不行的。

师:非常有自己的见解,真棒!哪位小朋友愿意再来读读。(指名读)

生:齐读。

师:我们这群小鱼儿、小青蛙不仅评得好,读得挺不错,现在给小朋友一个机会,王老师读旁白,想读小鱼儿的话可以,想读青蛙的话也行。

(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哇,我们这群小青蛙、小鱼儿读得都很好,如果我们把它表演出来肯定会更棒的,想不想试试?(想)现在小组里分角色表演,两个小朋友当青蛙,两个小朋友当小鱼,两个小朋友读旁白,当导演。可以看书,也可以创作。

(生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师:今天这一组的小朋友表现得真不错,每一次比赛都是第一名(YE),其他小组加油了。现在老师请一组小朋友来试试!真积极!

(第一组小朋友上台表演)

生5:我来评价,他们的声音有高有低,读得就像真的小鱼一样,小青蛙如果再读熟一点就更好了。

三、质疑争辩——强化个性

认知规律告诉我们:任何自主性学习,在输入信息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思维撞击的火花,产生疑问。如细心的孩子学习课文时,发现教材中的一句话出现了错误:我们这里盛产水果、荔枝、菠萝、香蕉……是水果之乡。因此提出疑问,“我们这里盛产水果”后面怎么能用上顿号呢?不唯书,多好的批判精神。

又如《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中,小姑娘的母亲好奇地问:“爱因斯坦教授,我女儿跟您在一起时,你们都谈些什么?”“她教我怎样穿戴,怎样放东西和布置房间。这些天,她还常给我小甜饼。我呢,简直什么也帮不了她,只好帮她做数学题。”他们对书中提到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他们觉得爱因斯坦帮小姑娘做数学题的做法是错误的,但不明白爱因斯坦是位伟大的科学家,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道理也不懂。不唯上,多好的品质。

这些疑问的产生必是他们自身认真思考的结果,那是他们个性思维的体现。因此,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尊重他们的每一次发现,捕捉他们的“奇思异想”,以此强化他们的个性,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当然,引导学生合理地质疑,教给质疑方法,通过查找资料、调查访问、与同伴交流等方式对这些疑问进行解答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因为我们培养的并不是一群信口开河的“问题专家”。

辩论的意义在于营造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深入思考,使学习活动具备应有的内涵和深度,与此同时强化学生的个性。此时,“一个声音”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各抒己见”,“标准答案”将失去它的魅力,取而代之的是“多元文化的价值”。如教学《小狮子爱尔莎》时,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辩题(正方:让爱尔莎回到大自然;反方:让爱尔莎留下来),利用文章重点词句作为论辩材料。学生在论辩过程中口头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概括能力等多方面素质得到有效锻炼。辩论时学生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教师要注意引导,不要造就“诡辩者”,让学生在塑造、强化个性的同时学会宽容、欣赏。

四、交流评价——完善个性

学生阅读中在整体把握作品意蕴中,难免出现局部的、片面的、甚至肤浅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多层次地为他们拓展还未充分利用的信息源,给学生实现思维互补的平台便是事半功倍的捷径。教学中,我把存在于学生中的各种差异看做珍贵的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让学生学会理解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分享和互助,以实现生生间的思维互补。教师在与学生交流、评价时要注意方法多样性,多一些等待,多采用延迟性评价。如此在学生不经意中,在自然状态中,通过思维互补撞击,拓宽了视野,丰富了体验,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由肤浅走向深刻,由片面走向全面,使学生的个性在阅读中实现自我超越”。现以《“计算机之父”童年的故事》为例谈谈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实现思维互补。

师:对阿兰小时候的行为,你们有什么看法?

生1:我觉得阿兰不应该在学校窗台上做实验,这样会影响到同学的,而且不安全。

生2:我倒认为阿兰这样做是争分夺秒,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非常执著。

生3:我觉得阿兰不是“怪”孩子,而是有他独特的思维,经常做些与众不同的事。就因为他有丰富的想象力,加上善于动手做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长大后才能成为“计算机之父”。

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学生,关注个性,着眼发展,为学生创造机会,相信语文课堂就会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乐园。

猜你喜欢

小鱼青蛙小朋友
小鱼
小鱼
小青蛙捉虫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谁能叫醒小青蛙?
小鱼
Let’s DIY Poster
青蛙便签夹
骄傲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