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育协同发展探析
2016-10-21杨柳高雅静
杨柳 高雅静
【摘要】国家城市发展战略和十三五规划的颁布实施,为城市高职院校教育的协同发展提出了时代要求,同时也为城市高职院校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加快城市高职院校教育协同发展,一方面是国家实现城市协同发展战略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长春地区高校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自身实力和影响力的需要。要更好地实现长春地区高职院校教育协同发展,就要充分发挥长春地区各级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政府协调功能、市场主体作用以及高校的自身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城市;高职院校教育;协同发展
国家城市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十三五规划的颁布实施,为城市高职院校教育的协同发展提出了时代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加快城市高职院校教育协同发展,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长春地区高职院校教育的作用,从而使其为国家实现城市协同发展战略以及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应有贡献,就成为一个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高职院校教育协同发展理念的提出
所谓协同发展,就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互惠双赢效果。事实已经证明,协同发展理念已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市高职院校教育协同发展理念源自于城市协同发展理念的提出。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城市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从而使推动城市协同发展正式成为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其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主要目的就是以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城市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城市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长春地区高校有的已经开始尝试在学科建设、制度建设、社会服务于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有的还成立了“协同创新联盟”。相信随着长春地区协同发展战略的全方位实施,城市高职院校教育协同发展的空间会越来越宽广,步伐也一定会加快。
二、关于长春地区高职院校教育协同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要坚持创新驱动原则,做到科学有序发展
长春地区高职院校教育的协同发展,做到健康有序、科学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的原则。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十三五规划也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依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形成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因此,长春地区高校一定要大力推进创新机制建设。通过促进产学研各方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需求,整合创新资源,联合开展攻关等,实现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高校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引领作用。
(二)充分发挥长春地区协调多样作用
1、充分发挥长春地区政府协调功能
为促进城市高职院校教育协同发展,长春地区政府应该加强合作,应该在长春地区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由协调机构承担起协调、规划、管理等职能。协调机构内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不同的协调小组,积极整合区域优质资源。从竞争到合作,切实地深入沟通、协调,共同打造区域合作共同体的规划。特别是在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方面。
2、高等助学教育方式
高等教学自学考试,举办国家高职院校教育自学考试助考的大学本科与专科教育,由学校自主招生,实行宽进严出,教考分离,学生通过所有课程的考试后由国家考试机构联合某些公立主考院校颁发文凭。
3、成人高考教育方式
通过成人高考本、专科教育形式,开拓生源门路,学校独立组织教学,独立颁发学校文凭、目前长春已有多所本科学院有成人教育方式并招生教学。
4、“订单教育”方式
“订单教育”是指学校根据与用人单位的协议,在规定的时间里培养一定数量符合“订单协议”要求的学生提供给用人单位。这种形式让教育和就业得到很好的衔接,教育内容针对性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开展。一些学院开展的某某班都是这一类的教育。
5、与其他教育組织机构合作培养方式
最常见的是与公办院校合作开展本、专科网络教育、中外合作教育项目、职业资格技能培训等。
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各高校多是这几种教育方式的混合教育。高校在规模小的时候,往往采取自考助学教育或职业资格培训方式,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和社会声誉提高,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逐步成为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学校。
长春市高职院校教育历经三十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长春市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促进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培养人才,促进长春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代化建设的多样化需求与现有高职院校教育规模有限的矛盾,对保证社会稳定,减轻就业压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为更多的青少年提供了接受教育、选择学校、师资和学习内容的机会。进一步挖掘了社会资源的潜力,有效的增加了社会投入,补充了财政不足,吸纳社会资金,促进资源共享,对优化资源配置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晓彤.“浅析长春市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第7期。
[2]刘林丽、刘桂炎.“长春市民办高校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第1期。
[3]王炳熙.中国私学·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95页。
[4]孟庆旭主编.山东教育改革发展三十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93页。
[5]孟庆旭主编.《山东教育改革发展三十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257.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