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模式研究
2016-10-21张占梅陈哲
张占梅 陈哲
摘要:为了寻求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本文首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实施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产学研实施中存在的主要困难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为高等教育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做一些探索。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产学研;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175-02
“发展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教育教学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它突破了完全在校内进行间接知识传播的单一教学模式,不仅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锻炼和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还可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弥补学校教育功能的不足,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快速发展。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
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是以生产实践经营为依托,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由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同实施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因此,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可理解为:借助产学研合作的平台,采取课堂教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以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就业适应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它以适应行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导向,其核心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真正区别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所在。
二、实施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1.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虽然大多数学校会开展就业指导培训,但学生在毕业出校门前接触的用人单位较少,对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发展等情况都不了解,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很难找到理想的单位。进入用人单位后,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期去了解熟悉企业的基本组织架构、运行模式、企业文化等,企业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开展入职培训。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是打破这种尴尬局面的途径之一,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仅能得以提升,而且能更早地了解企业需求,有意识地去提前准备和锻炼,企业也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有充分的预判,从而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岗位。这不仅对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有帮助,也会让企业更乐意接受应届大学毕业生。
2.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是高等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进行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使高等学校必须面向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一方面要培养其所需要和可用的人才,提升就业率,而且对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都是极其有利的。尤其对地方院校,就业成了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结合产业发展需求,从实践中提取科研题材和研究方向,利用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进行合作开发,走出在校内进行“闭门造车”伪科研的困境,从而真正产出有技术含量、创新性高、产业发展所急需的科研成果,为产学研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产学研实施中的主要困难
1.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不高,重视度不够。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可能也不会为高校人才培养配置更多的资源。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企业通常认为产学研仅仅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并不真正认为能够为企业带来创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以近期对重庆市34家环保企业和设计院的调研为例,其中仅有13家选择“愿意”,占38.2%,且愿意合作的企业中仅有15.6%的愿意投入专项资金进行产学研合作;高等院校作为主体之一,虽然大多数高校设有“产学研”办公室,但工作重心更多地在于促成项目合作,为学校争取更多的外部资金和项目支持,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再加上,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在目前体制下,考核教师绩效更多的是依据其发表论文和获得资助项目的多少,较少以人才培养情况作为教师工作绩效的依据。企业、高校、教师三方对于产学研的认知和消极态度,势必决定产学研在人才培养方面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2.合作机制不完善,缺乏监督和可持续性。由于缺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深层次合作,目前在产学研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走过场、喊口号、规划多、实施少”等问题。不少合作项目局限在委托开发、技术咨询等以项目为载体的短期、临时合作行为,这种合作模式无法为人才培养提供基础和前提条件,企业也只是把学生当实习生使用,而没有对其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培养。因此,在构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时,合作双方不仅要共同设计切实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还要制定合理的监督机制和处罚机制,确保产学研合作真正落到实处,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3.现有师资力量与产学研发展需求不匹配。目前,很多高校教师是硕士或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或科研岗位,较少有机会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和实际工程项目锻炼,无法将生产实践融入理论教学,更无法结合实际案例教学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由于对企业的技术需求了解不多,教师无法提出结合实际的创新性科研课题,不仅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开展相应的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而且在产学研平台上也不能开展更多的实质性工作、产出创新性成果,这对持续性的产学研合作是不利的,對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也带来一定的阻力。
四、实施应用性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建议
1.完善产学研合作的激励及约束机制建设。由于缺乏约束和监督机制,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走过场、用人与育人两张皮”等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为了使人才培养和产学研能够有机结合,在产学研过程中得以实现,建议在高校与企业签署产学研对接协议时,在合同中针对人才培养做出具体约定,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实施路径、具体措施及考核指标,并将人才培养的情况作为双方产学研合作的考核之一,从而使“培养人、培养企业需要的人”作为双方合作的最主要内容之一。
2.加大投资力度,确保产学研结合的物质保障。资源投入不足是制约产学研合作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在硬件投入方面,不少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具备实验及实训条件和设备,或者配置较为落后、陈旧。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目前环保技术种类繁多,新技术、新材料日新月异,要培养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在产学研的实施过程中配置和建设相应的开放仿真实验室,才能使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有效、持续地实施。因此,建议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校方能给予配套的经费支持。
3.培养有理论、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工程经历,了解人才培养及社会企业需求的结合点。其次,建议学校适当减少“双师型”教师的理论课教学工作量,使之具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工程实践,使知识得以更新,提升教学效果。再次,在绩效考核时,对“双师型”教师的评估标准和指标要别于普通教师和科研人员,不再仅以论文数量、科研项目来评价,建议增加产学研及人才培养的相关指标。最后,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机制要有可持续性,从而鼓励青年教师培养积极参与工程实践的热情,为产学研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学习和生产实践活动较好地统一起来,充分利用学校与产业、科研等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在产学研实施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因此,推广面向市场、社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范崇夏.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1998,(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