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康市富硒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与建议探讨

2016-10-21吴仕良

绿色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发展方向建议

吴仕良

摘要:指出了安康市具有悠久的种茶历史,适宜的生态气候条件,独特的富硒土壤环境等优势,分析了富硒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从推广优良品种、做大产业基地,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综合效益,加快品牌整合、打造名牌战略,搭建营销平台、推进产业多元融合为发展方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富硒茶产业;发展方向;制约因素;建议

中图分类号:S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220-02

1.引言

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境内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自然条件十分适合茶叶生长,是陕西省及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茶叶生产区。安康市又被誉为“中国硒谷”,是全国富硒面积最大、最宜开发利用的富硒区域,独一无二的富硒自然环境赋予了安康茶富硒的特有品质。随着安康市被确立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涵养区和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十三五”绿色发展理念的确立,这就客观要求安康市必须加快发展茶叶等绿色生态环保型产业。基于此,研究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探究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对策,对于推动安康现代农业产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安康市富硒茶产业发展目前面临的制约因素

2.1产业基地规模小,布局分散

茶叶产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和一次投入长期受益的产业,安康市属典型的山区市,茶园中规模化、标准化的茶园有限,老茶园、荒芜茶园比重大,大部分茶园分布在土地脊薄、水源匮乏的陡坡上,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茶园改良等工作需要资金量大。根据测算,从茶叶建园到投产,每亩需投资0.8~1万元,其中当年要投人0.5万元。高投入使得茶园建设仅靠茶农自身无力负担,政府财政又十分紧张,无资金投入,致使安康的茶园建设长期以来始终没有突破散、小的格局,有些地方根本称不上是“茶园”,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更谈不上集约化经营。同时,低投入和盲目的追求茶园面积增长,忽视了茶园土壤改良、施肥、除虫等茶叶种植和茶园管护技术,使得高效、密植、优质茶园数量较少,多数茶园茶产量较低,低产茶园平均年产180kg/亩,而我国把年产干毛茶750 kg/亩的茶园就称为低产茶园,安康低产茶园产量远低于此水平。据2010年统计,安康有低产茶园1万亩。

2.2科技投入不足,经营人才匮乏

安康市本地科研力量相对薄弱,安康学院茶叶技术研发中心、市农科所等机构科研水平有限,区域内唯一的高等院校安康学院近年来没有开设与茶叶相关的专业,对安康茶叶富含的特色“硒”元素及其保健作用缺乏系统研究和科学数据支撑,硒含量稳定性问题还没得到全面解决,富硒茶深度科学开发加工不够,产品类型比较单一。近5年安康市没有通过公开招考或特岗招聘引进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茶叶专业人才,目前有茶叶技术干部72人,其中在岗只有46人,均为中专文化,大多都在50岁以上,且主要集中在平利县和紫阳县,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安康当地的茶叶企业同样很难招聘到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茶叶专业人才,人才引进问题十分严重。同时,茶叶企业管理人才欠缺,大多数茶叶企业仍然沿用家族管理模式,没有聘请企业经理等专业管理型人才,严重制约企业自身发展水平和速度。

2.3重产轻销,市场占有率低

安康市茶叶产业发展目前仍然是重视种条、轻视售茶,重视生产、轻视流通,商业运作的理念仍然没有渗透到茶叶产业发展中,安康富硒茶的市场占有率不高,在西北市场已远远低于汉中,在西安的一些大宾馆、酒店、商场很难见到安康富硒茶,在全国尤其是大城市知名度也较低,宣传推介的力度和深度不足。在号称“京城茶叶第一街”的北京马连道,茶叶店近5000家,而卖安康茶叶的店铺只有几家。市本级茶市场建设滞后,2010年建成的安康天源茶城现在卖茶叶的不足1/4,远不如其它土特产。目前,安康市区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仍然是培新街的马路市场,没有建成专门的大型茶叶交易市场。电商、微商等新型交易平台刚刚起步,尚未形成规模。同时,茶叶市场监管不到位,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滥用盗用品牌商标的行为时有发生,构建畅通的茶叶销售渠道和公平、安全、守信的茶叶市场环境任重道远。

2.4品牌效益低,整合步履艰难

安康市虽然有紫阳富硒茶、平利绞股蓝两个中国驰名商标,但品牌效益不强,与云南普洱茶、安溪鐵观音等知名品牌相比,品牌价值差距显著,在西安和省外茶叶市场知名度不高,据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茶叶》杂志和中茶所中国茶叶网联合发布的“2013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汉中仙毫排17位,“紫阳富硒茶”排24位。由于安康茶叶企业呈现多、杂、散的现状,茶叶品牌同样多、杂、散、乱现象突出,缺乏统一的品牌。虽然安康市政府从2006年就开始引导实施全市茶叶品牌整合工作,但推进缓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且茶叶品牌整合是市场行为,仅靠政府行政推动难度大,而安康市缺乏航母型龙头企业,通过市场引导品牌整合仍然步履艰难,已经严重制约了安康茶叶产业的发展。

