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老年人慢性疾病的医护现状及护理策略

2016-10-21万小艳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老年人

万小艳

[摘要]我国老年人慢性疾病呈现出常见慢病迅速增加、病情变化缺乏监测、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和专业医疗服务匮乏等特点,做好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已成为医护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科研课题。在做好必要的治疗的前提下,广大医护人员要掌握好老年人慢性疾病的特点,从饮食护理和悉心服务两大方面入手,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个性化的悉心服务,使患者在接受医疗期间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进而提升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疾病;医护现状;护理策略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银色浪潮”正席卷而来。以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为主的慢性病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健康,同时也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何有效的对老年病人的慢性病进行护理,给老年人一个更健康、更舒适的晚年,对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家庭的幸福指数意义重大。

1 我国老年人慢性疾病的医护现状

慢性疾病是指以生活方式、环境因素为主引起的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老龄化社会中,最令人担忧的是高龄老人的赡养和照料问题,患病老人的照料尤为棘手。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慢性疾病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1 常见慢病迅速增加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改进,我国老年病人患慢性疾病的持续时间更长,健康的危险因素也随之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肿瘤、关节炎等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中以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

1.2 病情变化缺乏监测

一般情况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只是在疾病的急性期才会进行住院治疗,其大部分时间均在家中进行自我管理治疗。这就使得治疗效果难以评定,病情变化缺乏有效监测,进而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威胁老年人生命。

1.3 心理状况不容乐观

慢性疾病的终身用药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以及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生理机能衰退等等,都会给老年患者的心理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另外,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长期的不良情绪会加重病情的恶化。

1.4 专业医疗服务匮乏

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建立起老年护理保险制度以及合理的医疗费用筹措机制,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比较窄,资源配置不够合理,效率比较低。这种专业医疗服务的匮乏,阻滞着老年病患的健康管理,也很不适应老龄社会的发展需求。

2 老年病患慢性疾病的护理策略

针对老年人慢性疾病的医护现状,在对他们进行护理时,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入手、同步开展。

2.1 饮食护理

老年病患的饮食护理是治疗措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人体对营养(热量)摄取不足或过多均会造成体内免疫功能障碍,特别是老年慢病患者更为严重。老年慢性病患者强调定时定量,对消化或咀嚼功能差者,应进软、烂、碎、糊状食物,三餐之间增加辅餐,并指导适量饮水,老年人慢病的饮食应按其对各种食物需要适当选择和搭配:

(1)限制脂肪。老年人对脂肪消化吸收较慢,过多的脂肪可在血和组织里堆积,不利于身体健康;

(2)限制碳水化合物。食糖过多容易发生血糖升高、血脂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必须根据血糖情况适当增减;

(3)控制无机盐的摄取。老年人应适当选取一些含钙多的食物,如鱼、蛋、牛奶、鸡肝等以补充钙的不足。但对钠的摄取不宜过多,一般每日食盐量不超过8g,患高血压的老人应控制在5g以内;

(4)注重补充水分。足量的饮水可产生足够的尿液,进而保持肾脏对代谢产物的清除功能。水可维持消化液的正常分泌量,促进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同时预防便秘。实践证明,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起到饮食治疗作用。

2.2 悉心服务

除去医生对老年慢性疾病的正常治疗之外,在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还要对其进行悉心的个性化服务。要根据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社会背景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需要和预期,与其进行深入的、正确的沟通与交流,真正做到治疗的个性化、医护服务的多样化:

(1)注重沟通;

(2)心理对话;

(3)安全护理。

3 结语

慢性病具有病程长、恢复慢、致残率高等突出特点,做好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已成为医护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科研课题。广大医护人员要掌握好老年人慢性疾病的特点,从饮食和服務两大方面入手,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个性化的悉心服务,使患者在接受医疗期间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进而提升治疗的效果。

猜你喜欢

老年人
老年人常练10个动作防跌倒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机器宠物帮助老年人缓解孤独
老年人营养不良怎么办
京籍重度失能老人每月补贴600元
关爱老年人的内心世界
45.6%的老年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中国5%老年人经常上网八成以上看电视或听广播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