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吾友光荣与梦想

2016-10-24赵航杨赋

现代企业文化 2016年25期
关键词:金辉红云杨洁

文/赵航 图/ 杨赋



吾友光荣与梦想

文/赵航 图/ 杨赋

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吕忠。

吕忠手握空拳,像是提着一口气,上身笔挺、步伐轻盈。

下午2点30分,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曲靖卷烟厂生产车间只有机器的轰鸣声。这声音虽然突兀,却不至引人反感,听久了,给人的感觉,倒像是旅程中列车在高速前进,平稳、安全。

所有的机器都在轰鸣,除了吕忠身后的这台,型号PASSIM7K,卷烟机。

现在,吕忠要在大约36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次对PASSIM7K的维护保养,并启动它。这是一项从年初就开始的训练,为了在8月22日的全国比赛中拿到冠军。

吕忠刚刚获得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与吕忠一样获此殊荣的还有杨洁,还有伞金辉,早就有了很多荣誉,可他(她)们都得咬着牙、憋着劲,对每天的工作全力以赴。俗一点讲,就是要突破自己,无论是争第一,还是守住旗。

他们都臻至圆满,但仍有方向,仍在路上。

失败,左突右冲

距离训练开始还有3分钟时间,两张桌子摆成直角,一个放工具,一个放零件。桌子与机器围出一个2米见方的场地,吕忠在里面大步走,绕着圈。他在整理思路,等理顺了PASSIM7K维护保养的那20多道工序,双脚就满意的停下。

紧接着,教练按下秒表,训练开始。吕忠动了起来,像条泥鳅,左突右冲。空气骤紧。

这气氛,吕忠再熟悉不过。从1997年,他就开始参加PASSIM7K机型的比赛,因为老拿第一,人称“吕状元”。比赛分三个部分:理论、实操(维修保养)、排故(排除故障)。吕忠自己算,多年以来,单是理论考试的书,他就背了不下百遍。

不过,没有哪个时代的“状元”是一蹴而就的。有那么段时间,吕忠在赛场上总是哆哆嗦嗦,连颗螺丝都拿不稳。2008年,参加省里组织的“三红杯”(红云、红河、红塔),操作一项,吕忠就用了50多分钟,超时了。

那次比赛,吕忠自己评价是“失败”。平时,他是那种钓鱼、打乒乓球都要争第一的人。

他后来分析,自己当时身体和技术状态都没调整好,最要命的是,心理素质不行。比赛前在侯考室里还好好的,跟旁边的人说话聊天一如平常。可抽签的人一进来,吕忠的心就跟着“揪”了起来,若这次没抽到他,悬着的心又暂时落下。

这一番来去,等抽到他时,“感觉一屋子人都在看着自己,整个人就呆了,走路姿势也变了形。跟着老师,怎么到(比赛)场地的都不知道。”

这次经历不同寻常。吕忠有个本子,平时,工作上有什么好的不好的都记在上面,不好的用红笔。但这次他没记,因为“那感觉,一辈子都忘不了”。

在红云红河曲靖卷烟厂,吕忠的修理组曾被誉为“疑难杂症组”。

早些年,吕忠遇到问题也有“卡壳”的时候,白天想不通,晚上就要做梦。梦里所有问题都很好解决,可早上醒来捋一遍,感觉不行,梦里想的太简单。

吕忠有两个师傅,一个叫金光明,一个叫付菊生,都获得过红云红河曲靖卷烟厂的终身成就奖。俩人一个长于技术,一个长于管理,吕忠自己,则有点博采众长的意思。

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杨洁。

2012年,有一阵子,厂里的卷烟机出现空头率上升的现象。从外表上看,烟丝没有装满一支烟,被称为“空头”,是绝对的质量问题。吕忠讲,当时好像全国(各个烟厂)都出现了这种情况,曲靖厂的问题被交给了“疑难杂症组”。

