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调整种植结构 持之以恒发展特色产业
2016-10-21熊飞
熊飞
依托资源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目前在大多数山区的领导干部和普通百姓中,已基本形成共识。
一、为挖掘山区资源优势,提高山区农业效益,近年来竹山县在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经济作物
①茶叶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全县茶园总面积已扩大到近20万亩,基地遍布全县15个乡镇、120个村,大小茶叶加工企业近百家,涉茶农户约3万户(12万人),年茶叶产量超过6000吨,产品涵盖绿茶、红茶、黑茶等多个茶类,产值6.8亿元,综合实力在湖北省排名第七位,先后被授予“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大县”。由国营圣水茶场改制组建的湖北圣水茶场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收购、兼并、合作等方式,在全县建设茶叶基地10万亩,加工车间8个,年加工能力达到3000吨,其主打产品“圣水毛尖”曾连续三届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并获“中茶杯”一等奖,“鄂茶杯”金奖。“圣水”已成为湖北茶叶知名品牌,产品远销周边及武汉、北京、西安等多个大中城市,是竹山茶叶产业当之无愧的“龙头”。由台商和闽商联合投资成立的湖北星梦茶叶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落户竹山县得胜镇茶场村,生产的“十星红”系列红茶产品,以其独特的口感、优异的品质,在市场上一炮打响,今年还与俄罗斯克拉西卡有限公司签订了40吨红茶的购销合同,实现了竹山茶叶首次对外出口。
②中药材产业异军突起,发展势头强劲。全县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总产6700吨,产值2.3亿元,是十堰地区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在金九堂、神农本草、神农妙莲等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带动下,以柳林、官渡、双台等高海拔地区为重点,按照“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党参、川乌、芍药、独活等优势地道中药材,引进种植金线兰(莲)等珍稀名贵药材,每年新发展中药材面积在1万亩左右,成为山区替代烤烟的最佳产业,促进了高山农民增收致富。
③油料产业品种全部更新,品质不断提升。全县油菜面积达到18万亩,花生面积达到16万亩,油料作物总面积36.7万亩。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建设繁育基地,实施良种补贴,建设示范样板,全县油菜、花生等主要油料作物全部实现更新换代,单产明显提高、品质明显提升,全县油料总产达到4.4万吨,产值2.5亿元,巴山食品、强生园等油脂加工企业从无到有,稳步发展。
④以猕猴桃、葡萄为主的小水果产业,目前在部分地区发展势头良好。
⑤盾叶薯蓣(黄姜)产业随着价格企稳回升,近年来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呈现恢复发展态势。
⑥山野菜、核桃、板栗、肚倍、烟叶等产业,仍然是竹山农业发展的重点。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竹山县特色产业基地总面积已经达到80万亩以上,产值占到农业产值的“半壁江山”。
2. 调整粮油作物内部结构
在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经济作物同时,近年来竹山县在粮油作物内部结构调整上也做了许多工作。
①根据山区劳力与市场变化,由偏重水稻转为偏重旱粮,扩大用工少、适销对路的玉米、花生种植面积。
②顺应消费需求,由偏重高产转为偏重优质,优质水稻、优质油菜等得到广泛的推广运用。
③开展综合利用,由直接出售初级产品转为加工转化后销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粮油的种植效益。
二、调整的成效虽然显著,但在调整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也比较多。
1. 调整的目标还不够明确
很多人不知道调整后到底应该种什么,有的调整缺乏调查研究与科学论证,经常是产业跟着项目走,什么赚钱就撵着种什么,盲目调整、跟风种植,摇摆不定、前建后毁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2. 产业的布局还不够科学
有的产业因贪多求大、贪快求急,选择的区域或地块不太合适,最终沦为“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只有社会效益,长期难以产生经济效益,甚至什么效益也没有。
3. 农民的参与程度还不是很高
农民是调整的主体,但有的地方事前群众工作做的不到位,农民对调整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调整主要出于领导意志、依靠行政命令,存在“要我调整”而不是“我要调整”现象,直接影响到调整的成效。
4. 多数基地建设水平偏低
在基地建设上,有的地方过于追求规模与进度,导致建设时单位面积资金严重不足,只有因陋就简、降低建设的标准与质量,导致一些基地面积虽大,但产量、效益不高,对农民增收所起作用有限。
5. 重建轻管问题突出
