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吕鸿宾,是个农民思想家
2016-10-22铁流纪红建
铁流+纪红建
一
在山东莒县,人们嘴上至今仍挂念着一个人,一个深受莒县人尊重的老模范。
不论是谁,只要来到莒县,来到阎庄镇,走进爱国村,都会驻足而观,惊叹、赞赏、思索,最后便是肃然起敬。村集体发展过程中的开拓进取,在工作中的清正廉洁和乐于倾听百姓声音的工作作风,至今被村里的乡亲们津津乐道。虽然老模范已经离开他们二十多年了,但他仍然像一团不灭的火焰,永远温暖着他们的心。
这位老模范叫吕鸿宾,是全国数以万计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中的普通一员。这位老模范又用毕生的心血与精力告诉人们,他不仅仅只是一个农民,不仅仅只是一名党员,我们还完全可以称他为思想家,农民思想家。这个深爱着家乡和土地的农民思想家,他肉体与灵魂都不曾离开这片土地。正如临沂市党史办原主任李兴合在《怀念吕鸿宾同志》的诗词中所写: “终生甘为一农翁,躬耕南亩冒暑冬。万家苦乐成心事,一片赤诚言九鼎。功高不曾讨善价,名重不敢忘苍生。质本洁来还洁去,留得陋室听雨声。”
吕鸿宾,1911年出生于莒县吕家庄,小时候家里穷,吃不上饭,他父母就拖家带口闯了关东,到了东北濛江县(今靖宇县)。虽然东北有广阔的黑土地,人口又稀少,但那里的条件也相当艰苦,日子不见得就比山东老家好到哪儿去。十年后,二十五岁的吕鸿宾回到了故乡——莒县。
吕鸿宾是1936年的一个秋日踏上了故乡的土地,那年月,家乡的父老乡亲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许多人对于未来都非常失望,甚至绝望。但吕鸿宾心中始终有一盏明灯,这盏明灯支撑着他信心满满地前行。刚回老家的头几年,他的心思不在种地上,也不在发展经济上,哪顾得上呢,光顾着打鬼子了。吕家庄的民兵也了得,虽然不是什么正规部队,但个个勇猛。1944 年秋天,他们配合八路军解放了莒县县城。这年11月26日,《解放日报》报道说:“莒县的解放,不仅是山东辉煌的胜利,也是敌后我军的大胜利之一。”
鬼子被打跑了,莒县率先解放了,吕鸿宾他们欢呼了。这以后,组织上让吕鸿宾当自卫团长,带领民兵维护庄里的治安,发动农民开展过减租减息斗争。过去,贫穷让吕鸿宾吃尽了苦头,他目光最终还是停留在了“脱贫”二字上。出身贫穷、经历苦难的吕鸿宾是多么渴望庄里人尽快脱贫,真正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啊!穷极思变,吕鸿宾整天折腾着如何提高生产,让庄里人都填饱肚子、摆脱贫困。
1947年秋的一天晚上,吕鸿宾把堂弟吕培和吕境招呼到一起。两个堂弟尚未坐下,吕鸿宾就皱着眉头说,俺庄里太穷了,连窝窝头都吃不上,更别提煎饼,光吃个地瓜皮子和菜团子,哪能填饱肚子啊,得想想招,解决吃饭问题!堂弟一脸茫然,问道:“哥,俺们地薄人少,有什么招可想呀?”吕鸿宾说:“东北有合伙耪青的办法,俺想了,虽然方法比较老套,但确实值得俺们学习和借鉴。”堂弟还是一头雾水,“那俺们该怎么做呢?”吕鸿宾说:“就是把俺们三家子的地组(集中)起来,把俺们的牲口也组起来,俺们互相帮助,一起干。但不强求,完全自愿。你们干不干?”两个堂弟互相看了看后,点着头说:“哥,俺跟着你干。”于是吕鸿宾、吕培和吕境三户轰轰烈烈地干了起来。很快,他们都尝到了甜头,也影响了更多的庄户。三户很快就发展到八户,八户又发展到十余户……就像芝麻开花一样,一节更比一节高。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共产党向解放区人民发出“一面支前,一面生产”“组织起来,支前生产两不误”的号召。已经37岁的吕鸿宾也想往前线跑,但他的腿有点不灵便,只能作罢。但他热情依旧高涨,他觉得,前线得有人去,后方也得有保障。当组织需要他带领庄户人家大力生产时,他毫不犹豫地担任起吕家庄党支部书记这一重担。他和其他支部委员带头干,男人两人合伙送粪,妇女、儿童合伙捣粪、刨高粱。吕鸿宾告诉群众,这就叫组织起来。于是,原来的变工组改成了四个季节性互助组。因人派活,取长补短。组内实行记工算账以粮找补,出伕支前和给军属代耕都记工,牲口干一天活还顶一个半工。一个大忙季节结束,再统一平衡结算找补。
