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
2016-10-21董艳
董艳
【摘要】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一个涉及广泛的课题,研究方向包含方方面面,其中民族政策是非常重要的一块。不过学识和篇幅所限,笔者仅选择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作为研究方向,因为这三个国家的独立具有鲜明的特点:它们曾最先对苏联解体发声、采取非暴力手段获得独立、最接近西欧的地理位置等等。
【关键词】戈尔巴乔夫;波罗的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因为苏德密约的签订,使波海三国再次被苏联吞并。经过苏联将近五十年的压制之后,虽然还有一些地下抗争运动零星发生,但是,大部分的波海人民对独立已经不抱多大的希望了。一直到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上台,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计划时,波海三国捉住这次可以公然挑战苏联的机会,追求独立。1987年1月27日召开的中央全会是个分水岭。戈尔巴乔夫在会中表示“公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最有效的形式,就是公开表达言论的自由与政府决策的透明化。在开放的倡导下,苏联社会的言论与新闻控制逐渐放松,出现了苏联历史上从未见到过的言论自由与政治、社会活动的自由。
在“公开性”政策下,人民有较多表达意见的自由,政府对人民的管制也较为放松。在如此较开放与较自由的环境之中,波海三国的人民很快地感受到在公开场所及舆论界,开始能自由地讨论各种政治、经济、历史与社会问题,甚至可以公开表达民族愿望,而不会马上遭遇到严厉的处罚。领悟到戈尔巴乔夫的新政策可以好好把握,波罗的海三国趁此机会逐步形成独立运动,追求国家独立。
波罗的海三国的改革浪潮开始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公开性”政策引起了大众对于所有生活状况再评估,且关心的焦点很快地转移到生态与环境保护上,在政治议题上,环保议题是属于相对较中立的议题。环境的议题首先引人注目地出现,是在拉脱维亚。一开始针对的是关于莫斯科在Piavioas兴建水力发电厂的计划。1986 年 10月一位年轻的记者发表了一篇文章质疑这庞大的长期计划的价值,结果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约有三万人的签名反对这一计划。拉脱维亚共产党的部长会议接受了生态研究报告结果,认为这个计划不周全。1987年11月7日苏联部长会议屈服于压力,取消这个计划。此事件胜利的意义超过了单纯生态的范围。拉脱维亚人民体验到群众动员的力量可以成功地对抗官僚政权,这样的自信支持了对抗中央命令的勇气,因此,自1987年起拉脱维亚的示威游行不再是零星、地下化、小规模的,而是足以号召全国的公开示威游行。
不久之后,环境保护的议题也在爱沙尼亚引燃。莫斯科计划在爱沙尼亚的东北部进行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磷矿开采。这个计划很明显地除了对环境造成极大的伤害外,还严重影响到爱沙尼亚的人口情况,很可能会迫使爱沙尼亚人在自己的国家中成为少数民族。拜公开性政策之赐,爱沙尼亚知识份子得以公开地讨论这个问题,并得以广为宣传反对的意见而不受阻碍。1987 年10月苏联部长会议终于决定暂时停止此计划。虽然是暂时的停止,但接下来苏联与波海三国的政治发展使得这个计划再没有恢复的机会。
在生态抗议的应付上显示出了苏联当局的无能,也增加了波海人民的信心。1987年可说是波海三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人民公开表达对现状不满的情形越来越多,一连串非正式的公开游行活动出现,开始公开地反抗苏联统治。首次公开的示威游行活动于1987年6月14日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行,游行是为了纪念1941年6月苏联在拉脱维亚的大批流放行动,大约有五千人参加游行。紧接着,8月23日苏德密约的周年纪念,波海三国的首都与几个大城市都举行了示威游行。到1988年时,波海三国已经发展出主要的人民阵线,将社会上各种反抗的势力集结起来形成一种更有力量的群众政治运动,原本单一的环保议题也转变成对国家其他事务自治的要求,尤其是在经济事务上。
