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有着明确的目标

2016-10-24

现代企业文化 2016年25期
关键词:跑鞋李宁智能



我有着明确的目标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之夜,我穿着阿迪达斯赞助的火炬手服装,手举“祥云”环绕鸟巢上空,在奔跑中展开一幅绚丽的画卷,成为举世瞩目的英雄。

1984年,我出现在洛杉矶奥运会,从此被人们誉为“体操王子”。从奥运冠军到企业家,身家数十亿元,有人认为我的人生精彩完美,激励着一代人成长。不过,从2012年开始,李宁公司业绩快速下滑,连续3年亏损超过30亿元。2014年11月,我重新走到台前,倾尽全力投入到公司的战略发展和日常运营之中,带领公司重回盈利增长的轨道。到2016年,李宁公司终于扭亏为盈,有人说李宁成功拯救了“李宁”。

跌倒后华丽转身

我是在1984年8月的奥运会赛场上一战成名的,1984年也是我体育生涯的巅峰期。4年后,所有人都认为我会在汉城奥运会再创辉煌,可我却意外失手。1988年9月20日,奥运比赛第4天,带伤上阵的我在吊环比赛最后落地时,右脚意外碰到吊环头朝下跌落。祸不单行,接下来的跳马比赛中,我失去平衡,匪夷所思地一屁股跌坐在地。这一次,我败得很惨,即便如此,每个动作完成后,我依然保持标志性的笑容。

从汉城回到北京,下飞机之后,其他队员直抵大厅,接受欢呼和鲜花,我却在十几米外的一条偏僻寂静的通道独自出关,偶然抬头,发现通道尽头有一个高个子男人正手捧鲜花微笑着等我,那就是李经纬——影响了我后半生的男人。

李经纬与我是4年前在洛杉矶奥运会上认识的。李经纬喜好交友,性情直爽,我们惺惺相惜,成为一对忘年交。1988年年底宣布退役之后,我放弃广西体委副主任和国家体操队教练两个职业选择,投奔李经纬。1989年5月,我正式加盟健力宝,出任总经理特别助理。几个月后,经李经纬力劝,我创办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体育用品公司。从我个人来讲,如果没有李经纬,我甚至没有勇气来创业。1990年,健力宝一栋5层楼大型仓库被改建成健力宝服装厂,我任总经理,服装为“李宁牌”。

同样是这一年,健力宝赞助300万元主办亚运会火炬接力活动。人们看到历史性的一幕:在青藏高原,我身穿雪白的“李宁牌”运动服,接过亚运圣火火种。天安门广场,为迎接圣火的到来,国家领导人身着“李宁牌”服装齐齐亮相。全国有2亿人共同参与奥运圣火传递,还有将近25亿世界观众通过电视等媒体观看,一夜之间,“李宁”火了。亚运会闭幕当月,“李宁”收到价值1500万元的订单,两年前摔倒的我重新在商业赛场上站了起来。

1994年,李宁公司脱离健力宝集团,改名为李宁体育产业公司,我出任总经理。在此之前,我分4次赎回健力宝所占“李宁”股份,李经纬扶上马再送一程,没有要股份投资的回报。多年之后,李经纬或许羡慕我有产权明晰的公司,而他却因同样的问题抱憾终身。改制前后,李宁公司每年销售收入增长都超过100%,到1996年销售额达到了6.7亿元。

2004年,李宁集团在香港上市,市值300亿港元,我身价16亿元。我对媒体说:我不是一个明星偶像,我只是一个拥有十几年企业经营史的企业家,一个商人。我认为这是绝佳的功成身退时刻,而张志勇等职业经理人也足够让我放心,我的生活重心逐渐转到香港。放手之后,“李宁”依然高速增长,到2009年销售额达83.87亿元,超越阿迪达斯成为中国市场第二名,直追耐克。

当然,这也归功于我个人的品牌效应。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之夜,我穿着阿迪达斯赞助的火炬手服装,手举“祥云”环绕鸟巢上空,在奔跑中展开一幅绚丽的画卷,成为举世瞩目的英雄。毫无疑问,得益于我本人的影响力,李宁公司是北京奥运会最强劲的黑马,也是最大赢家。