互助组刚建立,淮海战役就全面打响了。吕家庄本来劳力就少,现在淮海战役又打响了。这可咋办?吕鸿宾没有犹豫,立即动员广大壮劳力参军支前。为了解放全中国,打败国民党军队,吕家庄的壮劳力热情高涨,吕鸿宾在动员会上说:“青壮年能去的都要去!”有人道:“壮的都走了,村里的重活怎么办?”吕鸿宾道:“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村里还有老少,老少干活慢,咱出工就提前。咱们要保证前线,也不能耽误生产。”
动员会刚结束,二十九个壮劳力齐刷刷地站了出来,或参军,或支前。吕家庄一日走了二十九个壮劳力,剩下的全是老弱妇幼。当时正遇秋涝,劳力少、牲口弱、农具缺,难收,更难种。怎么办?吕鸿宾说,俺们采取“大拨工”的办法来解决。可什么是“大拨工”呢?老弱妇幼眨巴着眼,望着吕鸿宾。吕鸿宾说:“很简单,就是男女老少齐发动,男人耕种、送粪、运庄稼,女人捣粪收割,老人扶耧耕地,儿童傍牛、扒粪、拉车子,牲口不足就人畜合拉。”由于“劳力巧安排,人员巧组合”,吕家庄终于克服了困难,完成了秋收秋种任务。由于没有耽误小麦下种,翌年小麦亩产达到五十多公斤,比原来单干户亩增二十八公斤。大家脸上笑开了花,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丰收的喜悦,像只展翅飞翔的鸟儿,很快就飞到了吕家庄的上级机构——阎庄区委。阎庄区委不仅奖给他们锦旗一面,还向全区推广了吕家庄的成功经验。
这时,支前的壮劳力也回来了,看到形势如此之好,火速加入了互助组。于是吕家庄的互助组更是风生水起、如火如荼。吕家庄搞互助组的事,不仅引起了区里高度重视,更是引起了县里高度重视。这年年底,县政府召开劳模会,吕鸿宾被评为一等劳模,吕家庄更是被县政府授予“全县第一模范村”称号。
吕鸿宾没有满足现状,他知道,要真正让百姓吃得饱,过上好日子,路还长着呢。于是在 1950年春,他将吕家庄四个季节性互助组调整为三个常年互助组。随着规模扩大,成员越来越复杂,互助范围也越来越广。最开始,还是沿用季节性互助组的管理办法,问题和矛盾接踵而至。如劳力记工按人头“死分死记”,劳力强的男人不愿多干,女人也因同工不同酬而有意见。牲口不分大小强弱记工都一样,牲口强壮的庄户人家吃亏,牲口弱小的庄户人家占便宜。于是,好牲口大家争着使,可户主不让使,矛盾一激化,反而耽误农时。工具公用无报酬,组员乱拿滥用,使坏了没人管,工具多的庄户人家自然有意见。有人找到吕鸿宾诉苦:“吕书记,吃柿子不能专捡软的捏呀!”吕鸿宾连连点头。
面对这种乱象,吕鸿宾陷入了思索。他走街串巷找村民听意见,很快,他创出了劳力、牲畜记工和工具使用报酬“三大合理”政策。即改“死分死记”为“死分活评”,劳力按劳动效率、质量评定工分,男女同工同酬;畜力按大小强弱、耕地多少评工;农具私有公用贴成色。吕鸿宾的这招果然管用,政策一实施,就立即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深受组员欢迎,生产搞得热火朝天,粮食产量也越来越高。“三大合理”政策在吕家庄取得成功后,立即在阎庄区推广。不久后,省、地、县就来总结推广“三大合理”政策,甚至把“三大合理”政策作为衡量互助组办得好坏的重要标准。
二
吕鸿宾搞互助组,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并且是大幅度向前跑。群众把吕鸿宾的好记在了心里,上级领导更是打心眼里欣赏这位有思想的农民。1950年,吕鸿宾被沂水地区评为农业劳动模范,9月又出席了全国工农兵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被政务院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更让吕鸿宾欣喜的是,他见到了领袖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并且有过短暂的交流。当毛泽东接见劳模握着吕鸿宾的手时,毛泽东问:“你是?”