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交往能力

2016-10-21丛彩虹

俪人·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自信阅读

丛彩虹

【摘要】语言是发展智力、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基础,而幼儿时期则是培养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达到语言交往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 礼貌用语 自信

著名的意大利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的和人交往,同时也能更好的接受知识和经验。幼儿园《纲要》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利用教育教学活动及日常生活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从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一、让幼儿乐于说话

发展幼儿说的能力,家庭和幼儿园要给幼儿创设说的化境,让幼儿愿意说、能说、多说,再说中提高语言的交往能力。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主要方法是多说、多练,使幼儿想说、敢想、有地方说、有时间说、有交流的对象、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在幼儿园首先要尽量多给幼儿提供表达思想的机会。有时,孩子想表达,而成人往往不愿意认真听,甚至无故打断孩子之间的谈话,这样做无疑剥夺了孩子交流的权利。因此成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支持和引发幼儿表达的愿望,为他们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成人应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方式和场合,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鼓励幼儿的每一次表达,提倡敢说比正确更重要。当幼儿词不达意或语句不太完整时,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给幼儿以挫折感或压抑感,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让幼儿乐于阅读

幼儿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不单让幼儿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举一反三,会依照原有的语言范例,添换内容,表达新的意思,从而具有口语表达能力。在早期阅教学读活动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的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地地方,让幼儿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 例如:每当添放新的图说时候,教师都会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和内容,以激发幼儿的阅读的兴趣。光知道给孩子不断填充新书还不够,还要交给幼儿看书的方法。幼儿不理解书意,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拿到一组图画,要求幼儿先看数码,或者按情节排好顺序,然后找出说中的主要角色,记住他们的形象,观察他们的动作、表情等,想象他们在干什么?联想组合成故事。如此,幼儿虽一个字都不认识,却能看出话中的内容,并能根据图画内容讲述,既丰富了幼儿的知识、有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另外,我们还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选择内容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内容有意义、有意思的图书进行图书漂流,让家长和孩子在亲子阅读中交流,当幼儿收到漂流书时既兴奋又会主动地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的进行阅读,不仅仅提高了阅读效率,还培养了幼儿乐于阅读的习惯。

三、创设说的环境,发展说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游戏中,对孩子是实际的言语交往能力给予指导,把语言教育贯穿到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这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环境。

体能锻炼后,在孩子们吃完早点时,与幼儿一起分享讨论户外体能锻炼,如:“今天的体能锻炼用的是什么器械?你有没有新的玩法?你最喜欢什么玩法?为什么?你有没有遇到一些问题?”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样孩子们在愉快的游戏后大脑思维活跃,各个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在体能锻炼的经验,并共同解决问题。

午餐散步时,带领幼儿去观察种植园,启发幼儿讲述观察到的现象,鼓励他们发问,丰富幼儿的词汇量。有计划的带领幼儿直接观察,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判断的内容,亲身的体会,积极的发言。

利用日常谈话发展孩子们的说话兴趣,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他们无拘无束,使他们有话愿意说,有事愿意讲。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幼儿来园、饭后、由溪、离园等分散时间,有计划有目的的与幼儿交谈,在交谈中,教师和幼儿易于进行感情交流,关系更加亲密,幼儿有什么事就都愿意告诉老师,这不论对幼儿发展交往能力,还是形成对事物的正确态度都有积极作用。

四、有效地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

礼貌是人们的道德准则。一是礼貌行为,二时礼貌语言。两者合起来,才能给人一种谦逊文明、有礼落落大方的好感。因此,礼貌教育要从小抓起,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使用礼貌用语的条件和环境,让孩子从小就会是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幼儿的礼貌言行要从以下方面入手:教育孩子尊敬长辈、成人。要求幼儿能用礼貌语言主动、热情大方地打招呼,称呼人,会问早,问好道别。教育孩子当遇到空难需要帮助时会说:“请你帮我......可以吗?谢谢”等一些礼貌用语。

教育孩子,当自己不注意影响到别人时,会主动道歉,当别人影响到自己时,能克制谅解别人,会说“没关系,不要紧”。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语言习惯,讲话时声音要大,让大家能听见,速度要适中,语言要准确,吐字要清楚。说话时,不要东张西望,漫不经心,不骂人。进行这些文明礼貌的言行规范教育时,我们始终坚持“正面教育与具体行为相结合”,使孩子直接的理解礼貌用语的含义,并会正确使用。

事实证明,培养语言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要善于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抓住幼儿的兴趣,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孩子提供鍛炼和实践的机会。多鼓励,多倾听,多交流,使他们克服胆怯心理,增强自信和勇气,让孩子不仅能做到敢说,还要善说。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第二章

[2]《蒙台梭利语言教育》,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8

[3]《学前教育》,2015年1月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能力自信阅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浅谈高职学生内力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