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活动中的“活”与“动”

2016-10-21高改荣

俪人·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有效落实

高改荣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语文活动部分传承着语文训练的一贯思想,却因其中渗透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培养、训练与巩固更注重其活动形式。语文活动中训练的主导思想和训练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较为全面的提升。为达到这一目标,教者的设计和指导要纵观全局,要充分研究、挖掘教材,注重活动准备环节的可操作性,便于学生明确目标和自主完成活动准备。活动前期的精心准备是语文活动现场良好表现的基础,也是语文活动得到科学合理延伸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动 灵活多样 有效落实

小学语文教材中,“交流平台”“口语交际”“展示台”“综合性学习”等都属于语文活动范畴之内的部分。它们传承着语文课一贯的训练思想,但其活动形式和训练方式却又有别于一般的语文课,它要求将语文课中所学习到的知识、能力渗透和巩固于活动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语文活动中必须要切实体现出“活”和“动”这两个特点来。

首先,语文活动的主导思想要活,训练的方式要活。

把语文活动当作一般的讲授课或者阅读课来完成,无疑是一种偷懒的应付行为,也是学生最不欢迎的,因为这种做法曲解了教材编排的初衷。

因此,教者必须要明确一点:语文活动要给学生更大的空间,更多的自主性,更多的自由度,而教者呢?只要把握住训练所要落实的那个“点”即可。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口语交际“劝说”这一活动中,教者只要把握住“让学生学会劝说”这一基本出发点,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比较具体的要求即可。方式呢,就让学生自己做主。为了展示自己劝说的效果,学生会选择在情境中来劝说,自己创编一个小品片段:爸爸又一次吸烟,妈妈上前劝说却无效,自己“出马”,巧妙劝说取得成功。你会发现,一旦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的创造能力常常会出乎你的意料,这样一来,学生的收获其实就不仅仅是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了,同时,创编的能力,和同学合作能力,现场的表现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其实,这就是综合能力的提升。

第二呢,就是“动”。语文活动想要真正落实,离不开老师和学生的“动”。

教者需要的“动”是纵观全局的,要着重体现在对整个活动的设计和把握上。活动前,充分研究教材,挖掘本次活动训练主旨,找出可以达成的训练点,以及适合的落实方式;其次,要细致地布置下去,让任务具有可操作性。其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到,切忌大而化之,泛泛而论。比如,在进行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这一单元时,学生要搜集整理哪些资料,课前做哪些简单的小调查,才能在交流时有话可说呢?教者要提前想到具体的任务,比如-----调查家人最常采用的交流方式,简单询问采访家人,他们最喜欢的联系和交流方式,询问他们喜欢的原因……这些准备并不复杂,但是如果事先不能预想到,在活动中就会“卡壳”,就会无物可言。另外,教者要尽可能多的考虑活动的方式,给学生做一些建议或者提示,让学生准备的时候可以范围更广些,方式更多样些。

学生的“动”,涉及的也很多。一是要根据教材要求和老师的提示、建议进行选择和确定目标。比如在进行五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走进汉字王国”时,有一个展示和交流的环节,其实那是单元学习后的一个总结性的展示,展示的形式不加限制,可以用文本形式,比如小组合作,完成一本关于汉字知识和趣味的小小的“书”,或者是一系列的图片资料佐以文字说明的展示;也可以是一个关于语言类的文艺作品的展示:比如以小品的形式演一个汉字谐音故事,或者讲一则因错别字而闹出的笑话,或者是一个号召大家认真学习汉字,严肃对待祖国语言文字的演讲……选择和确定之后,学生要进行更多的准备才能够精彩展示,这要求他们自由组合式的合作,分工,具体而准确地完成。比如要完成那个关于汉字知识和趣味的小册子,就需要有一个整体策划,接下来进行内容搜集选编、分布,文字整理誊抄,插图绘画,封面设计等等一系列的付出。这些“动”才是这一语文活动真正的目的,也是这次语文活动最为精华的部分。学生在这一实际付出中,收获的东西有些是有形的,比如最后呈现给我们的那本小册子,更多的东西却是无形的----自由组合时的合作,搜集内容和整理时的判断、协商,认真完成时的那种精细操作,完成后的成功喜悦之感……如果没有动起来,没有真正的付出,且不说展示时无物可展示,又从何处获得这许多只有付出之后才有的真切感受呢?什么是锻炼?什么是落实?什么是体验?什么是合作?我想这就是了。

前期的准备是隐形的“动”,但却是展示不可缺少的基础。而展示时的“动”主要体现在学生现场的表现力----仪表和肢体语言、言语表达、语言及情绪的感染力、和同学的互動力等等。这时候,教者只要事先安排妥当,便几乎可以以一个观众的身份出现。在这整体安排中,让能力较好的学生来负责现场秩序的操控,(相当于一个主持人),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展示并不是结束,要想达到真正的整体训练和提升,后边的“动”也不可轻视。展示之后的交流和评议,此其一也。在整个活动的参与中,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悟?展示过程中,谁给你以最深的印象?为什么?按照这样的提示,让学生大胆交流,做个口头总结。其二是拓展和延伸---以本次活动为素材,让学生完成一次小练笔,认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得失,做到真正有收获。

语文活动想要真正落实到位,就一定要从“活”和“动”两个方面来认真对待。我相信,长此以往,坚持认真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一定会得到有效提升的。

猜你喜欢

有效落实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护理健康教育有效落实的难点与对策
浅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落实“六认真”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法治教育的有效落实
小组合作,落实三维目标之抓手
准确理解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之“过程与方法”
浅谈新课程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教学目标的规范叙写与有效落实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落实“四基”之我见
浅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落实的三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