吕鸿宾激动地回答道:“俺是吕鸿宾,山东莒县人!”毛泽东问:“是农业劳动模范?”吕鸿宾有点紧张,答非所问道:“办了互助组,粮食增了产!”毛泽东微微点了点头,说:“这样很好,很好哇!”让吕鸿宾做梦都没想到的是,他平头百姓一个,居然让日理万机的毛主席记住了。时隔五年,毛泽东到山东视察时,问起当时的山东省委书记:“你们山东有个吕鸿宾,可是个农民思想家呀!他现在怎么样了?”省委书记回答说:“吕鸿宾是莒县人,各项工作都干得很好,起到了全国劳模应起的作用。”毛泽东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要注意帮助他!”再后来,1958年8月9 日,毛泽东视察山东,在济南专门召集吕鸿宾等七八个模范开了个座谈会。吕鸿宾再次见到毛主席,并与毛主席就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荣誉成了吕鸿宾继续探索前行的巨大动力。1951 年 10 月,吕鸿宾借参加国庆观礼的机会,顺便到天津市新利屯农业生产合作社参观。人家看热闹,他看门道。看了榜样,听了经验介绍,他很受启发,琢磨着回村后如何动员群众,也办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回到吕家庄,他就把这个想法提了出来。虽然之前一直在搞互助组,对“组织起来”并不陌生,但要他们把土改后分得的土地再“交公”,却态度不一。
有的拍手称赞,举双手赞成,有的直摇头,表示反对。有个老人与吕鸿宾大闹:“解放了,人人有田了,可让俺交公,你这是搞倒退,想让俺们吃二遍苦,受二茬罪。万万办不到!”特别是那些富裕户,满足于“吃不愁,穿不愁,老婆孩子热炕头”,坚决抵制。还有的“随大溜”,爱咋弄咋弄。刚开始有九户同意办社,后来减少到五户,再后来合作社准备成立时,又有两户变卦退出了。剩下的三户,也就是吕鸿宾及他的堂弟吕培和吕境。当时有人对吕鸿宾说,就剩你们这三户人家了,还办个啥呀!但吕鸿宾没有气馁,他说,不怪他们,成果没出来,谁也不会轻易相信。现在他们看不到好处,但慢慢地他们会认识到合作社的好处的。所以,阻力再大,俺们三户还得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呀!
11月25日晚上,那是个寒冷的冬夜,但吕培家却炽热无比。吕鸿宾与吕培、吕境,集合在吕培家,召开了农业合作社成立大会。这是山东省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二年,这个合作社的十七亩小麦平均亩产九十二公斤,其中三亩丰产田亩产二百五十四公斤,创造了沂水地区小麦生产最高纪录。丰收的消息,很快又长上了飞翔翅膀,飞到了华东局,飞进了中南海。华东军政委员会在上海召开的劳动模范代表大会上,吕鸿宾带领的农业社获得了小麦丰产奖。粮食增了产,农业社自然会扩大。1952年夏,农业社发展到八户,到秋季的时候,就发展到了五十九户。这时,有人提出将尹家楼、吕家庄、马家街三个自然村合并,起名为“爱国村”,齐心协力,共同致富。这一提议得到了群众的一致拥护,于是,吕鸿宾他们的农业合作社更名为爱国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吕鸿宾也继续担任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新组建的爱国村不久就红红火火起来。如今,村里那栋已经陈旧的两层楼房,见证了当时爱国村团结奋进的历史。
三
虽然吕鸿宾没正儿八经进过学堂门,但他爱学、爱钻研,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止不了他。1952年初春,一声“春雷”在爱国村炸响——吕鸿宾接到中央通知,4月至9月他作为中国农民代表团成员出访苏联。作为一个农民,居然能出国,还能到人人羡慕的“老大哥”苏联去看看,他做梦都没想到。视土地如生命的吕鸿宾,决心好好学习苏联的经验,为国家早日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4月28日,吕鸿宾他们到达莫斯科。