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6-10-21荣凤娇
荣凤娇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所包含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师和学生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尤为适用。该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是支架式阅读教学法,这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课文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关键字】建构理论;支架式阅读教学;新课程改革
建构学习理论,作为新课程标准制定的理论来源之一,必然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将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着重分析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对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语文素养。
一、建构学习的理念
(一) 知识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绝对化的、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动态性的。知识不过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假设或解释,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增加,许多旧的知识会不断地被更新、充实,甚至被改变、被推翻。
知识还具有情境性,不同的知识在不同的场景下不是完全试用的。比如,新闻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客观性,不带主观色彩的,但在《奥斯维辛没什么新闻》一则新闻稿则获得了普利策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感情的表达。
此外,由于生活经验、思维方式的差异,不同学生对知识有不同的理解,学生都是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去建构知识。所以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才能真正感悟和理解所学知识。
1. 学习观
学生并不是简单的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学习不是简单地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的双向作用下的同化和顺应,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2. 学生观
建构主义主张,教学的中心应该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即学生在课堂中是主体,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需要学生主动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自己去建构,形成自己的而经验,还需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进行合作学习。
3. 教师观
教师的角色需要由主导者、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兴趣的激发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确保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效益。
二、阅读教学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支架式阅读教学模式
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师为学生理解知识提供概念化的框架,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该教学方式以“最近发展区”为依据,不对学生能力范围内的知识过多地干涉,尽力引导他们达到更高的水平。
(一).创设情境
在学习新课之初,如何让学生快速进入新文本的情境是至关重要的,让他们觉得本篇课文是原先知识的深化或者不同角度的阐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師创设必要的情境,可以达到更好地理解文本的目的。
1.旧知引新知
学生的理解力是不断进步的,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将学生已知的知识作为基点,引入对目前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看到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的接受力会更强。比如对于《梁任公先生的演讲》一文,学生之前对梁启超本人的了解仅仅限于历史课本上的政治家身份,可以先让学生讲讲对梁启超的印象,再去文中寻找真实的立体的作为教师的梁启超,比较想象的差异之处。学生都有一种猎奇心理,在这样的引导下,对文本的兴趣会陡然增加。既能达到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同时又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2. 进入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而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忽视了学生个体化的情感、体验的参与,主要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进入课文,为改进这一弊端,教师需要创造让学生对知识有实践或心理上的体验的情境。
同样在教学《及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之时,可以从文章的行文思路出发,先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想象一下,假如一位明星来到学校,你会怎么去把整个过程描写出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么去描写人物等,在猜想之后,去文中寻找作者是不是以这样的思路写的,如有不同的地方,比较作者思路的优点与不足。这样的一堂设计从学生的心理体验出发,从这个“支架”的基础上去学习课文,学生的理解力会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二)探索学习
由于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知识的理解也是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的,所以需要学生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1.老师指导对课文的探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教师角色的定位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高级合作者。潘凤湘老师曾说,“我的改革用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由过去的把课文讲清讲深,让学生看懂,改变为现在的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他的八步教读法,就是教给学生如何学会学习解读一篇课文,“默读课文,勾生字难词——查字典——分小组朗读课文,听写生字难词——个人钻研课文,写出分析草稿——讨论分析课文——听老师分析课文——个人写出正式的分析作业——写读书笔记”,八个步骤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有魏书生的“课堂六步教学法”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先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意见,聆听学生的观点,再提供相应的帮助,获得更为正确的结论,让学生自己总结,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2. 学生独立探索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取代的,不能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且自己探索得到的知识,理解更深,更容易化作自身的经验。
在钱梦龙老师的一堂课中,他让学生在仔细读完课文之后,自行提出问题,在所有问题中精选与主题相关的12个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小组讨论。因为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所以积极性很高,在寻找问题的过程中,对课文进行了再次的细读,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情绪高涨,对课文的理解也很深。这样的教学法,突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但是老师并没有消失,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对于学生的知识建构是极为重要的。
(三)合作学习
个人的学习能力是有限的,只靠学生自己的理解很难对文本产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解,只有在与同学、老师协商讨论的过程中,才会有更多的思维碰撞。在合作、交流、沟通中,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别人的想法,学会接纳,学会反思和评价,最终对知识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
如郭初阳老师的《愚公移山》的教学,一开始提出“聪明的中国人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愚笨的老人称道呢?”这样一个主问题,引导学生的讨论,学生的回答异彩纷呈,有说这是“韧性的反抗”、“反映了中国的孝道传统”、“老人崇拜”的文化、“给我们一种心灵的寄托”并引申到鲁迅所说的“希望之为虚妄,正与绝望相同”。从结果来看,这堂课真的是一次思想的盛宴,对课文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在这样合作学习中,学生的思维得以扩展。
(四)效果评价
效果的评价,既包括老师的评价,也包括学生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并加强形成性评价,多观察学生在自学和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自学能力的培养,避免应试教育下形成的只注重甄别、选拔的共能,忽视诊断、发展的功能。
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答案是否符合老师心中的答案,更要评价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运用相关资料阅读的能力,对艺术形象创造性的表达,个性化解读的能力等。
学生的评价,包括自评和他评,对老师和课堂氛围的评价,运用此种方式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赵谦翔老师在进行“感悟苏东坡”一文中,运用了让学生评价他人的感悟文章的做法,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分析了其他同学文章的好坏,以及自己文章的不足和有点,既体现了自己的辩证分析的能力,又有对自己的正确认识。
总之,建构学习理论对于学生提高学习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等方面,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它旨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而这个理论对于此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汪潮.语文学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4]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赵妮娜.新課程理论下建构主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3.
[6]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83.
[7]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8,145.
[8]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7.
[9]汪朝.语文学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