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醒的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2016-10-2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一个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即便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人口资源实力,也难免会成为他人精神上的附庸,遭受文化上的奴役,最终丧失自我、迷失方向。坚定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文化发展逻辑的清醒认识,来自对文化传承使命的自觉担当,来自对多元文化价值的理性审视。只有清醒的历史自觉,才能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维系一个民族发展最核心、最持久的力量来自于文化,推动一个民族发展最深厚、最基础的力量也来自于文化。世界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文明古国,如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波斯,都曾经建立了广袤强盛的帝国,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最终没有延续下来,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多种复杂因素导致的文化断裂。有的国家,如亚历山大帝国等虽然靠军事讨伐开疆拓土,一时强盛,但最终昙花一现,只能在历史上留下寥寥数笔。还有一些国家,如古希腊的雅典,虽然只是地中海上的一个小邦,但因其文化地位,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绵延5000年,成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不间断的特例,归根到底还是文化的作用。历史上中国虽然经历过无数次的战乱离合、国家分裂,但是最终没有消亡,这是中华文化母体中包含的独特基因使然。中华文化包含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使得中华民族无论在困境还是逆境中,都能找到可靠的精神依托,也使得中华文化能够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接纳吸收各种外来文化,汲取汇聚不同文明之精华,为我所有、为我所用,并最终融为一体。由此,也造成中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如滚雪球般不断壮大,融合了儒释道资源后,最终成为影响整个东亚的主导文化、成为世界文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从唯物史观的立场看,人类社会越是能够摆脱物的依赖性,人越是走向全面发展,文化的作用就越重要;人越是能够享有满足的物质生活,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就越迫切。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充分验证着这一点。工业革命后,随着大量简单性重复劳动越来越被机器代替,人类得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今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将在更大程度上获得解放,从而使人们获得更多的闲暇时间,能够专注于哲学、艺术、文学等精神文化层面的生产。在此意义上,社会的发展必将是一个文化加速发展的过程。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文化资源将会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这也足以说明,为什么在进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文化看作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代中国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和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禀赋。站在这样一块丰厚的文化沃土之上,我们有理由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要以清醒的历史自觉担当继往开来的文化使命。文化的本质是人化,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是流淌的精神河流,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创造为其注入新的血液,从而使它能够一直向前。因此,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文化使命,如果有一代人忘记了自己的使命,那么这条文化之河就有可能干涸、甚至断流。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传承,不断发扬光大,与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以人弘道”的文化自觉是分不开的。从周人的“文化维新”,到孔子对礼乐崩坏、道之不行的忧患;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历代仁人志士把传承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不遗余力地守护并光大着文明的薪火,才使得中华文化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从世界历史来看,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是德国。在18世纪前,德国仍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经济落后。但是,从18世纪开始到整个19世纪,却在哲学上成为“第一小提琴”(恩格斯语),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从康德、谢林、费希特直到黑格尔的晦涩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哲学家对德意志民族的“操心”。在因拿破仑入侵导致德意志政治溃败之际,费希特发表了著名的《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1808)》,呐喊出动人心弦的泣血悲歌。而黑格尔则用他的哲学语言,向世人讲述着一个德国的传奇故事,在他的世界历史中,德意志民族的精神成为“绝对精神”的化身。正是由于这些哲学家的努力,使得德国人很快摆脱了被强国侵略而导致的文化自卑,深刻塑造了德国人的精神世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呼唤当代中国文化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是我们应该担当的文化使命。担当这一使命,需要我们站在人类命运的制高点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进一步发展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觉,也应该有这样的文化担当。
坚定文化自信,要以清醒的历史自觉树立科学客观的文化理性。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关键。近代中国,中华民族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西方物质文明的优势,中国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挫败感,由此导致文化心理失衡,由传统的文化优越感进而转化为强烈的文化自卑,而这一微妙的心理变化,反应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中,从半遮半掩的“中体西用”到顶礼膜拜的“全盘西化”,中国人在追求富国强兵的路上逐步被“文化殖民”。在西方“传统与现代二分法”的话语逻辑中,传统文化被看作是保守、落后的代名词。
上个世纪40年代,毛泽东就强调,不管是对待外来文化还是传统文化,都要历史地辩证地看,采取“扬弃”的态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既反对“言必称希腊”的洋教条,也反对“食古不化”的古教条。但是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当前的网络空间中,仍然存在两种比较极端的文化倾向。一种是文化虚无主义,另一种是文化民粹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企图通过解构民族历史,颠覆文化传统,否认革命正当性,诋毁国家发展成就,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文化民粹主义则自诩为“草根”或普罗大众的代言,对文化活动中出现的某种非理性的、情绪性的认识不加辨别地盲目顺从,甚至有意识地通过微博、微信引导强化情绪化的表达。如果说,文化虚无主义是在解构历时态的文化传承连续性,制造了传统与现代的对立的话,那么文化民粹主义则在撕裂着共时态的当下文化共识,制造着精英与大众的对立。这两种倾向实际上都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当代中国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需要建立在科学客观的文化理性之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
(执笔人:李高山、邢云文、杨建军)
责任编辑:李艳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