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沙半岛:经典乡村与工业重镇

2016-10-23宝/著

广西文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防城港白鹭核电站

林 宝/著

周末,忽然心血来潮,想驾车到乡下去兜兜风。这一两年,很少到农村了,田园、阡陌、野花、稻香这些东西都淡漠起来,人产生了一种孤寂、无聊、闭锁的感觉。去看一看吧,山稔该开花了,三月荔枝该成熟了,黄瓜与花蟹、鲜鱿鱼可以大盘上桌了。

说走就走,在防城港出外不用太多的准备与禁忌。在我的生活经验中,防城港几乎每一天都是良辰吉日,极少恶劣天气。上天非常眷顾这个地方,既无酷暑又无严寒,风沙、雾霾、毒气这些在中国现代城市频繁出现的恐怖字眼,在这里压根儿没有过。就气候、自然环境而论,防城港是广西最美丽、最优秀的城市。

车子轻快地向企沙、光坡方向驰去。企沙、光坡都属于防城港市辖区内的乡镇,地处广西南部的企沙半岛上。半岛全境陆域面积一百七十五平方公里,海岸线一百七十六公里,分设六个社区、十九个村委会,总人口七点八万余人。这里是广西沿海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中国西部第一个核电站、广西实力排首位的民营企业盛隆钢铁都傲立其中。这里还拥有多个优良的海港,已形成了千万吨货物吞吐量的能力。其中企沙港是广西第二大渔港,海洋捕捞业发达,年捕捞海产品十万吨以上。而光坡则是广西最重要的海产品养殖基地。全镇依托万亩大蚝养殖基地、万亩文蛤养殖基地、万亩对虾养殖基地、网箱养殖基地,每年为国内外市场提供海产品六万余吨。最近几年,半岛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黄金地带,历经山谷交替、沧海桑田的巨变,大量的人力、资金物资集萃成气势磅礴的正能量,在钢铁、核电、有色金属三大项目的引领下,倾力打造千亿元钢铁、千亿元有色金属、五百亿元粮油食品、装备制造、化工物流等支柱产业,一跃成为广西现代工业的重镇,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绿色、环保、富裕、文明、诗书风流的幸福家园。

白 鹭

天朗气清,视野非常好,山野、田园、村落、厂区、楼房,连片地缤纷地流动,仿佛无涯一般,与天际间的海面遥相呼应。前两年所栽下的行道树、景观树都蔚然成林了,春深、木青、花盛,在绿色中穿行,整个身心似乎享受着乐曲的愉悦。

过去,有不少议论,说工业会污染环境,“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害怕大规模发展工业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水的污染、大地的污染乃至食物的污染。在我国沿海城市中,因工业滥发造成环境污染的惨境并非罕见。前些年,我到浙江、山东沿海一带采访,就目睹“普陀岛旁,静波不再,黄浪混浊如浆”“蓬莱阁下,仙气无存,黑烟弥漫成云”。联想到这方土地,这片海的开发,我一直担心海滩少了招潮蟹,云间再无天雀叫。更怕征地拆迁、吹沙填海毁田并村,把玉石滩、古炮台一扫而空,让白鹭、鲈鱼、沙虫、红树林再无存身之地。记得前年春天,我满怀激情离市区去企沙采访,但路遇一连串的拥堵、改道、禁入,加上机声嘈杂,红尘滚滚,歧路多义,最终空手折翅而归。而今次出行,心情倒是不错,不由得轻踩油门。下了高速路,穿过一片树林,驶入村道。这两年,“村村通公路”,在防城港,大一点的村道都是水泥路面,路两旁种上龙眼、荔枝、芒果等果树。从车窗前闪闪而过的是一树青芒果和半坡红荔枝。

我把车子停了,摆在一个篮球场边。这是一座我从未到过的村庄,迎面而来的是一方宣传牌,上书“大龙口示范村”,约略介绍人口土地特产等基本情况以及示范村的具体规划部署。我素来不太相信纸上的蓝图与许诺,也就不再细看。村里很静,无人走动,几只杂色母鸡在庭院里踱步,一只大雄鸡居然在一辆摩托车上打盹。