有的基地建设“功利性”过强,有项目与资金支持、能出“政绩”时领导高度重视,上下全力以赴,场面轰轰烈烈,建成后没了项目和资金支持、不能出“政绩”时就变得少人问津、冷冷清清,由于管护不到位,导致投产慢、收益低,甚至出现荒芜、废弃。
6.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
虽然各地成立有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但真正把农民团结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合作社和专业协会还比较少,多数农民生产销售各自为政,标准化程度低,产销不能对接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7. 农业企业的示范带动能力还比较弱
不少农业企业自身实力有限,注重眼前利益,怕麻烦、怕与农民打交道,不愿在打基础、管长远的基地建设上“下本钱”,有的企业与农户“两张皮”,虽享受了优惠政策,但对产业的拉动作用却非常有限。
8.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
目前在山区农村留守的农民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整体素质不高、实力不强,调整产业结构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缺销路,极大地限制了调整的信心与步伐。
9. 对产业的服务还不够到位
农技人员懂粮油的多、懂特产的少,跟不上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的步伐,加之体制不顺、不愿学习,知识陈旧、年龄老化、技能弱化,开展服务力不从心,服务不及时、不到位,也使产业发展受到限制。
三、针对以上困难与问题,笔者认为,竹山县在今后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需立足县情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1. 坚定调整信心
尽管竹山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诸多困难,也存在许多问题,但在市场高度放开、粮食供过于求、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若不及时对产业结构做出调整,不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通过扬长避短,实现差异竞争,将来会更加没有出路。因此,在调整问题上,首先要认清大方向、明确大趋势,进而坚定信心,在坚持宜粮则粮,保证粮食安全,维护地方稳定的前提下,大胆调整结构,走适宜新形势、符合山区实情的特色化发展道路,切不可因循守旧,更不能因噎废食。
2. 明确发展目标
结构调整不种粮油,到底应该改种什么?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进而明确调整的方向、发展的目标。目标正确,事半功倍;目标不对,白费工夫。竹山地处秦巴山腹地,兼具南北气候特点,且不同海拔地区立体气候明显,不同区域条件复杂多变,境内各种植物种类繁多,发展农业产业可以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大。但调整产业结构,必须立足大市场、树立竞争观念,通过科学的调查、比较、分析、研究,从众多可以发展的产业中选择出最具特色、最有优势,发展潜力最大、生命力最强,适合竹山长期发展的产业作为骨干产业。有了明确发展目标,调整才不会迷失方向。
3. 突出主导产业
竹山环境条件复杂,不同地域,甚至同一地域不同地块,气候与环境条件差异很大,适宜种植的作物可能大不相同,因此在调整时不可能搞“一刀切”,需要选择多个骨干产业。但山区财力有限,在调整上也不能不分主次,多个产业平均用力,要突出主导产业,力求“一点突破”。在主导产业选择上,要做充分的调查研究,选择最具竞争优势,最有发展前途,辐射带动力最强,群众认可度最高的产业。就竹山而言,应当将主导产业锁定在茶叶上,在环境适宜情况下,优先发展茶叶产业,重点支持茶叶产业,其他产业可以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只有坚持“一主多元”,突出一个重点,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既保持局部领先,又能够游刃有余。如果多个产业齐头并进,很可能一事无成。
4. 科学合理布局
在农业产业布局上,要突出因地制宜、讲究科学,根据山区不同海拔、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把不同的产业摆布在最适宜生长、产量最高、品质最佳、效益最好的区域和地块。在产业布局时,既要注重突出主业、相对连片,努力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聚成板块、形成规模,更要坚持实事求是,将“适宜”放在首位,充分考虑农民意愿。具体到竹山县,建议如下:
①茶叶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布局在以大观山为核心的得胜、秦古、竹坪等西部乡镇,以大泉山为核心的上庸、深河、官渡等南部乡镇,以及环圣水湖、女娲天池的几个乡镇,其他乡镇可选择适宜区域或地块种植,共同将茶叶产业做大。
②中药材产业建议重点放在柳林、官渡、双台等乡镇的高山地区,依托独特的气候与环境,着重发展高山地道名贵中药材,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路子。
③油料产业建议重点放在溢水、麻家渡、宝丰、擂鼓等中部低山平坝乡镇,充分发挥这一区域光热资源充足、水肥条件较好、交通运输便利的优势,努力提高油料的产量、品质与种植效益。
