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
2016-10-22王潇
王潇
一
很遗憾,这是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2011年某天,我正在办公室写邮件,负责人事的姑娘突然冲进来说:“我搜企业招聘信息的时候搜出一个公司!”
看她一副大事不好的样子,我赶紧停下手里的工作:“这公司怎么了?”
“这公司的业务介绍、招聘信息,还有整个网站结构,几乎都是抄咱们的!”
我吁出一口气,这种事早已经普遍又无奈,防不胜防啊。我刚要说她大惊小怪,却见她眼睛狡黠地一眨,上前一步,俯身轻轻告诉了我这个公司的名字。
我张着嘴,呆呆地和人事姑娘对望了半晌,人事姑娘点了点头,拉把椅子坐下,用一种惊恐和八卦间杂的语气,和我共同追忆了每一个情节。追忆间各种画面纷至沓来,我们像重新回放一部结局浮出水面的悬疑电视剧。
2010年底,经朋友推荐,一个男生来我公司面试项目经理。这男生发型利落,衣服配搭得像男装杂志一样精致得体,面试过程中他目光友善、对答清晰,显然对公司情况做了很多功课。尤其一个闪光点是:他拿出了一个平整的笔记本和一支钢笔,对几个问题认真做了笔记。我心中喜悦,安排他马上入职。我在这里给这男生取名小A。小A30岁,已婚。
见过我们公司工作照片的人知道,团队里女性占绝大多数,难得一个有型的男性成员,我自然对这新鲜血液寄予了期望。
小A刚来的时候,工作成绩未必显著,但态度一流。小A来之前,大家都喝桶装水、冲泡茶或者速溶咖啡;小A来了之后,自带了一套咖啡具,每天早晨一到办公室,小A会咕嘟咕嘟煮起咖啡,办公室上下三层楼都香味四溢。咖啡煮好,小A会跑到我办公室敲敲门,然后笑眯眯地探头进来问我:“王总,咖啡里要加几块糖?”第一次我简直受宠若惊。
团队姑娘们也都受宠若惊,我听见其他办公室纷纷传来姑娘们年轻欢乐的声音“一块糖!”“两块糖!”“人家不加糖!”
半个月后,团队姑娘们忽然穿起不同颜色的同一款衣服,我表示惊奇,问:“难道是淘宝爆款吗?”一姑娘答道:“是一个快过生日的同事在淘宝看上的,小A说那就送她这个当生日礼物,我们以为随口说说的,结果小A给每个人都送了一件!”
我感觉不大妙,团队姑娘都很年轻,我担心像轻熟男小A这样的广泛关爱如果太多,会不会间接影响团队工作。但再一想,这怎么形成具体规定呢?无论是禁止在公司煮咖啡,还是禁止团队成员互赠淘宝衣服,听上去都像一个更年期妇女才会发布的无理规定。或者我把小A叫到办公室,说“请您自重”?不妥不妥,作为企业文化的引导者和风向标,我还是审慎一些,再观察一阵比较好。
几个月过去,公司终于有人八卦说,小A和一个团队成员在谈恋爱呢,又传说恋爱对象是一个新入职的女生小B。
二
2011年春节后,公司继续招聘,人事姑娘通过招聘网站,筛选了几个应届女生来公司面试项目助理。其中一个女生性格爽朗、眉眼清晰,问答中显示了很好的知识结构。关键是,女生要了一个明显低于我们预期的薪水。本着严格控制运营成本的原则,人事姑娘立刻十分看好这个女生的性价比。很快这女生也入职了,她就是小B。
小B入职当天,和团队所有成员点头问好,互做了自我介绍,也包括小A。进了项目组后,小B立刻被委以工作。由于性格热情,工作态度也积极,和大家迅速混熟了,当然也包括小A。
小A原本是吸烟的,小B来了之后,我们得知小B也是吸烟的。于是工作间歇,小A和小B时常在公司门口一起吸烟。一起吸烟意味着一起走开一会儿,最初并没人在意。但这样看起来,大家八卦他俩在谈恋爱,未必是空穴来风。
办公室恋爱虽然不提倡,但也没有被公司绝对禁止,然而这个情况有些特殊,因为小A不是已婚的吗?这已婚恋爱,不就是劈腿,不就是找小三吗?但一切都是传言,大家虽然嘀咕,毕竟没有凭据,总不好捕风捉影乱点评。我作为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小老板,团队成员的私人生活是一回事,归根结底是要看工作成绩的。
一个季度过去,小A的试用期到了,工作成绩并没有可圈可点之处,至少与我对他的期待并不匹配,也和他面试时描述的工作能力不符合,我决定找小A谈话了。
小A敲敲门说:“王总早上好!”他进到我办公室。
除去小A,其他的团队成员都叫我“潇姐”,我对“王总”这个太正式的称呼很不适应,正想再次纠正他,他先开口了:“王总,我想辞职。”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第一,他只在公司待了三个月,还没进入真正的工作状态;第二,他这几天还在和大家谈笑风生,还继续每天给煮好的咖啡加糖呢!
