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2016-10-21陈德志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影响因素

陈德志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5-000-01

摘 要 为了更好的认识和把握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规律,促进我国竞技网球运动水平的提升,本文针对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影响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即:职业化水平较低、社会普及程度较低、后备人才匮乏等三点,然后又进一步据此提出了重视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职业化发展,科学的处理举国体制与职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重视网球运动的社会普及工作,注意扩大我国的网球人口;加强后备人才培养,提高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后备人才的质量等三点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竞技网球 影响因素 发展对策

近些年来,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然而,即便如此现阶段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水平与世界竞技网球运动的顶尖水平相比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仍然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因此,为了更好的认识和把握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规律,促进我国竞技网球运动水平的提升,本文就针对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职业化水平较低

职业化发展是竞技体育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具体到我国竞技网球运动而言,我国竞技网球运动早在1992年奥运会允许职业运动员参赛之后,就已经意识到了通过网球运动的职业化来提高运动水平的必要性。并且在2003年,针对我国女子网球进行了职业化改革之后,就正式开启了我国竞技网球运动职业化发展的道路。但是,如果与国际上竞技网球运动职业化发展历程较长、职业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相比较而言,由于现阶段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员多数都是在举国体制下成长发展起来的,举国体制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多年以来,我国竞技网球职业化发展的意识一直比较单薄、职业化发展的速度也一直比较缓慢,所以,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职业化相较于其它国家而言,始终是一种低水平的、不完整的职业化,并因此影响到了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快速高效发展。

(二)社会普及程度较低

网球运动的社会普及程度,也是现阶段影响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大众体育的普及程度是一个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竞技水平不断得以提高的基础,这一点对于竞技网球来说也不例外。只有提高了我国网球运动的社会普及程度,参与网球运动的人口多了、范围广了,才能够为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然而,与网球运动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现阶段,我国网球运动的社会普及程度仍然是非常低的。例如: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的网球人口已经占到了全国人口的1/14。但是,目前我国的网球人口却仅仅只占到了全国人口的0.07%。由此可知,要促进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必须要重视我国网球社会普及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三)后备人才匮乏

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发展的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竞技网球运动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规律是呈金字塔形的,只有塔底宏大,基础扎实,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顶尖的竞技网球运动人才。然而,虽然我国网球协会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但是,现阶段我国竞技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情况却依然不容乐观。例如:从我国每年举行的青少年网球比赛的情况来看,每年报名的运动员只有百人左右。由此可知,要实现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快速发展,还必须要重视我国竞技网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

二、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文所分析的影响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特提出了如下几点有助于促进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要重视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职业化发展,科学的处理举国体制与职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现阶段,我国国情决定了将举国体制与职业化发展对立起来做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不断提高职業化意识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职业化改革,积极的寻找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最佳结合点,以确保职业化进程中运动员积极性的充分激发和自身利益的有效保护,从而在举国体制的大环境下,科学处理举国体制与职业化发展的关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化发展道路。

其次,重视网球运动的社会普及工作,注意扩大我国的网球人口。要提升我国网球运动的社会普及程度,扩大我国的网球人口,一方面要注意加大网球场馆和设施的建设力度,在学校、社区等人口密集的地区建设网球运动场馆;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通过举办业余网球比赛、加大相关知识宣传等作用,来吸引公众对于网球运动的关注度,促进网球运动在大众中的普及程度。

最后,加强后备人才培养,提高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后备人才的质量。在开展我国竞技网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国外竞技网球人才的培养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来探索优秀网球运动员的培养规律;二是,要注意密切围绕“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参赛”这三个核心环节来科学的组织开展竞技网球后备人才的运动训练和文化教育工作,以确保所开展的竞技网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通过鼓励和开展各种类型的青少年网球俱乐部、网球学校以及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来扩大竞技网球后备人才的选材范围,提高竞技网球后备人才的数量,为我国竞技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切实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喆,陈治,王崇喜.中国竞技网球的发展演进及特征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

[2] 姚方向.我国竞技网球与大众网球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4.05.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