蹲点了一个月,吕忠发现,问题出在卷包的过程中,烟丝会遇到阻力。每台机器的阻力点都不一样,调整了一次,过段时间又会复发,还得再调整。

也是这次,吕忠彻底悟到了做修理工不能“保守”,在技术上要互通有无。“当时,每台机器每次调整都要找我,人太累了。”吕忠决定把其中的门道教给车间里几乎每一个修理工,后来人人都会,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他说,明白了这一点,带徒弟的时候,遇到技术上的问题,十个徒弟站一排,每个人都要交流,问题讲十遍,大家就都懂了。

“不保守”带来的变化之一,就是吕忠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自己以前不懂的。他自己有套理论:“别人教你的(技术)要练,才能成自己的,如果不练,过一段时间忘了,还不是自己的。”

交流不仅限于厂区内部,吕忠会和集团的其它厂,乃至全国同行交流。他记得,空头率高发那段时间,其它同行来参观,或者打电话,都问“你们那个空头率是怎么解决的”。

吕忠得意,因为当时比较下来,大家都觉得,他的办法最好。2012年,红云红河曲靖卷烟厂产品中,万支空头率缺陷率从之前的40支/万支下降到10支/万支以下。

“检讨”“梦里总有一支接一支的烟”

杨洁是红云红河集团红河卷烟厂19号卷接包机组机长,她是少有的女机长。笑容腼腆、灿烂。

烟厂的卷包机,简单的理解,就是这头烟丝进去,那头一条烟出来。这期间,从烟丝到烟支,到一包烟,再到一条烟,每个环节,都有严苛的质量要求。机组,就是要保证每一环节产品的质量,追求的是零缺陷。

杨洁是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这让她觉得骄傲。可更有成就感的是,2015年,19号卷接包机组实现了产品质量“零投诉、零事件、零缺陷”。

这也算是苦尽甘来。

2014年,杨洁还因为质量问题,写过一份情况说明,在杨洁看来,那其实是一份“检讨”。

这是一份后来被领导笑称为“可以拿去发表了”的“检讨”。

从来没写过检讨的杨洁记得,那2000字左右,她写了两天,白天想,晚上写。期间,她不停回忆那次质量问题。

维修工在换钢印时,装错了顺序,机器开起来,钢印戳下去,烟盒底部那行阿拉伯数字就全错了。这数字,类似于身份证号,能知道一包烟是从哪个厂子哪台机器上生产出来的。

错误被巡检员发现,检测报告上写明问题,后面跟着杨洁的名字。那阵子,杨洁压力大,感觉对不住因此受到影响的整个大班组,失眠。她在检讨中写,问题的出现是个人操作失误造成的……

机组的日常工作,是不停的检查产品质量。机器每分钟生产7000甚至更多支烟,它在不同的位置吐出烟支、小包烟、整条烟,在这些被称为绝对控制点的位置,机组五分钟检查一次,是为小检;每15分钟,随机拿出一条烟,拆到烟支,称为大检。

巡检员每两个小时来一次,只要发现一丁点问题,那么整个机组全年零缺陷的目标就将泡汤。

2015年年初,杨洁就和机组的人讲,今年想“拿个零缺陷”,大家好好配合。

开始的时候倒没什么,可半年一过,特别是到了四季度,杨洁开始紧张,因为机组还没出过任何质量问题,离“零缺陷”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紧张感在整个机组间相互传染。机器只要稍有不正常,她们就纠结要不要喊人修。维修工来了,杨洁都要在场:“怎么修,修多久?”“我们今年可是还没出过质量问题哦”“我们要零缺陷嘎”。

就在这个时候,烟支的空头率突然上升。这不但导致机组在质量把控方面更难,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放走了空头烟。更让杨洁担心的是,空头率上升的原因尚未找到,经常需要停机检查、调试,这会影响生产效率。