核电站与挖沙虫的人

这里应该是一座老村,一座半农半渔的村子。几棵显得老态的荔枝还在开花结果。一幢泥砖瓦房已被拆去了一半。一幢新楼的大门旁边就搁着渔网和鱼篓。在绿树的半掩下,几幢三四层高的楼房很阔气地坐落在村中间,样式与城里的公寓无太大的区别,略为突出的是大门装潢的考究,显摆出富贵气象。我走进一户人家的大厅,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坐在圆台上吃早餐。饭菜丰盛,鱼肉蔬菜仿佛年节家宴。“阿姨好!”这小女孩很乖巧地站起来向我问好。一位弓着背的老人从内厅里快步走出来,关心地摸了摸孩子的前额,对我说:“感冒,去不了幼儿园。”我说我是市里来的,看看大家的日子有什么难处。老奶奶张口就说,她九十二岁了,有二十六个孙男孙女和重孙,在村里拿最高的敬老钱。她嗓门颇大,语气干脆利落,属于那种一贯当家的人,猜想她或许过去就是村干部。果然。我正想了解大龙口村的基本情况,她伸出还算圆润的手臂,屈着手指一五一十地说,三十三户人家,一百二十九人,上个月有两户生第二胎,村里田少岭多,靠山近海,一个砖厂,一个木片加工厂,成立了一个长天龙生态养殖公司,搞连片种植,休闲观光,互联网拍货,还搞环境保护,清洁卫生,村里家家有人外出打工,家家有人搞种养。杨正朝养牛七头,杨伟福养猪一百余头,钟恒新养鸡五千多羽、养鱼八亩,钟德海养鱼六亩、养蛋鸭六百羽,钟仕堂养鱼十五亩,钟恒林搞咸淡水养殖一张海塘半年养花虾半年养罗非鱼……她如数家珍地说了好一会。待我向她告别,她还一手挽着小女孩的腰,一手牵着我的手,送出门外还一再地说:“告诉政府,我们的日子过得下去,过得下去!”

我不再串门,顺着弯弯绕绕的村道,村前村后村里村外,走了一遍。浓阴夹道,柳枝拂面,花香鸟影相随,如在自家的庭院徜徉,悠然慵懒自在。新挖的六七亩大的方塘,砌着白玉栏,依着花篙果带,盈盈春波,莲鱼共舞。从池塘边往上望,是一座花果山,遍种桃、李、荔枝、龙眼、黄皮、菠萝蜜、柑橘和柚子,荟萃了岭南佳果于一地,这村里人也算是有创意了。从山上的幽径绕道下行,不远就是传统的耕作区,大大小小几十亩田地,栽种有水稻、玉米、红薯、花生,也间种着南瓜、黄瓜和好几种蔬菜。有些田块被改造成鱼塘,有的田块搭了大棚,准备种无公害蔬菜和发展观光农业。不由得想起村前的那块宣传牌,看来,他们提出的“规划”并不仅仅是纸上的东西,许多事正一步步落实,一步步实现。

红沙湾渔家乐

当我离开大龙口的球场时,偌大的村庄还是静悄悄的,亢奋、竞争不属于乡村,人们习惯没有输赢的球赛,只要有一个球场,每个乡民都身手不凡。

车出大龙口,中午的太阳有些灼热了,我按下车窗,让海风浩浩灌入。此刻,一只从村头青竹梢上翩飞下来的白鹭引起我的注意,它先是落在一头褐黑色的水牛背上,白得炫丽;再落到秧田里,俏白得如披着雪衣的少女。突然,它振翅而起,向东面的村子翔去。我仿佛听到从云絮间传来的一串唳唳的鸟语。瞬间,一个念头冒了出来,走!到红沙去。去看看白鹭,去看看核电站。

红沙是一座很有名气的村子,右为钦州湾,左为防城湾,前有宽阔的海滩,后有植被丰茂的山峦。红沙、绿岛、古榕、排竹连缀成七彩锦绣,仙境般美丽宁静,让无数的白鹭诗意地栖居;而卓越独特的地质条件,又使它成为中国西部核电的最佳选址,一个意义非凡的新能源工程,在静静的海湾中宏大成长。

