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创业能力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以福建某省属本科大学为例
2016-10-22林明惠
陈 亮,林明惠,杜 凯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部,福建 福州 350000)
能力素质模型在高校学生创业能力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以福建某省属本科大学为例
陈亮,林明惠,杜凯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部,福建福州350000)
创业是一种高风险行为,创业者需要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建立高校学生创业能力评价体系,有助于创业指导有的放矢,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为高校创业教育开展和改革提供反馈和参考.文章将能力素质模型应用于高校学生创业能力评价体系,并以福建某省属本科大学为例进行实验,得出有参考价值的实验结果.
高校学生;创业能力;评价体系
全国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推进教育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创业能力培养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方面,如何评价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检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果的重要标指标.大学生创业评价体系是高校为培养创业人才,对创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培养过程中的评价,在评价中完善和提高的动态理论体系[1].笔者经过对比和筛选[2-5],挑选出一种既能综合评价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又简单易行,同时还具有一定灵活性的方法,即大卫·麦克里兰(David McClelland)博士的能力素质模型(Competency Model),文章以福建某省属本科大学为例,构建高校学生创业能力数学模型,来进行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研究.
1 能力素质模型
能力素质模型即为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的总和.它是由美国哈弗大学教授大卫·麦克里兰博士创始的一种从组织战略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强化竞争力、提高实际业绩为目标的一种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在能力素质模型里,能力素质被划分为知识、技能、自我概念、动机和特质等5个层次,不同层次的能力素质在个体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6].
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分别按照基准性素质和鉴别性素质进行界定.课题组经过组内讨论和本校创业指导课教师、创业校友、学生创业导师以及2015届和今年应届毕业生的调查问卷,对40项创业能力指标进行赋分和排序,得到能力指标序列,再根据得到的能力指标序列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得到各能力核心指标.创业能力素质模型即建立在对核心指标分析的基础上.
2 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素质模型
对照40项创业能力指标,按照5个水平进行赋分后,按分值高低排序,得到27项高于平均分的指标,将这27项指标作为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的核心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得出6大类高校学生创业能力核心指标,分别是基础、学习、品质、合作、创新和营销.6大类为创业能力一级指标,27项核心指标为创业能力二级指标.
综合课题组讨论及访谈创业导师的结果,认为基础、学习和品质等3个核心指标是评价学生基本素质的元素,应划归至基准性素质,合作、创新和营销是评价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的元素,应划归至鉴别性素质.由此建立起的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素质模型.
3 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素质的评价研究
3.1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素质评价的对象
按照高校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不同程度,可以将评价对象分为4大类:未接受过任何创业相关课程并无任何创业经验的大学生、仅接受过通识性创业相关课程并无创业经验的大学生、经历过专门性的创业模拟训练和创业实践的大学生、已经成立创业团队正在创业的大学生.如对未接受过任何创业相关课程并无任何创业经验的大学生和仅接受过通识性创业相关课程并无创业经验的大学生进行评价时,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基础、学习和品质等基准性素质;对经历过专门性的创业模拟训练和创业实践的大学生和已经成立创业团队正在创业的大学生进行评价时,则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合作、创新和营销等鉴别性素质.
3.2高校学生各创业能力素质评价指标的权重
对高校学生创业能力进行评价,需要综合学生、教师、创业导师、创业校友和企业家、投资人等多方面的意见,同时结合高校学生的特点进行权衡.于是课题组在对2015届毕业生和2016届应届毕业生、学校创业指导课教师、创业学生的创业导师、正在创业和有过创业经验的校友、部分企业家以及投资人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出各创业能力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详见表1.
3.3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素质的评价者
要全面客观地评价高校学生的创业能力素质,评价者的范围就需包括学生、教师和企业社会等3各方面.学生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创业指导课教师、创业导师、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对学生的评价,企业社会评价包括企业家和创投公司的投资人对学生的评价.
3.4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素质评价的方式
表1 高校毕业生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与权重
由于设定的创业能力评价的二级指标有27项,评价指标较多,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针对其中单项进行评价,也可进行所有指标的整体性评价.评价工作的一般由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办公室组织,由各院系辅导员配合进行.
3.5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素质评价的应用
此项评价的研究可应用于多个方面.
可针对某个高校的不同学生个体或是处于不同教育阶段、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创业阶段等的学生群体象进行多层次的评价,评价结果可反馈学校创业教育,作为创业教育改进和改革的参考.
4 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素质评价实验
本课题组将所建立的具有6项一级指标和27项二级指标的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素质评价模型,运用于某省属本科高校,尝试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来评价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效果.
该高校的创业教育已开展3年,教育对象涵盖了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以及毕业一年内正在创业的学生.针对处于不同教育阶段的对象,该高校开展3个层次的创业教育.第一个层次是基础性创业教育,教育对象为所有的大二和大三学生,教育内容为通识性的创业教育课程,主要教授创业基础知识;第二个层次是专题性创业教育,教育对象为对创业有浓厚兴趣的部分大三、大四学生,学校开设多门不同主题的创业相关选修课和网络课,学生根据自己对创业的兴趣或者创业素质短板选择课程,填补知识空白,提升个人素质;第三个层次是实践性创业教育,教育对象为在校以及毕业一年内正在创业的学生,学生通过搭建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邀请不同行业背景的知名创业者和行业精英做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和创业实战.
分析实验结果后,得出如下结论:
(1)从各创业教育阶段的效果来看,接受过学校创业教育的学生的创业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基本达到了预期教育目标.其中只接受过基础性创业教育的学生的创业能力整体上有一定程度提升,但鉴别性素质方面提升较不明显;接受过基础性创业教育和专题性创业教育的学生整体创业能力较提升明显,其中鉴别性素质方面也有一定提升;接受过以上全部3个阶段创业教育特别是实践性创业教育的学生,整体创业能力有大幅提升,特别是鉴别性素质方面提升明显.
(2)从各创业教育阶段的涵盖面来看,基础性创业教育涵盖面最广,主要作用在于提升学生的基准性素质;专题性创业教育的涵盖面次之,偏向于提升学生的鉴别性素质;实践性创业教育的涵盖面最小,集中力量提升目标人群的鉴别性素质.
(3)从各创业教育阶段的特点来看,基础性创业教育主要注重传授创业通识,让所有学生对创业有所认识,了解创业所需的基本条件和可能经历的过程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专题性创业教育针对对创业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群体,设立不同专题性课程,帮助学生补缺补漏,延长短板;实践性创业教育仅面向有创业经历或正在创业的学生和毕业生群体,利用成功创业者的宝贵经验和社会资源,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创业项目、实践营销方法、寻找风险投资等,在具体的创业实战中提升鉴别性素质.
此实验不仅反映出了该校学生创业能力的情况,同时也反映出该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成效,实验结果可为学校创业教育工作提供反馈,为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7].若将评价体系用于不同地区的多所高校,将评价结果进行横向比对,则有更广阔的参考意义.
〔1〕郭必裕.对构建大学生创业评价体系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4).
〔2〕芮国星,华瑛.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创业团队创业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9(6).
〔3〕孙芬,曹杰.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素质评价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12).
〔4〕马长世,温贻芳.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3).
〔5〕苏益南,朱永跃,等.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2).
〔6〕秦杨勇.能力素质模型设计五步法[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9.
〔7〕舒福灵,赖艳等.高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探究[J].教育探索,2012(1).
G645
A
1673-260X(2016)09-0184-03
2016-04-29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科研立项项目(JAS151469);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度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I201401025);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大学生教育管理课题立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