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药材质量的现状及提高其质量的措施

2016-10-21杨丽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药材质量措施

杨丽

[摘要]中药在医疗保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是中药材的质量却令人堪忧。中药材是加工中药饮片和生产中成药的原料药,其品种的真伪、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现在市场上的中药材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品种的混乱、农残的超标、采收加工的不规范、掺杂掺假、贮藏养护的不当等,使得中药的安全有效性受到了较大影响,更影响了人们对中药的信任。所以要发展中医药,首先应该确保中药材的质量。

[关键词]中药材;质量;措施

国务院于2016年2月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充分证明了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近年来,中药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特别是在亚健康、疑难杂症、治未病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今年中医药被国家提到了战略发展高度,使得中药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可另一方面中药资源特别是野生资源却在逐年减少,供需的不平衡导致中药的价格上涨,质量却在下降,继续这样下去,必然会扰乱整个中医药的健康发展,所以提高中药材的质量迫在眉睫。下面就现在市场上中药材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原因从各个环节总结如下:

1 中药材存在的质量问题

1.1 品种的混乱

1.1.1 药材名称与来源名称、正品名称与混伪品名称混乱

比如独活不是来源于伞形科植物独活的根,而是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根;青蒿不是来源于菊科植物青蒿的地上部分,而是来源于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地上部分;忍冬科忍冬属有20多种植物的花蕾都标的是金银花,而他们的成分却差异很大;百合科贝母属的也有20多种,市场上是混乱一片。

1.1.2 人为的混淆

由于商贩的道德素质问题,一遇到有些药材资源缺乏,价格上涨,他们就会用易混淆品来冒充。比如独活常年被当做当归售卖,南沙参冒充桔梗,木薯或参薯冒充山药,甜地丁冒充紫花地丁等等。

1.2 生产环节

1.2.1 产地的不地道

中药材很讲究地道,不同的地质、气候环境对药材的质量影响很大。比如葛根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分布,但不同产地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却相差5倍多。

1.2.2 生产的不规范

中药材的生产属于农业,中药材是农副产品,药材的种植全凭农民自己做主,想种什么种什么,想怎么种就怎么种,没有人来监管,导致药材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特别是一些人为了提高产量,杀灭病虫害,什么肥都在施,什么药都在用,最后出来的药材产量是上来了,可有效成分的含量却下降了,农药残留也超标了,重金屬也超标了。前些年虽然有些企业按照GAP生产的,可生产出来的药材跟没有按照GAP生产出来的药材没有任何区别的标志,价格也提不上去,所以后来GAP的认证只是为了认证而认证,并没有按照GAP的规范来生产。

1.3 采收环节

1.3.1 没有把握好采收时间

比如麻黄本应是以草质茎入药,可市场上的麻黄不是采收太早茎中空就是采收太迟茎木化;桑叶本该是经过霜冻之后再采收,可市场上的桑叶没有经过霜冻,质地也非常的薄枇杷叶本应该是捡落地叶,可为了利益不管是树上还是地上,不管是好的还是腐烂的叶子都在入药。

1.3.2 掺入非药用部位

比如龙胆的入药部位本来是根及根茎,柴胡的入药部位本来是根,但由于货源较少,在市场上销售的龙胆和柴胡几乎全都掺有地上茎部分,而且地上茎还不少。还有山茱萸的来源是山茱萸科山茱萸的果肉,可为了增重,市场上的山茱萸混有很多果核,而山茱萸的果核和果肉药性相反,如果不去掉严重影响疗效。

1.3.3 杂质太多

很多根类药材如黄连、细辛等由于须根多,夹杂着很多泥沙,又不能水洗,加上人为的为了增重,其杂质常常很多。

1.4 加工环节

1.4.1 加工方法不当

近年来由于药材产量的增加和人工的缺乏导致中药材的加工不当或粗制滥造的现象越来越多。很多含泥沙较多的药材不容易把泥沙去干净,有些药农为了省事也为了颜色鲜艳会直径用水冲洗药材,这样有效成分的含量会降低很多。有些挥发油含量较高的药材不宜暴晒,但药农为了省事直接晒干或烘干,使得有效成分损失殆尽。而现在最普遍的一个不当加工方法就是硫熏,因为硫熏之后会让药材的干燥更快、颜色更鲜艳,而且不易虫蛀,所以硫熏是药农常用的干燥方法,但硫熏后不仅使药材的硫残超标,而且会降低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严重影响药材的药效和人们的身心健康。

1.4.2 掺杂掺假

比如在虫草的虫体里加入竹签,铁钉等来增重;肉豆蔻、山茱萸、枸杞子等被“打矾”,即用较高浓度明矾水浸泡药材,使明矾留在药材体内以增重;用小的天南星球茎掺入半夏中等等。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各种掺杂掺假手段层出不穷,防不胜防,而且越来越真假难辨。

1.5 贮藏养护环节

在贮藏过程中,由于贮藏养护方法不当或为了节约成本,有些中药比如款冬花、川芎等极易虫蛀,有些中药如川牛膝、金银花、甘草等极易发霉,有些中药如当归、柏子仁等极易泛油,有些中药如广藿香、薄荷等极易失去香气,而销售人员或企业特别是一些小药店为了减少损失都会继续使用,人们服用了这些变质的中药,结果可想而知。

2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措施来保证中药的质量,仅供参考

2.1 明确主体责任

中药材从生产到到达消费者手中整个过程的监管涉及到农业部、工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缺少衔接,责任不明确,导致中药材的监管没有一个完整的链接。药材的种植基本处于放任状态,到了市场上流通的过程才来监管,这时不仅加大了难度也会造成药材资源的浪费,所以建议国家对中药的监管应该从源头抓起,而且要和各个部门协调好,明确各个部门的主题责任。

2.2 野生变家种,增加中药资源

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使用中药的人越来越多,中药的野生资源越来越匮乏,价格上涨质量却在下降,为了解决供需矛盾,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大家积极把野生资源变家种,扩大道地药材的种植规模。

2.3 中药材的生产实行注册商标

加大种植规模的同时,政府也要做好监管,比如可以设置药材种植的准入门槛,须对药农进行培训,必须按照规范的种植标准进行种植,种植过程中也要对药农给与技术支持,最后按正确的方法进行采收加工。生产好的中药材都要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是什么地方谁生产的,这样在后面流通与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出了问题就可以追根溯源。同时如果质量好,这样也容易做出自己的品牌效应。

2.4 规定中药材的有效期

建议在中药材的标签上除了标明产地外,还要标明生产日期及有效期。因为药材的存放时间过久,其有效成分会下降很多,政府可以根据不同品种的药材规定不同的有效期,这样可以很好的保护药材的质量。

2.5 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及法制教育

制假售假现象为何屡禁不止,说到底是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缺失、法律意识的淡薄,所以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生产、经营、使用中药的所有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同时对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3 总结

中药材质量下降的原因有很多,希望国家能加大扶持政策和监管力度,让老百姓吃到放心、低价优质的药,让中医药为人民的健康服好务,让中医药事业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中药材质量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睡个好觉
阅读练习
全国六大中药材市场最新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