红树林

大约从20世纪末开始,旅游从观光型向度假型转移,风景的猎奇及文物的展示已难以吸引大众旅游,热带、亚热带的滨海地区成为热点。譬如,在红沙这里,它拥有温带寒带地区没有的奇花异草、珍稀动物、宽广海滩;这里长年无冬,气候温和,随时可畅游大海;这里的海水碧蓝,沙滩细软,吉鸟翔集;这里的特产丰富,水陆珍肴,美味可口,加上近年来,防城港进行大规模的乡村建设、生态建设,红沙也就成为南国旅游度假的重要区域。

说来见笑,我由于生性疏懒,对防城港许多著名的景点都没有观赏过。这个闻名遐迩的白鹭园也就是第一次来。白鹭、寻常候鸟,品类颇多,有小白鹭、中白鹭、红嘴白鹭、苍鹭、池鹭等,雪衣长羽,颈细足高,体态斯文,顾盼潇洒,村人惯以白鹤或仙鹤相称。或许是缘于民风民俗的传统,防城港人对白鹭宠爱有加,绝少有人把它作为果腹之物。可以断定的是,是崇高的保护意识为白鹭营造了最佳生存空间,八方的白鹭不请而来,形成了多处白鹭翔集的家园,红沙的白鹭园就是其中的一个。

按村里的规定,我在树外的空地停下车,徐步沿阴凉生风的村道进入。竹树茂盛,巨木森森,青竹千杆高拂晴空,浮动着绿光碧影。迷离间,有白鹭飞起,雪羽蹁跹,如云如烟。眼睛渐渐适应了环境,总算看清了一个个躲在绿叶青梢中的精灵。有巢中蛰伏的,有试翅展飞的,有清肃兀立的,有追逐嬉戏的,千姿百态,其乐融融。村里有荷塘一方,几片嫩叶,一只老鹭,定格于清静无尘的境界。大概也有人着眼于旅游的设想,在荷塘旁边筑起两三间木屋,名曰“观鹭阁”。据说,这是观赏群鹭的最佳去处,每年清明前后,总有成千上万只白鹭飞来,在村前树后的竹丛和树林中筑巢、产卵,繁殖后代。其时若遇村人犁地耙田,就会有白鹭跟在后面,觅食犁耙出来的蚯蚓、蟋蟀等东西;播完秧后,又会有白鹭飞落田里,或探步徐行,或单脚站立,守候浅水里的小鱼小虾;若有水牛在田埂或塘边吃草,还会有白鹭飞落牛背上,啄食牛背上的虱子。人与鹭,鹭与牛互不干扰,和谐共处。最为迷人的是黄昏时节,在附近水田山塘与沿海滩涂觅食的白鹭纷纷飞了回来,有的歇息在村边竹梢上,或衔着小鱼小虾往幼鹭张开的嘴里喂,恪尽父母的义务;或是翘起背部蓑衣服的长羽毛,炫耀自己的靓丽;或摆动脑后两根长辫子般的美羽,以博取情侣的欢心;也有怠倦归巢早早安歇的,但更多的是在村子的上空盘旋飞翔,披着晚霞散绮,如彩云一般流荡,整座村子深深地笼罩着宁静与吉祥,和谐与从容。

我在观鹭阁上倚窗遐想,在莲塘边戏水逗鱼,在浓浓的榕荫下一五一十目阅鹭仔,几乎无忧了,几番流连才重新上车,向着核电站驰去。

核电站与白鹭园相隔不远,也就是十分钟左右的车程,一个表达的是温柔,是宁静,是恒常的幸福;一个蕴含的是撞击,是裂变,是不可思议的力量。但是,现在呈现在我眼前的,却是一双无瑕的玉璧,纯白和碧绿,构成了旖旎的画面,浸透着安宁与祥和的风情。

没有见过核电站的人,往往闻“核”色变,常将“核爆”“放射性”“核污染”与核电站等同起来。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反应堆因操作失误而引发爆炸,造成巨大的损失;前几年,日本的福岛核电站也因地震而产生核泄漏,再次引起世人对核产生的恐慌。

红沙核电站会好吗?我把车子停在海堤上,堤的下面是辽阔的海湾,可以清楚地看到对岸钦州港的码头、船只,更可以近距离观赏到核电站的雄姿。我发觉,白鹭园的鸟巢与核电站的核岛恰恰守望相助。在那一片蓝天之下,那双双白鹭的羽翅正在给工地的白领送上缕缕清凉。

