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师的发展

2016-10-21周超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课标体育教师发展

周超

【摘要】为了促进体育教师在新课标下更好的发展、更好地指导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新课标下体育教师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体育教师在新课标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疑惑,指出体育教师要适应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就要进行自主发展,而自主发展有“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创新。

【关键词】新<课标>;体育教师;发展

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学校体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给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体育教师来说,这是对他们的一种职业挑战,同时也是一种难得的发展机遇。 [1]体育教学的改革是学校体育发展永恒的主题,学校体育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是一条不变的真理,也许会有曲折,甚至倒退。体育新课标的产生与实施就是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体育教师无法阻止改革的进行,更是无法阻挡学校体育前进的方向。所以体育教师只有进行自主发展,主动构建自身价值,在思考中创造,在实践中发展,最终实现自我转变、自我超越,无论对现阶段体育新课程的实施和将来的进一步深化改革,还是对学校体育的长远的发展及体育教师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具有深远意义。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几年国内核心期刊和有关体育与健康、教师发展、体育教师发展的专著,经过归纳整理,领悟其观点与思路,对本课题有借鉴价值的相关资料进行逻辑归纳与概括提炼。

1.2 专家咨询法

2016年2月份先后对湖南师大和湖南大学10位体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就本课题有关的问题进行访谈与咨询,进一步拓宽了思路。

1.3 访谈法

2016年2月份期間访问了20位在湖南各县、市中学执教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体育教师,从实践的角度为本课题的立论奠定了基础。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教师的疑惑

2.1.1 体育课怎么上

当前上体育课的表现有:(1)过去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学模式比较固定,新课标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个性差异进行教学,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部分教师还不适应这个变化。(2)过去教学大纲规定什么就教什么,而新课标给教师创造、发展留有充分的空间,有些教师对此感到茫然,不知用什么内容来教学了。(3)有的教师对心理健康课和社会适应课感到束手无策[2]。(4)过去的体育教学是以运动技能目标为主,而现在要达到五个领域的目标,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才能全面达成课程目标。

2.1.2 怎么看待运动技术问题

过去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竞技运动项目,运动技术的学习也是按照竞技运动的标准进行的。新课标中,体育教学内容是由学校和体育教师来选择和确定,对于运动技术也没有统一的要求与标准,并强调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与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细节。况且,五大领域目标中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都谈不上具有运动技术的成分。这就给体育教师造成了一个困惑:体育教学是不是要淡化运动技术?

2.1.3 怎么对待学生兴趣的问题

过去体育教学忽视了学生兴趣的问题,不管学生是否有兴趣,体育学习的内容与教学方法都只要按大纲的规定即可。新课标中强调按学生的兴趣来实施体育教学,按学生兴趣来选择学习项目。有的体育教师就完全按照学生兴趣进行教学,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事实表明,学生感兴趣的运动不一定有利于健康,健康的运动,学生不一定感兴趣,这是一对矛盾。应根据具体教学来选用,不能搞一刀切。

2.1.4 怎么评价的问题

过去教师主要针对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进行量性评价,以体育教师的评价为主,给出了统一的评价标准,体育教师只要按章行事即可。新课程既要重视量性评价,也要重视质性评价,还要进行过程评价、终结性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家长的评价、相互评价等[3]。评价因素多元化了,但新课标只是设计出了一个评价的框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评价标准,教师就产生了疑惑,不知如何操作评价系统。造成目前评价体系的混乱,致使标准不一,引起学生的不满。

2.2 体育教师的发展

2.2.1 体育教师自主发展的目标

面对前所未有的大刀阔斧式的体育教学改革,作为体育教师,必须主动出击,积极创造,建构自我,不偏执、不狭隘、不固步自封地敢于打破已有的内在的均衡,更好地适应学校体育改革,进行必要的自主发展。自主发展的主要包括“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学会创新[4]。

1、学会等待,意味着体育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体育课,就能够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一种运动技能的形成,运动习惯的养成,心理健康的培育,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练习过程。

2、学会分享,分享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体育教育的过程也就是体育教师与学生一道共同分享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体育文化的过程,分享师生各自的运动经验和体育价值观的过程。分享意味着体育教师更多的是自我的展示:运动技能的展示、健康体魄的展示、人格魅力的展示,而不是运动技术的灌输;是心理健康的引领、技能学习的引领、身体练习的引领,而不是有损身心的强制。学会分享,就要学会欣赏学生在任何体育运动方面的闪光点。

3、学会宽容,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弘;心智不那么鄙琐,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每个学生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认知水平,不同的身体素质,不同的锻炼习惯,不同的体育态度,不同的体育价值观,不同的体育动机,这就形成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运动能力,对运动项目有不同的选择倾向,对不同的体育教师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在体育课中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要学会宽容,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容忍学生的不足。

4、学会合作,就是意味着对于不同、对于差异、对于另类,甚至对于异端的尊重与接纳;学会必要的妥协、退让、隐忍和放弃。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合作的活动,对于体育教师,体育教学活动就是与学生、同事、校长及家长合作的活动。所以体育教师需要很好地与学生合作,与同事合作,与校长合作,与家长合作。

5、学会选择,过去的教学大纲,统一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体育教师没有选择的可能,《新课标》的实施意味着把选择权交给了老师,教师需要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时机、教学途径。学会选择成了体育教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体育教学活动也成了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非常丰富的积累,有高度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如此才能有不俗的选择能力。

6、学会创新,创新是一种心态,一种工作作风,一种人格特征。體育教师学会创新,并不一定是探索出全新的规律,而是通过自主探究,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天经地义的一些体育现象予以重新的审视;对那些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体育现象用心去发现;不断咀嚼、反复琢磨、再三玩味那些理所当然的常规和说辞。具有创新意识的体育教师,也一定具有开放的头脑、进取的精神和探究的兴趣,而这些品质本身就是作为好的体育教师的人格特征和内在资质。

“六个学会”是体育教师自主发展的目标,是体育教师适应在《新课标》下能够胜任体育教学的条件,也是衡量体育教师专业成熟与否的标尺。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新课标下体育教师产生了诸多的困惑,如不知如何实施运动技术的教授,不知如何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兴趣以及对待评价系统的操作等问题。

(2)体育教师产生困惑的原因包括主观与客观各个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及自主发展的缺乏成为体育教师产生困惑的主要原因。

3.2 建议

(1)体育教师要正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追求自主发展,首先要理清思路,唤醒自我意识,清楚自主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在进行自主发展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2)体育教师在理清自我发展的思路后,还需实施正确而有效的发展途径。正所谓“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不会被时代、社会所淘汰,最终实现自我转变、自我超越,永远走在体育教育的前沿。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课程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革与发展[J].体育教学,2006(4):12-14.

[2]田强.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困境与自我发展[J].体育学刊,2006,13(6):136-138.

[3]季浏.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85-87.

[4]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103-107.

猜你喜欢

课标体育教师发展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区域发展篇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