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绅士文化在维多利亚时期盛行的原因
2016-10-21谢迎
【摘要】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有其特有的发展史。绅士文化要求男士有考究的着装,文雅的举止,并且尊重女性,尊重人格。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又是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与建造。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绅士文化发展达到了其顶峰。受这种文化熏陶的英国人,在生活、工作、为人处事等方面都以此作为一个标准。
【关键词】绅士文化;维多利亚时期;原因
一、绅士的演变过程
“绅士”一词在英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它是英国的一种代名词。霍普斯金曾说过:“倘若英国人不能为人类带来其他东西,仅凭‘绅士一词也就足够造福全人类了。”
绅士文化的演变过程可以笼统地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需要追溯到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贵族文化。当时贵族分为五种阶级,即公爵、侯爵、伯爵、子爵以及男爵。贵族在与其他社会阶级来往过程中,实现了权力的相互制衡,在此期间贵族文化初具雏形。英国的贵族追求独裁统治与自由,骑士精神是贵族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它强调忠诚、英勇、奢侈和尊重女性。
直到维多利亚时期,成熟的绅士文化才得以形成。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各阶级的文化规范在这一时期纷纷向贵族文化看齐。但是,出于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他们无法完全理解贵族文化的核心要点。同时,当时的贵族阶级也深受中产阶级创造的经济成果的影响,开始改变其保守性和顽固性。就这样,在贵族阶级与其他阶级的互相协调和妥协中,绅士文化孕育而生。这种绅士文化既继承了贵族文化的自由主义精神和骑士文化的英勇气概,又吸收了中产阶级的实用主义和下层阶级的创新精神。它强调个人修养、文明礼貌、对女士的尊重以及高尚的道德准则。
二、维多利亚时期的绅士文化
维多利亚时期是大英帝国众多礼仪的形成时期。当时,英国成为了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在这时期以前,只有贵族阶级才有足够的财富去追求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但是到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经济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财力和时间来过贵族一般的生活。
当时男士的衣着打扮就反映着英国的绅士文化。在关于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作品和电影里,手持雨伞的绅士是很常见的形象。事实上,英国绅士素来有手持拐杖走路的传统。拐杖是传统意义上的绅士的必不可少的装饰物,因为它不仅可以帮助绅士保持稳健的步伐,还能帮助绅士保持优雅的走姿。在18世纪,绅士往往会为了个人有更好的发展到处奔波,由于英国天气变幻无常,雨伞就成了绅士外出的必备品。
维多利亚时期的许多小说家在其作品中创作了许多绅士形象。在盖斯凯尔夫人的《南方与北方》中,黑尔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绅士。他本是南方的一位牧师,后来他带着女儿从南方的乡村搬迁到了北方的城市。黑尔先生饱读诗书,在当地颇具名望,同时,他对始终仁慈宽厚地对待他人。这些特质都是绅士应具备的。狄更斯的小说《远大前程》中的皮普通过自我教育和不懈努力,提升自己,变成绅士,过上了体面的生活。可见绅士形象在当时小说中运用之多,其外在和内在都通过文字被描绘地活灵活现。
三、维多利亚时期绅士文化盛行的原因
1837年至1901年常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代前接乔治时代,后启爱德华时代。它是英国绅士文化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英国人生活各方面都深受其影响。一种文化的盛行离不开社会其他方面的因素,维多利亚时期的经济和教育对绅士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观点。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绅士文化在维多利亚时期的盛行是基于当时英国繁荣的经济。成为传统绅士的前提是富有。常见绅士身边有侍从陪伴左右,为其做开车门、拿包等繁琐杂事。雇佣侍从必然需要花费一定金钱,只有有钱人家才有资格雇人为其打杂。另外,绅士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当时,受教育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只有足够富裕的人才有资格请老师或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同时,穷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做辛苦的工作,他们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来提高个人修养。而富人则不必为生存操心,他们拥有继承的家产,拥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财富来追求更好的精神生活。经历了农业改革和工业革命,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方式得到完善和改良,各种农作机器也相继出现,这些改变大大提高了粮食生产率和农作物品质。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工业革命始于1760年,基本完成于1840年。到19世纪中期,英国称为了毋庸置疑的“世界工厂”。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英国工业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英国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纵使美国和德国的工业1850-1870年加发展迅速,英国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也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自然会得到提高,更多人开始有财力去提高生活质量,去追求绅士般的生活。
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是绅士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维多利亚时期的教育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为了适应英国工业革命和与他国经济竞争的需要,英国政府召开议会,通过决议:到1851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普及。在此基础上,英国政府于1870年又颁发了初等教育法案。法案赋予政府协助并监督初等教育普及的权利及义务,学校设立委员会管理当地教育。据法案规定,5岁到12岁的儿童必須接受义务初等教育。地方义务教育的完善和普及给了更多人机会进入学校。在1870年,公立学校的入学人数不足125万人,但是到了1900年,入学人数多达425万人。英国的初等教育得到了基本完成。接受教育的英国人民的个人修养得到了普遍提高,更多人开始接触文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精神生活得到了质的飞跃,并且更加注重个人的行为礼仪规范和道德修养。
四、总结
绅士文化集社会各阶级的卓越之处于一身,成为了灿烂而悠久的英国文化的一部分精髓。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繁荣经济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使得绅士文化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青睐,使其得以弘扬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潘晓东. 一枕黄粱:《远大前程》中匹普的“绅士”梦的破灭及其思考[J]. 时代文学:下半月版, 2009(9):77-78.
【作者简介】
谢迎(1994—),女,重庆市万州区人,本科学历,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