3.安康市富硒茶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3.1推广优良茶种。做大产业发展基地

目前,安康仍有大部分老旧茶同是20世纪70年代的群体种,以有性系茶园为主,品种纯度低,茶叶外形不统一,生长势头不整齐,所产茶叶原料难以达到标准化加工的要求,茶叶外观和品质也较差。相较而言,无性系茶园则具有所产鲜叶外形统一、品质优良、长势整齐等优势。安康市汉水韵茶业有限公司从紫阳群体种中选择性状表现优良的单株,采用单株无性系扦插技术选育而成的“陕茶1号”作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陕西的无性系茶树品种,具有叶色深绿,叶面隆起,光泽性强,发芽早.芽叶肥状,持嫩性强,生长势好,适应性广,抗寒,抗病等优良特征,被国家林业总局授予全国植物新品种证书,成为国家级茶树新品种,被省政府在全省推广。冈此,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应抓住推广“陕茶1号”优良品种的机遇,加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通过标准示范、技术指导、资金扶持等方式,加快对现有老旧茶园的标准化改建工作,不断提升良种茶园比例;应以现代产业园区作为推动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有效整合支农项目资金,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按照“规模、集约、标准”的要求,牢牢把握整地、栽培、管护等关键环节,建设高标准密植茶园;应改变过去荒山、荒坡种茶的传统思想,向好田好地要规模,结合土地流转、林权制度改革,优化区域布局,突出紫阳、平利、汉滨、岚皋4个重点县区,走企业+基地+农户的大户带动战略,从分散向集中转变,促进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应大力推广汉滨区牛蹄4000亩富硒茶园、平利县长安镇茶叶大户的发展等成功案例,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安康茶产业,在带来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拓宽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促进农产品增值。

3.2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产业竞争能力

产业发展必须有龙头企业带动,根据安康市林业局统计,全市最大的茶叶企业是紫阳的盘龙茶厂,年销售额2亿多元,是安康茶企的销售大户。但与有生态茶园基地35万亩,拥有龙潭、五云山、陆羽三个品牌,总资产近100亿元,年销售收入10亿元的河南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相比,差距无疑是天上地下,对当地茶产业发展的带动和影响也相较甚远。因此,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应牢牢抓住陕西省从2013年起每年在陕南三市选择2~3个有一定基础的市级龙头企业扶持这一重大机遇,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在全市现有茶叶企业中好中选优,倾斜政策,重点帮扶,力争在2020年前培育出国家级茶叶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引领安康茶产业发展的企业“航母”。同时,鼓励茶叶龙头企业、种茶能人大户,茶叶专业合作社和产业联盟,走“企业带社、社企联户”的协同发展之路,形成“企业+同区+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培养职业茶农,普遍提升茶农技术水平,实现茶企受益、茶农增收。

3.3增加科技含量,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通过不断的科研攻关,研发新产品才能保证安康富硒茶产业的竞争力。因此,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应把引進和培育茶叶科技人才作为首要任务,设立优惠政策,提高安家补贴,在全国、全省广泛吸引茶叶专业人才来安康从事茶叶研究和技术指导,并充分发挥市内大中专院校培养人才主阵地作用,促成安康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茶叶专业,为全市茶产业发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鼓励茶叶企业与科研院校开展技术合作,紧紧依托与中国农业科技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农业知名院校的合作,加强对安康富硒茶营养价值的研究鉴定,加大对安康富硒茶新品种的研发,推动安康茶叶生产由偏重春茶开发向注重春、夏、秋茶均衡生产转变,由注重发展高档茶向高中低档茶并重转变,由注重绿茶生产向提升绿茶、开发红茶、主攻茶产品、发展茶食品转变。提升安康富硒茶附加值。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强化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服务体系职能,定期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重点镇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广大茶农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以茶兴业能力,同时,组织各级茶叶协会中的龙头企业、茶叶大户成立技术服务专家组,在优良品种、生产技术、科技信息、市场动向、先进管理等方面为茶企、茶农提供服务。

3.4加快品牌整合,打造产业名牌战略

中国茶发展史中,只有产地品牌,没有产品品牌,被形象地比喻为“有姓无名”,有姓,是指有品种,如龙片、乌龙、毛峰等;无名,是指茶叶没有自己的品牌。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洞庭碧螺春等都是名茶品种,但都不是茶品牌。全国7万家茶企不足1000个品牌,而不产茶叶的英国创造了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立顿”,年销售额在30亿美元以上。对于茶的“市场概念”都是“产地名”加“品名”。真正的品牌代表着产品的品质、企业的信誉和顾客价值。安康茶叶要打造富硒茶品牌,注入文化内涵、彰显核心价值理念并明确品牌的市场定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品牌竞争力。冈此,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应下决心推进品牌整合,充分发挥紫阳、平利名茶原产地保护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作用,通过市场引导、龙头企业带动等市场的办法,促进品牌整合,进一步提升“紫阳富硒茶”和“平利女娲茶”两大公共品牌的影响力,安康当地的林业、工商、质监、农业部门可以对准入企业实行统一商标名称、质量标准、商标标识、宣传推广,促进茶叶品牌整合,最终目标是全市共用“安康富硒茶”品牌,达到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宣传、统一监管的“五统一”要求。进一步强化品牌保护,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杜绝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茶叶流入市场。增强质量意识,从育苗到建园,从采摘到加工,从贮藏到运输,从产品到商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打响安康生态富硒茶品牌。

3.5搭建营销平台,推进产业多元融合

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应转变思想观念,更加重视销售,通过走出去宣传推介、请进来实地考察等方式,大力开展招商营销活动,充分利用电商、微商等新兴营销媒介,建立健全安康富硒茶营销体系,使安康富硒茶真正走出安康,走进消费者家中;应推进产业融合,结合全市旅游景点规划布局,建成一批旅游观光茶园,培育一批以茶为主的生态旅游示范点,发展一批以休闲度假为主的茶文化旅游乡村,以茶促旅,以旅带茶,形成一三产融合、二三产互动的复合业态。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发展方向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