早在2006年初,中广核就按照国家有关部署,对广西沿海地区地质条件、区域发展等情况进行深入的调研,最终确认防城港红沙这一片海域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良条件,最是适合核电的开发建设。经过几年的项目推进,备受辛苦与挫折。2010年7月30日,国务院核准的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安全与质量是核电的生命线。防城港核电一期工程采用的CPR1000技术其安全可靠性、成熟性、经济性等各方面综合评价都达到了最佳的核电技术标准。在福岛事故发生后,防城港核电不但完成了国家提出的十四项安全改进工作,还梳理和完成了九十二项安全改进项目,大大地提高了电站的安全水平。二期工程采用的“华龙一号”(HPR1000)技术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压水堆核电技术,符合国际新一代核电标准,安全性能进一步提升。

防城港核电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自治区将防城港核电项目列为“一号工程”,防城港市“天字号”工程项目。自治区领导曾多次表示,防城港核电项目是“地方政府与中央企业合作的一个典范”。

绿荫下的大龙村

9 2岁的老奶奶

2016年1月1日0时10分,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在国家“十三五”伊始,防城港核电站的一号机组完成了一百六十八小时试运营试验,具备商运条件,也就意味着中国西部第一座核电站正式投产。据测算,防城港核电一二期四台机组投运后,每年可为广西地区提供三百一十五亿千瓦时的安全、清洁、经济的能源,可以极大改善广西能源结构,拉动经济增长,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站相比,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一千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二千五百万吨,减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约四十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新增了约七万公顷森林。

核电的营建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应,大量的资本投入和高科技的投放,毫无疑义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大地改善了社会生态、环境生态,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红沙及其附近的村庄,有两千多人在核电站就业,许多农民、渔民成为白领、业主、商人,甚至手机创客、互联网普及每家每户,新的社区、新的村屯、新的组织蓬蓬勃勃,大海、大地都在孕育着前所未有的巨变。

离开核电站,车子沿着新修的大堤疾奔,很快就到了红沙新村。这是一座大型的水上村落,几十户人家,很散漫地并不规则地漂浮在海面上,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岛屿。这些岛屿全部由竹木、塑料构成,下临深海,上层住人。有宿舍、有厨房,有商店,有餐馆,有会议室,还有多而密集的一方方鱼池,如千百面银色的明镜。这里的生活、生产、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岛与岛之间相隔不远,外面栈道相连或借小艇来往。

挖沙虫

因为同学的缘故,我是多年前就认识红沙的。暑假,我们住到同学的老屋去,门楣很低,一个见光的天井生有青苔,门前的台阶是大块的青石板,干净滑亮。据说涨大潮的时候,鱼虾不时会跳上台阶。夜深人静时,一屋子的天籁海韵。有时风狂雨急,屋架摇动,同学安慰我,别怕,这用蚝壳夹着泥土做的土坯屋,已历百年,比钢筋水泥的还坚韧。天明,仔细看,果然在脱去灰尘的墙体上发现了白色贝壳的痕迹。每天,只要水期合适,我们都会高卷裤腿戴着竹笠,拎着鱼篓到海滩上去。刚退潮后的海滩还流水潺潺,各种贝类和螃蟹还在匆匆地赶着归程;不用刨,不用挖,只要眼疾手快,鱼篓子就会越来越沉。大海的馈赠是如此的慷慨,让我想象大海的深处一定有无尽的宝藏。

充满童趣的大海好像渐渐地变老了。几年之后,我的同学忧伤地说,红沙已无鱼可捕!尽管每天大海依然潮涨潮落,但已不见踏浪而来,拥拥挤挤嘈嘈窃窃的鱼虾,也不再有朝雾中千百个拾贝的海女,再也没有一海的灯火来来往往夜渔的海客。船搁浅在港湾之中,网曝晒在木麻黄树下,人们骤然惊觉,世上也会有山穷水尽之日。