李宁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此时,李宁公司正沉浸在巨大狂欢中,雄心勃勃的计划被公之于众:2009年之后的5年内,“李宁”要在中国市场上超越耐克;10年之后进入世界体育品牌前5强,成为全球性品牌。然而,现实却是整个中国运动品牌行业却急转直下,漫长的寒冬即将到来。

3年亏掉30亿

借助成功的奥运营销,李宁公司加快扩张步伐,门店数量从2008年的5000家增长到2011年的8000多家,而2013年的目标规划为1万家。与此同时,营业额在2010年攀升到94.78亿元,离百亿大关仅一步之遥。

可惜的是,“李宁”不但未实现跨越,还节节败退。2011年,李宁公司销售收入89.3亿元,同比减少5.8%;利润3.86亿元,同比下降65%,增速下滑已初现端倪。我曾分析说:“因为全行业前几年透支成长,所以现在都遇到了巨大的困难。”确实如此,那两年中国体育运动品牌都遭遇了严冬,库存高企、销售下滑、关店裁员的风潮席卷整个行业。

但客观来说,李宁公司自身的原因也不容忽视。从2006年开始,“李宁”尝试运动品牌时尚化,2008年启动换标,尽管我对新商标并不喜欢,但我尊重职业经理人的决定。2010年6月30日,李宁公司发布新标志和口号,广告语由“一切皆有可能”改为“90后,让改变发生”。然而,“拉近90后”的战略不但没有拥抱年轻一代,反而吞噬了原有的品牌积累。根据调查,50%的“李宁”消费者年龄为35—40岁,品牌重塑计划南辕北辙,困难重重。

我决定借助外力来止住颓势。2012年1月19日,TPG联合GIC购入李宁公司总计7.5亿元的5年期可转债,年率4%,若全部转为股权占李宁公司13%的股份。7月5日,CEO张志勇卸任,来自TPG的金珍君出任李宁公司董事局副主席、执行董事,成为改造“李宁”的操盘手,推行“三个聚焦”战略:聚焦核心品牌——李宁牌;聚焦核心业务——回归体育本质;聚焦核心市场——中国大陆市场。

这是我典型的管理风格,每当我决定变革时,都会请“空降兵”操刀,一旦失败,这些职业经理人都悄然离开。除陈义红、张志勇属于内部培养之外,王鹂、徐伟军、伍贤勇、乐淑钰、方世伟、徐茂勋等空降职业经理人,都是李宁公司实现10亿、20亿、50亿元跨越的有功之臣。长期以来,我只关注战略,并不插手日常事务,我讨厌应接不暇的报表、签字、会议等琐事,更享受隐居幕后的自由,让公众记住“李宁”而非李宁才是我最开心的事。

2012年5月,李宁公司以5年20亿元成为CBA联赛主赞助商。10月,李宁公司以10年1亿美元签下NBA超级巨星德怀恩·韦德。12月,我启动“渠道复兴计划”,预计耗资14亿—18亿元。三大手笔花费将近50亿元,我大刀阔斧的变革雄心背后是必胜信念,我看好整个行业的未来潜力,体育的需求一直在增长,所以对体育用品公司而言,前景仍然非常好。

只是高举高打的战略并未奏效,李宁公司却在亏损泥潭中越陷越深。2012年,李宁公司亏损19.79亿元,这是自2004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而且关掉1800多家门店,股价也从最高的20多元跌到最低的4元多。此后两年依然惨淡经营,2013年亏损3.92亿元,2014年亏损7.81亿元,3年累计亏损超过30亿元。更严峻的是资金链告急,到2014年6月底,李宁公司净现金为负2.67亿元。

自1990年创业以来,李宁公司还从没有遭遇比这更大的危机,我在商业上也未面临过如此大的压力,各种负面报道、批评之声蜂拥而至。在此期间,心力交瘁的我还要承受恩师离世的哀痛。李经纬含恨陨落,20多年前他和我携手创办的李宁公司已至峭壁边缘。泪水中人性闪光,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我都会奋然向前,力挽狂澜。