如果效率不达标,那么即便实现了“零缺陷”,那也没有意义。那段时间,机组负责的19号机效率有所波动。杨洁着急,梦里总有一支接一支的空头烟,在头顶上转啊转。

有时候,杨洁和自己上五年级的孩子在一起,也会说说她在厂里的成绩,比如刚刚获得的云南省五一巾帼标兵奖章。

可念念不忘的,总是将来。

2016年,她仍然想实现“零缺陷”,半年过去,一切顺利。一个机组如果能连续两年“零缺陷”,非常不易,在厂里也凤毛麟角。

她记得2015年最后一天,她上中班(下午4点到凌晨12点),下班了,没出任何质量问题,这意味着“零缺陷”的目标达成,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但没刻意庆祝。坚守之后的成功,是水到渠成,想要庆祝,似乎也无从下手。

梦境,通宵

也是在这段时间,准确的说,是2015年10月底,另一枚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的伞金辉,也在承受压力。

当时,他正在参加云南烟草工业系统烟机设备电器修理职业技能竞赛西门子组的比赛,理论考试和排故考试已经结束,红云红河集团领队发现,只有伞金辉有希望冲击冠军了。

有时候,孤军奋战的孤独感,就是这种万军之中要取上将首级,队友帮不上忙,却又对你无限期待的压力。

可伞金辉心态好,他自己讲,干事情,不为一些具体的、特别是功利性的目标。就连知道自己获得五一劳动奖章,将要上台领奖的时候,他第一个想到的,也是要请假,因为当天上班。

他就是想把事情干好,有一次,领导安排他去做一个介绍生产设备的视频,他应下来,去自学制作视频的软件。

在旁人看,烟厂的电修工,学视频制作软件没用。但伞金辉坚持:“有——用——”,他拉着长音,脊背往椅子上使劲一靠,这是强调。

一份介绍伞金辉的材料中写道: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办公软件、视频制作、统计分析技术等,熟练掌握十余项应用软件。自学难度大,伞金辉谦虚,说很多软件都是刚入门。他也会给自己找乐子,说你看我能判断一台电脑是“男”是“女”,多有意思。

有时候,伞金辉熬夜,为了解决工作上的什么问题,或者自学个软件,忘了时间,天亮了,熬夜就变成了通宵。

伞金辉自己讲,学这些,都是为了把遇到的问题简化。复杂问题的简单处理,这是种典型的、也是优秀的电修工思维。师傅郑漫红说,伞金辉是刚进厂这批年轻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时候他上夜班,我来上早班的时候,经常看到他在那练习编程。有钻研精神。”

2015年,伞金辉获得“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能手”,并且收获了10月底那次比赛的冠军。理论和排故比赛结束后,实操是伞金辉的强项,考了99分,无人能敌。

后来,伞金辉和人讲,当时没紧张,也没什么压力。

算起来,1987年出生、2011年进场的伞金辉,在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算是比较年轻,也是进厂时间较短的一个。伞金辉总是能从车间里学到东西,有一次,机器故障,操作工来叫人,伞金辉赶忙跑出去,跑到一半,回头看到郑漫红,在他身后,走的四平八稳,一步一步都迈的踏实。老师傅看到了这对师徒,调侃:漫师(郑漫红)胸有成竹,年轻人,要戒骄戒躁。伞金辉受益匪浅。

郑漫红谈经验:年轻人,要想成长,最关键的是踏实,要“待的住”,不能老想着,我以后要去别的地方干干。

还好,车间吸引着伞金辉。他讲,每次维修设备,错过了饭点,回到办公室,不知道哪个同事,总是帮他们打好了饭,旁边,是一杯倒好的水。

“他(她)知道你忙,但也知道你饿。”伞金辉说完,顿了顿。

这时,有人推开了办公室的门,车间的声音再次充满整个房间,平稳的、安全的。

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伞金辉。

猜你喜欢

金辉红云杨洁
我的爷爷是村书记
金辉集团IPO前负债高企
广州:吹响“红云”集结号
金辉集团IPO前负债高企
矿女
杨洁书法作品
生存夹缝里的躁动
——《空中飞鸟》中红云的“高飞”现象分析
杨洁书法作品
山高人为峰
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