在那里,他们先后参观了九个城市、二十一个集体农庄、四个研究所、六个国营农场、七个拖拉机站、一个水利灌溉系统、一个水土改良实验站,等等。走了这么多地方,吕鸿宾并不是走马观花地随便看看,而是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出发前他准备好了本子和笔,决心要记录下的好经验,回国后好让更多的社员们消化和分享。对于上过学、会写字的人来说,这算不了什么难事,但对于没怎么上过学的吕鸿宾来说,这却是个巨大的难题。特别是俄语不懂,翻译的话也跟不上记,每次听集体农庄庄员的谈话、苏联首长和农庄主席的报告,都有很多字写不出来。一次,在记录中他问同伴一个字怎么写,因为当时翻译说得很快,他怕跟不上,就对那个同伴说:“抓活的,抓活的。”翻译一听吕鸿宾说要“抓活的”,惊得脸色都变了,不解地问他,怎么还抓活的?吕鸿宾这时也明白过来了,笑着摸了摸头说,俺们那里人说“抓活的”,就是“快点”的意思。
更让人头疼的是,苏联的人名和地名都很长,变化多,难记更难写。只要一记录,吕鸿宾就会忙出一身汗。这时,他总会不断安慰自己,沉着再沉着,不能慌张,先竭尽所能地把自己能听懂的会写的全都记上,回到宾馆后再凭记忆找人进行补充。在会议室听报告时,他会先准备好几张生字纸,碰到不会写的字,就空在本子上,马上把白纸递给同行的文化程度较高的同志,请他们写出来,他再填在本子上。往往是,一场报告下来,好几种字迹的字把白纸写得满满的了。
在苏联的四个月中,要到各地去参观,算起来有三个整月是在火车上度过的。在那里,他们是外宾,享受的待遇不错,睡软席卧铺,四个人中间还有一张小桌子。吕鸿宾很多关于苏联的记录,基本上是在火车上完成。火车一路咣当咣当,一路一摇一晃,加之吕鸿宾还晕车,头疼恶心,写起来非常费劲。怎么办?吕鸿宾对同行的人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现在不记,回到国内,可能就忘了。”于是,他采用“自己心里明白”的办法,画圈圈记点点的,像记提纲一样记下来了。在吕鸿宾的记录本上,有各种各样的暗号,有同音代替的字。有时候,他一句简单的话,能够代表很多事情。只要他看了记录本上那短短的几行,或是圈圈点点,就能让他回想起很多事情,能说出很多苏联人民生活和农业集体化的经验。
这四个月,对吕鸿宾而言是学习的丰收月,更是一种折磨式的历练。这四个月,他密密麻麻记了六本日记,约13.2万字。他是用如此笨拙的办法记录的,凝聚了他多少的汗水和心血呀!回国后,吕鸿宾的日记在有关方面老师的进一步整理、修改下,成了一部比较完整的访苏日记。第二年年初,《吕鸿宾访苏日记》由华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社会主义集体化要打破“吃大锅饭”的思想。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关注,更引起了中央的重视。
翻阅着这本小小的发黄的册子,我们依然感受到吕鸿宾的炽热情怀和真知灼见。他在日记《打破“吃大锅饭”的思想》中这样写道:
我们中国农民,常常有一种“吃大锅饭”的思想,以为到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起吃大锅饭,一切东西不分你的我的,因此有些人生产也没有劲了,说:“生产干什么,反正将来吃大锅饭。”我在这次参观中,知道苏联也曾经发生过“吃大锅饭”的思想。我们在斯塔夫多波尔边区时,有一个苏联朋友卡青同志告诉我们说,在开始建立集体农庄时,因为没有经验,有些人强迫着把农民的家畜、生活上用的东西都拿来公有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吃大锅饭”的思想),结果农民都不满意,富农们就趁机起来破坏集体农庄,并杀死很多工作人员。幸亏,这事给斯大林同志知道了,发表了一篇叫《胜利冲昏头脑》的文章,才纠正了这个偏向。所以,集体化和“吃大锅饭”完全是两回事,集体化是自愿的,是“按劳取酬”的,个人劳动所得,是可以由自己支配的,吃饭也是一家家分开的。谁劳动得好,生产上有成绩,谁的收入也就多。房屋、家畜和生活用品,也不是公有的。吃大锅饭的思想是要不得的,苏联的经验教训,我们也要记住呀!