冠军的心

2015年我已经52岁了。但我依然硬朗健壮,偶尔还能身体腾空翻个跟头再平稳落地。现在,我还要在商业赛场完成空翻,并完美落地。

2014年11月中旬,金珍君退任代理行政总裁。2015年3月,我重新出山,亲自操刀李宁公司新一轮变革。但我并不喜欢“出山”的说法,我一直在山外面,没有进到山里面,从未离开公司。公司运营中心位于北京通州光机电基地,办公区域的空地上有“李宁交叉”的塑像,卫生间门上也是这位大名鼎鼎的体操运动员。现在,我回来了,公司我也喜欢去推动职业化的管理,我自己虽然是创业者,但是我是个冠军,太有名了,有时候就会把你团队的光彩全抢了,因此我就往后站。但是今天公司的需要,社会市场也改变了,我需要出来跟大家更多的交流。

拥抱互联网就是拥抱年轻人。2015年春天,我开通新浪微博,炙手可热的互联网大佬雷军成为我第一个关注的人,此后依靠卖萌、调侃、鸡汤短短两个月就聚集51万粉丝。在不久之后的全国“两会”上,我戴小米手环的照片被雷军转发,浓情蜜意引发公众对双方合作的猜想。3月16日,李宁公司宣布从传统体育鞋服品牌转向智能运动领域,股价连涨5天。

4个月之后,7月15日,李宁公司联合小米生态链子公司华米科技推出两款智能跑鞋,李宁公司制作跑鞋,华米负责智能研发。智能跑鞋内置“智芯”组件,用户可自己动手将其安装在鞋底的凹槽中,通过小米运动APP获得跑步时间、速度、计步、跑步建议等服务,李宁公司将其包装为“专业装备+智能硬件+移动互联网+数据分析分享”的立体智能平台。同时,智能跑鞋首次采用“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O2O模式发售。李宁智能跑鞋所尝试的不仅是创新产品体验和打破价格壁垒,更是在互联网+的浪潮中打造立体生态圈,让智能跑步无感地融入国人的生活之中。

在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智能跑鞋销售量累计40万双,智能足球、智能羽毛球拍、“小强”篮球鞋、儿童智能定位鞋等产品陆续上市。我们还将推出智能服装产品,通过传感器和一些数字分析,衣服可智能感应心脏、心跳、血压、肌肉等表现,指导用户运动。

8月8日,李宁公司迎来25周年庆,宣传口号由“让改变发生”重新回归“一切皆有可能”,并向“互联网+运动生活体验”的服务供应商转型。除了进军智能运动领域之外,李宁公司还加快线上的电商布局,2015年“双十一”,天猫李宁官方旗舰店销售额达到1.25亿元,天猫平台李宁品牌整体交易额超2亿元。从2014年到2015年,李宁公司电商渠道销售额占比由5%提高至25%—30%。

我开始用互联网思维管理公司。过去一段时间,公司一直在开展管理扁平化的尝试,现在公司已经没有市场部了。公司的管理架构设置是以产品为导向。目前,向我本人直接汇报的人数为50人。我开始亲自深入到产品推广方案的定价、口号等细节之中,这正是李宁公司以往每次变革实现快速增长的法宝之一。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不是被颠覆,而是全新升级。我希望在产品、渠道、O2O模式、跨界合作、消费者互动方式上发力,打造一个“数字化的生意平台。即便实现了销售,也要努力将用户留在平台上,进行持续的互动、社交,用户参与进来,有愉悦的体验,才更愿意购买。

历时一年的变革成效立竿见影。2016年3月17日,李宁公司发布财报:2015年收入70.89亿元,同比增长17%。净利润1430.9万元,连续亏损3年后首次扭亏为盈。同时,销售点净增加507个达到6133个,经销商销售点净增加194个,自2011年以来重新恢复扩张。欢欣鼓舞中,我冷静表示,财务持平只是阶段性目标,最重要的是拥有持续盈利增长的能力。看起来,短期内我不会离开一线。

我再次以业绩证明自己的商业才华,不过我一直自认为不是“标准商人”。我对交易和成本都不敏感,只是目标很明确。”无论在运动场还是商场,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冠军。比赛夺得冠军是暂时的,当这场比赛一结束,新的比赛中你不一定是冠军。更多的是追求冠军的激情、能量和勇气。如果没有激情,没有这个能量,真的很难追求冠军。

猜你喜欢

跑鞋李宁智能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annular nozzle on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of detonation sound wave generated by pulse detonation engine
回望祖山图
你为何买新鞋
跑步,从选对跑鞋开始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跌宕起伏“李宁”
一种运动跑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