5. 夯实发展基础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发展产业首要任务是建好基地,有了充足的、高品质的原料,后续加工才有基础,招商引资才有“本钱”。建好基地须做好以下五点:
①首要任务是建好基地,有了充足的、高品质的原料,后续加工才有基础,招商引资才有“本钱”。建好基地要尊重技术,尊重科学,要充分参考基层干部与广大农民意见,坚持问计于民,因地制宜,选准发展项目。
②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抓好基地规划、指导和服务,提高建设标准,严把建设质量,坚持建一片、成一片,投产一片、高效一片,通过脚踏实地的建设,推进产业稳步发展,不搞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不建有名无实、有种无收的“无效基地”。
③选择最适宜区域,相对集中连片发展,使资源优势真正转变成产量优势、质量优势、产品优势、价格优势,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山区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名优特产对环境要求苛刻等客观实情,不能在划定区域内勉为其难,搞“一刀切”。
④努力破解土地流转难题,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抓好农业科技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能力、经营水平,依靠“专业队伍”抓好基地管理,提高基地效益,防止“前建后荒”。
⑤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机械化水平,破解在山区搞产业建设缺劳力、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
6. 坚持稳步推进
找准优势,明确发展目标、方向和布局后,就应该坚持不懈地扩大基地面积,壮大基地规模,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产量质量,增加基地效益,同时努力抓好加工企业、产品品牌、销售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延伸产业链条,拓宽销售区域,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将产业一步步做大、做实,做细、做精,做特、做强,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不因市场价格的一时波动、主要领导的一时更换,或其他因素的一时诱惑,而使既定的产业发展目标受到影响。只要方向正确,长期坚持,日积月累,就一定能够获得理想的回报。发展产业如果不能持之以恒,经常在多个产业间摇摆反复,先建再砍、砍了又建,最终将劳民伤财、一事无成。
7. 形成发展合力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必须培植壮大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搭建起企业与农民、企业与合作社、合作社与农民、农民与农民之间的“桥梁”,进而形成发展合力,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问题,疏通产销渠道,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今后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仍然要在龙头企业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培育新型农民、培植专业大户,探索实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上下工夫,要设法将分散的农民真正组织、联合起来,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分工协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能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停留在成立合作社数量上、停留在一些表面工作上,要抓紧抓实才行。
8. 完善服务体系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必须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有完整的产业链条,还必须有配套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做支撑。为此,须抓好以下四点:
①抓好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搭建便民信息服务平台,解决山区发展产业信息“短板”。
②抓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每一个产业都要培养一批专家和技术骨干,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支持开展技术创新与成果推广,重点为龙头企业、产业大户、科技示范户搞好服务。
③抓好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组建专业化服务组织或队伍,在机械化耕作、收获,以及修剪、采摘、病虫草害防治、产品销售等关键环节开展专业化服务。
④抓好加工服务体系建设,畅通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利用率和深加工比重,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