“为什么?!”我问。
“我觉得,胜任不了这个工作。”小A望着我,有点局促地说。
我其实同意他这句话。以他目前的表现,的确并不胜任这个工作,但更多的,似乎是他并没有真心专注地工作,对任务完成的期限和质量,也并没有对自己严格要求。
“我有两个不理解的地方。”我问他,“按说你的年龄,30岁,作为男性,是锁定行业方向的时期,工作方法、工作经验,都应该到达一个平台了,你的每一个选择,应该是慎重的。”
他不吭声,眼睛望向别处。
“第二,我觉得,你对自己是很有要求的。你很在意生活质量,还有自己的外形,这个特别好。但是,你对工作的标准和对自己的标准很不一样。挺奇怪的。”
小A沉默了几秒,又说了一些话。这些话像是在绕圈子,没有就我的两个问题提供任何解答,至少在我和人事姑娘一起整理回忆这个故事时,已经完全想不起来了。
总之,当天我和小A聊了挺久也没什么突破,小A死活也没吐露他干了三个月就要离职的真实原因。当然,很多人出于多方考虑,离职时候都不会说出真正的原因。既然小A的去意已决,我又没找到症结所在,挽留无意义。我和小A得体礼貌地互致祝福后,小A第二天便做好工作交接,安静地收拾东西,带着他的咖啡具离开了。小A走的时候,其他几个办公室很安静,我不知道是不是听到了团队姑娘们轻轻的叹息。
三
我想小A走了也许是好事,至少工作成绩一向很好的小B不会再被牵扯进这段关系中——如果她真的曾经喜欢上了有妇之夫小A的话。
小A走后,小B不知是不是因为失恋,性格收敛了很多,不再像以往那样开朗。小B很谦虚地表示,她希望系统地学习撰写项目方案。我想挺好啊,已婚男小A走了之后,小B也许就此醒了呢,这是要沉下心来学东西了。于是交代一个项目经理带领小B,教她写东西,也给她许多方案样本,让她自己学习。眼看新一批入职的项目助理都已真正进入工作状态,我挺欣慰。其他人又八卦说,小B是不是又恋爱了?几次公司聚餐都说另外有约而没有参加。
两个月后,项目经理找我汇报,说最近小B问题很大,每天都很沉默,不主动沟通,上班效率也奇低,原来对她来说胜任绰绰有余的任务,现在竟然总也完不成。这样下去,已经影响到整个项目进度了。项目经理还说问她原因的时候,她好像有抵触情绪。而且,项目经理着重说,即使用绩效和奖金问题敦促提醒,她依然无动于衷!
确实蹊跷。项目经理的意思是,她没办法了,只能由我来沟通。
更蹊跷的事发生了。在我的办公室里,无论我怎么耐心询问,小B始终是面无表情地说三个字“不知道”,无论我怎么表示“其实你有什么事都可以告诉我啊,我可以帮助你”,小B都不看我,双眼直视前方,而且,小B后来开始不停流泪,脸上、胸前都是泪痕!
我创业之后,还是第一次面对此情此景,完全茫然了!
僵持了一小时,办公室的空气是凝滞的,恍惚间我仿佛是个残忍的行刑官,对面坐着的是咬紧牙关的年轻女战士。我想何必呢,我没有那么好奇,不是非要知道这个秘密。对!小B一定是有个不能对我说的秘密。
当然,意料之内的,那天之后,小B离职了。
好吧,到这里我要说,前面我和人事姑娘追忆出的,还都是剧情的铺垫。
四
小A走后,他工位上的电脑主机一直闲置。直到小B也离开后,那台主机被拿到会议室重新启用,团队围坐开会,准备用这台主机连接投影仪播放一个PPT。主机启动,自动联网,然后自动跳出了一个邮件提醒,操作的同事顺手点开提醒……展开在投影仪上的是小A的私人邮箱。
所有人都两眼发直。没错,邮箱里,布满了小A和小B标题甜蜜的来往邮件,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操作的同事把邮箱向前翻了几页,邮件日期清清楚楚地显示着两人往来邮件的起始日——早在小A入职之前半年!
我和人事姑娘莫名地对看,然后我发现全团队都在眼神空洞地互相看。
“他俩原来一直就认识?!”
“而且他俩原来一直好着呢啊!”
“那他俩干吗装不认识?”
“对啊,小B来的当天还是我把她介绍给小A的呢!”
“也演得太像了吧!”
“干吗要演啊?”
“是不是小A先来了之后觉得不错,为了介绍小B来啊?”
“那也不用装不认识吧?”
“毕竟小A已婚嘛,掩人耳目吧?”
所有的猜测只是猜测,生活继续向前推进,公司团队终于稳定下来,大家各司其职、波澜不惊。
谜底一直没有被揭开,直到这天人事姑娘突然跑进办公室,告诉我她在网上发现的这个公司。
这天人事姑娘俯身轻轻告诉我的是:“公司的名字,叫AB!”
我只觉得后背凉飕飕的,心里有个小人儿惊叫了声:卧底!
小故事讲完了。反正,我和人事姑娘当天在办公室惊恐而又八卦地追忆着过去,还原着小A和小B的整个计划。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计划成功了。
我只能说,我们的生活从来都不是它看上去的样子。生活真神奇,赠给了我一季自己也参演的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