变革迫在眉睫。是哪一位红沙人最早开始海水养殖?是老陈还是老郑?面向海洋的居民胸怀总是宽广一些,他们一旦发觉过去的道路走不通了,很快就会寻找新的航道。红沙人开始学习经营大海,他们想把海湾变成“耕地”,变成“牧场”。最早是在浅滩上养大蚝,一家一户都在海里种上蚝柱,播下蚝种,就静静地等待来年的收获了。后来人们渐渐发觉,水泥做的蚝柱容易污染大海,现改做吊养——在竹排下面挂上上千上百个篮子,让大蚝的幼体在篮子里安全成长。吊养比挂养最大的好处是让大海的环境不被破坏。大蚝的学名叫牡蛎,是味道极佳的海鲜,又有着很好的补益价值,养殖大蚝成了经营海鲜的第一桶金。活生生的事实,让老实巴交的渔民认识到,合理地利用资源,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本(包括底土资源、生态资源和空气的总和)加上一定的生产资本和人力资本,完全可以产生具大的物质财富。人们创造财富的欲望一旦被刺激起来,中国人特有的聪明才智,就会极大地爆发出来。学习、引进、转移、创新,人们探索和研究了许许多多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营销方式,也不过用了七八年的工夫,就让红沙成为最著名的海产养殖基地。石斑、鲍鱼、鳗鱼、对虾、珍珠、牡蛎、螃蟹、沙虫,各种各样名贵的海鲜产品,只要能给红沙人带来丰厚的市场利润,他们就会进行大面积的养殖。机械的、化学的、物理的手段一拥而上,原先充满诗情画意的海湾变得粗鄙起来,甚至有一年还酿成了大面积的赤潮……好在红沙人又是非常聪明的,他们有足够的宽容与大度,保留了村后古老的车辕木与万千幼稚的白鹭;保留了村西的红树林,让里面成了鱼虾蟹的乐园;保留了榕树旁的三婆庙,让上了年岁的人继续有信念的寄托。更主要的是,他们的党支部看得远,看得深,善于规划,让村中一团和气,人与人和谐合作,人与海也和谐合作。

渔 排

红沙党支部设在一座船屋上。这是一座集纳居住、经商、集会、餐饮、生产等多种功能的建筑,纯木结构,分上下两层,下面分列为若干个水池,每个水池十二平米以上,碧水盈盈,下望清澈,有鱼虾畅游其间;上层宽敞明亮,中为大厅,陈设简单,墙上各种奖状十分耀眼。多年以来,红沙党支部就是一个非常先进、非常优秀的党支部,他们一班人热爱乡民、深耕本土、坚持正义、维护平安、营造和谐的行为和精神闻名遐迩。大厅的左侧分隔为若干的区间,有卧室,傍海的窗前有一串风铃;有厨房,房中有十几枚小虾;有会议室、互联网及其他办公用品一应俱全;与大厅相连的还有一座水阁,那是一座小型的图书馆。我草草地浏览了一会,发现有不少人民日报社的赠书。支部书记是个老同志了,很喜欢与文人交朋友。一次,他赤手空拳从网箱里捞上一条大鱼,丢在船板上用刀砍了,就着海水冲洗一下,做出来的“红鱼煲”鲜美得没法说。这次旧地重游,眼前的风物没有太多的变化,依然是摇摇晃晃的栈道、松松垮垮的浮排、横七竖八的厚木条,拼接在巨型的塑料桶上,承载起一个个微型的水上世界,可以养鱼养虾,又可以遛狗逗鸟;既有庄严的会议室,又有轻松的茶座图书室。但我感到明显不同的是,那个气宇轩昂既是会议室又是大餐厅的地方变得十分落寞,一名丰韵犹存的中年妇女,担当起多重角色,一边炒菜做饭,一边扫地倒水,还匆匆忙忙地为我接上书记的电话。电话中,老郑说他就在海上,布局大东沙生态旅游经济圈的建设。

作者采访

我独自坐在凉棚的藤椅上,眺望着伸手可及的核电站,啜着淡茶,意态从容,把自己想象是人中的仙鹤!

猜你喜欢

防城港白鹭核电站
防城港供电局:多措并举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如果离我不远的核电站出现泄漏该怎么办
白鹭于飞
白鹭
致老栗——读《牛背上的白鹭鸟》
核电站护卫队
核电站阀门紧急采购系统的构建
核电站阀门紧急采购系统的构建
初遇防城港海味珍馐
简笔画白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