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济青无异于“血透”
2016-10-21刘波
刘波
我们不断地抽取黄河的水资源来支撑粗放的城乡发展方式,那一定是等同于“血透”。
对引黄济青工程的切身感受,缘于不久前,笔者参加青岛市黄岛区中德生态园的海绵城市建设研讨会。当航班即将降落青岛流亭机场时,笔者从飞机舷窗俯瞰青岛城区,一座气派的现代都市映入眼帘,但是大规模城市硬化、留下掀掉半身的残山的新城区,又给人留下深深的遗憾,20年前那个依山傍海的青岛不复存在了。
尽管青岛的地下排水系统历经百年仍博得世人赞赏,但享有“东方瑞士”美誉的青岛,其城市发展方式依旧没有摆脱粗放发展的窠臼,高大上的绿化园林景观装点城市街道的同时,丝毫没有掩盖住城市生态的苍白。
目前,青岛城市生活用水有超过一半的水量来自引黄济青工程。为解决青岛饮用水高氟、咸水问题,1989年11月,歷经三年半建设、全长290公里、投资9.5亿元的引黄济青工程竣工投入使用。该工程起于滨州打渔张引黄闸,向东南经过东营、潍坊,最后抵达青岛市境内的唯一调蓄水库棘洪滩水库。
运行26年来,一般年份从黄河引水1亿多立方米,最高的2013年严重干旱之年,引水量达到3亿立方米,日最高供水量达到90万立方米。甚至在极端干旱年份,还通过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引长江水入棘洪滩水库,补充青岛供水不足。引黄河、长江两大水系之水供应一座城市用水,堪称中国调水奇迹。这还不够,引黄济青沿线滨州、东营、潍坊、烟台等城市也相继加入到引黄行列。
我们知道,维系一条流域的生态需要足够水资源量的承载,黄河流域沿线众多城乡地区的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已经达到超负荷状态,维系黄河生态需要的水量早已经捉襟见肘,黄河出现生态危机早已在预料之中。
在这种情形下,很多城市还是不断地扩大城市规模、人口规模和产业规模,全然不顾流域生态承载能力。一边是水资源频频告急,一边是流域性、区域性的雨水资源快排模式,旱与涝时空轮回转换,似无尽头。
若是在过去,我们对生态环境无知的情况下建设引水工程还情有可原,但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的今天,在全球气候变化将加剧各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我们仍然不断地抽取黄河的水资源来支撑粗放的城乡发展方式,那一定是等同于“血透”。在毁灭黄河生态的同时,自身也失去了造血功能,若干年后,城市将可能成为恐怖之城。
要破解青岛引水之困,避免黄河与青岛当地双重生态灾难,必须充分利用青岛当地水资源,建设海绵城市,培育自身“造血”功能,逐步弱化引黄济青工程的功能,将本应属于维系黄河生态的水资源还给黄河,才是青岛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正确路径,也才能体现青岛人民对生态环境勇于担当的情怀。
青岛建成区有1100多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大小32条河流,人口300多万,年平均降雨量达到600毫米左右。如果按照天水不外泄的民间传统收集雨水,可利用的水资源量相当于数十座棘洪滩水库的水量,再加上海水淡化技术的运用,以及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创新,完全可以将自身地域内的水资源作为第一水源,达到既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又促进黄河生态改善的双赢局面。
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若干年的海绵城市建设,类似“血透”的引水工程可以休矣。
(作者为中国海绵城市先行倡导者、反城乡硬化运动发起人)
猜你喜欢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