从这本小册子中,我们不但读到一个农民的热情、理想和对新国家、新制度的崇敬,更读到了一个基层村干部对如何搞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吕鸿宾不仅带着他那13.2万字的日记回到了爱国村,还带回了政务院发的一张大奖状。那张大奖状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写的,以前就挂在大队办公室的中央,现在保存起来了,放在了县档案局。
吕鸿宾根据苏联集体农庄“定质、定量、按件记工”的办法,开始实行“定量、定工、定质、定时”四定劳动管理制度,后来他又创造了九级定额管理制度,他这样做的良苦用心就是要打破“吃大锅饭”的局面,实行“多劳多得”。
四
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生产上的瞎指挥、浮夸风盛行。如在爱国村搞大地围田化,本来是涝洼地,把水围住,结果涝得更厉害。为了扩大高产作物面积,涝洼地里种地瓜,不但不能增产反而减产。
吕鸿宾心里总感觉不对劲,但在巨大的政治潮流中,他无可奈何,有时也得违心地跟着干。又因为他是名人,上级要求他处处以身作则,处处带头。可他就是不报高产,省里只好将这个模范叫到省委的南郊宾馆反思了三天。省委有关领导亲自跟他谈话,那位领导严肃地说:“老吕呀,你是全国的劳动模范,是农村建设的带头人,你的行动很关键,这可是关系到全省的大事呀!”吕鸿宾吭哧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他知道,即使说出什么来,也无济于事了,吕鸿宾屈服了,当他走出宾馆的时候,不禁长叹一声,最后,无奈之下他报了高产。不久后,吕鸿宾到北京开会路过益都火车站,他看到上车的农民很多,现在是农忙季节,怎么有这么多农民出远门?吕鸿宾心里想着,开口问对面的一个中年农民:“伙计,现在正是春耕农忙,你们咋都往外跑呀?”这男子看了吕鸿宾一眼道:“看你也是庄稼人,能不知地里的光景?”吕鸿宾道:“我是莒县的。”那男子点点头:“俺还以为你也是俺这里的呢?农忙啥呀?都忙着外出逃荒要饭了。”吕鸿宾一惊:“咋了,你们这是都出去要饭?政府不管?”那男子叹了口气:“政府看俺们日子艰难,也不好意思阻拦呀!”吕鸿宾难过了,没想到这些已经扔下要饭棍的农民兄弟,如今又纷纷拿起了要饭棍。不同的是,这回农民都带上了大队写的介绍信以证明身份。这一幕,让他一阵阵揪心地痛,回想起自己在压力下也报了高产,他心情万分沉重。他想到了自己的过去,想起自己十四五岁时跟随父母到东北逃荒,想起自己在东北当雇工的艰辛岁月,想着想着,他便泪流满面了。
他再也坐不住了,回到家里后当即提笔给省委写信,明确反对浮夸风。据说,他是山东省第一个写信明确反浮夸风的人。或许,他还是全国的第一个。后来在回顾“大跃进”搞“一平二调” 时,他曾不止一次地说:“苏联刚办集体农庄时,把群众的东西拿来办集体事业,惹起群众的反对,还死了不少人。俺们学习苏联,他们走过的弯路俺们也跟着走,这是不行的!”
吕鸿宾也许没有想到,远在北京中南海丰泽园的毛泽东主席,早就注意到了全国刮起的高指标、浮夸风等一系列问题。毛泽东对周恩来说:“我们曾经采取了纠偏的一些措施,可上上下下头脑都热得停不下来了,我们既要保护大家的积极性,但必须也要泼水降温。我想亲笔给全国的六级干部写一封公开信,号召大家都稳下来、冷下来。”周恩来总理点了点头道:“主席,这样好!”
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六级干部发出了一封意义重大的信。
作为大国领袖,可谓大事一身,可毛泽东写给全国六级干部这封信里,竟然细到耕种的密度,毛泽东主席对浮夸风的忧虑和对农村问题的重视,可见一斑。吕鸿宾看到这封信后,异常激动,他对村干部说:“毛主席日理万机,可这封信把咱们农村的事写得多细呀!这封信写得好,是一场及时雨呀!”
有了毛主席的这封信,吕鸿宾有底气了,有勇气了,在贯彻因地制宜种植作物计划时,他勇敢地提出:“上高地里种地瓜、种谷子,下洼地里种高粱。”要知道,在当时,谷子和高粱都是低产作物,被列为要消灭的黑名单。吕鸿宾说出了大家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得到了社员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