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河:“匠人·匠心”五十个春秋的坚守
2016-10-24傅乔成
■本刊记者 傅乔成
陈清河:“匠人·匠心”五十个春秋的坚守
■本刊记者 傅乔成
50年前,安溪县尚卿乡有位农民子弟就读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返回故乡,用他所学的专业创办一家竹编厂,用当地山上毛竹编制产品,后来发展成为竹藤铁工艺品远销国内外,成为该县的一大产业,使十多万贫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深受时任福建省长胡平的重视,到竹编厂现场参观,对这位创业工匠陈清河给予鼓励和支持。
记者到安溪县采访这位年逾古稀的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陈清河,他深有体会地说:“当前国家十分重视弘扬工匠精神,以我切身体会,作为一名匠人,更要有匠心。当一名工匠,对所从事的工艺要有艰苦奋斗意志和敬畏之心,对产品要有创新求精的追求,要帮助广大农民群众学艺,脱贫致富的民生情怀。”半个世纪以来,陈清河创办的竹编厂,后来发展为竹藤编——藤铁产业,成为安溪县第二支柱产业,帮助十多万农民群众走上致富路,这就是他的匠人品德和匠心所在。
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上世纪七十年代,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后的陈清河夫妇,返回老家安溪县尚卿乡中山村创办竹编工艺,1972年担任尚卿竹编工厂厂长时,招收当地农民学徒,手把手教授竹编工艺,生产热水瓶外壳。陈清河说:“五十多年的工艺之路,充满坎坷。要当好一名工匠,首先要耐得起寂寞,经得起磨炼,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遇上困难和挫折不能半途而废,打退堂鼓,对所从事的技艺要有一种敬业精神。当年竹编产品有了销路,毛竹就近供不上,就要带领学徒到远处去运,行走在山区小路历尽艰辛。当时农村有的还以政治评分,而竹编厂为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以计件工资,我冒了很大风险。”陈清河说。招收学徒也是一门学问,选学徒要以德选人,选好能吃苦耐劳,勤学苦练的年轻人,才能使事业后继有人,使工艺品更加精美。五十多年来,陈清河情定家乡,培育人才,成为安溪“竹藤铁工艺”的创始人。他培育的徒子徒孙不断壮大,成为竹藤铁工艺产业大军。
创新求精的精业品质
五十多年,陈清河充满着创新求精的“工匠人”精业品质。七十年代,他制作热水瓶竹壳,传播竹藤编技艺。他主持设计制作的竹编工艺品,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他创作的竹编工艺品作为收藏品。几十年来,陈清河和他的徒子徒孙们,发扬创新求精的工匠精神,开发4200多种竹藤器工艺品,上世纪九十年代,陈清河又将藤艺与铁艺结合,创出藤铁工艺新艺种。他所设计创作的竹编(安溪竹藤编)2014年列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富有民生情怀的陈清河尽心尽力带徒子徒孙,让他们学得一技之长,出师后创办藤铁企业。如今,全县共有藤铁企业417家,加工点3000多个,从业人员12万人,产品远销欧美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5年工艺产值达到95亿元人民币。农业部授予“中国藤铁工艺之乡”称号。
退而不休培育新秀
“传统的手工技艺不能在我们手上丢掉。”陈清河深有感触地说。他退休后,匠心依旧,他认为藤铁工艺产业应打破原来产品出口的固定模式,要创新发展,打开国内外家居工艺品的广阔市场。他的想法得到安溪县党政工会的大力支持。陈清河汇集安溪竹藤铁业界的10多名省、市级劳模在安溪华侨职校成立安溪县劳模创新工作室,以众人之力,培育人才、创新研发新工艺品,并筹建安溪家居工艺网站。
当年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藤铁技能外,再制作18种编织技艺的藤艺品,让这门技艺传承下去。但让陈清河无奈的是:“年轻一代,特别是90后的学生愿意花上几年时间学习藤铁工艺的人太少了!”陈清河好不容易找到当年的两名学徒配合制作竹藤编工艺品。这两位学徒有着20多年竹藤编的技术基础,让竹藤编新工艺品能实现。
新的历史时期,全国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高潮。安溪县委、县政府着力推动藤铁工艺产业转型升级,定位为家居工艺文化产业,扩大产业内涵,传统工艺传承创新。对此,陈清河感慨地说:“作为一名工匠,一生不但要有远大的目标,更要有实干精神,不畏艰辛,百折不挠,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是什么人间的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
记者在采访时,安溪的干部、职工对年逾七旬的陈师傅,退而不休,不在城里享清福而跑到山区办起劳模创新工作基地及竹藤编技艺传习所,将工艺技术传承后人,其匠人可敬,匠心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