在这方面,爱沙尼亚首先发声。1988年4月初爱沙尼亚文化联盟通过一决议案要求莫斯科给予爱沙尼亚更大的自治权。决议案还指出爱沙尼亚民族已处在灭亡的威胁并斥责共和国的领导们不愿意且无能力捍卫民族的理想。大约三个星期以后,爱沙尼亚人民阵线成立,其纲领以文化联盟的决议案为蓝图,要求给予共和国经济主权。1988 年 9月11日爱沙尼亚人民阵线举办了一场聚会,集结了25万人,几乎是爱沙尼亚人口的四分之一,其实力及所受支持的程度可见一斑。
1988年6月16日莫斯科下令撤换爱沙尼亚共和国的第一书记,代之以爱沙尼亚族人Vaino Valjas。Valjas即位后,立刻支持一些人民团体的要求以及恢复爱沙尼亚独立时期所用的三色国旗,这些举动为他赢得了人民的支持。1988 年 1 0月1日,爱沙尼亚人民阵线举行成立大会,Valjas出席参加并表达了戈尔巴乔夫的祝福,还表示共产党与人民阵线不应互相为敌,1988年末,爱沙尼亚成为苏联中第一个宣告主权及共和国法律高于全苏联法律的共和国。
在立陶宛,共党与非共党的知识份子认为有必要组织群众运动。1988年6月3日,成立了立陶宛“萨由基斯”成立。该组织成立后的第一份纲领避开了政治的目的,代之以保护环境等。此外,它还利用群众聚会和示威游行来动员民众、集结力量以建立它的群众基础。继爱沙尼亚宣告共和国的主权之后,联盟也提出要求希望能跟进,但是受到来自莫斯科严厉警告。为了安抚群众情绪而又不彻底触怒苏联,立陶宛作出了先恢复国旗的决定。直到1989年5月18日立陶宛才最终宣布共和国的主权独立。
拉脱维亚人民阵线于1988年6月21日成立。到1988年末,拉脱维亚人民阵线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群众组织,拥有约25万名的会员。拉脱维亚人民阵线与爱沙尼亚、立陶宛人民阵线有着同样的政治和经济目标。这些人民阵线运动一开始还试着避免与共党领导阶层有公开的冲突,主张在苏联的架构内,运用戈尔巴乔夫的改造原理,达到国家利益。因此,在1988 年春、夏时,人民阵线还得到来自莫斯科心照不宣的支持,然而当人民阵线逐渐清晰地表现出他们改造的意图并不与戈尔巴乔夫所想的相一致时,这样的支持便停止了。拉脱维亚是一直到1989年7月28日才成功地发表主权宣言。至此,三国都已发表主权宣言,不过其象征意义比实质意义来得大——直到苏联人民代表大会终于在12月24日决议苏德密约违反一般国际法公认的原则,自簽署的那一刻起便无效。苏联人代会此一决议等于是宣布苏联无权统治波海三国,也宣告了波海三国独立斗争的胜利。
从主权、自治到独立,1989年末整个波海形势的发展已经完全超越当初戈尔巴乔夫改造的期望范围。而1991年苏联解体的到来,不只打破了苏共创造苏维埃民族的美梦,还证明了苏联民族政策的严重错误。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的“改造”,苏联或许不会瓦解、波海三国或许无法实现独立的愿望,或者说根本不会获得和平独立的机会。随着戈尔巴乔夫改革,波海三国趁势要求经济独立,莫斯科当局也想利用其作为改革的典范,对其自主要求和人民运动采取默许态度,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三国诉求的目标早已超越改革的范畴。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欧对波海三国的独立也给予了声援,且不认同苏联对其的吞并,这也是运动成功的原因之一。波海三国的独立的研究对当今世界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策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本文通讯作者:郭永胜
【参考文献】
[1] 李兴汉. 波罗的海三国的独立与苏联解体[J]. 东欧中亚研究, 2000(3).
[2] 谢清溪.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的历史原因[J]. 世界历史, 1992(6).
[3] 韩克敌. 波罗的海三国独立与美苏交涉(1991)[J].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10(2).
[4] 尼·伊·雷日科夫. 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M]. 新华出版社, 2008.
[5] 凯文·奥康纳, 著. 波罗的海三国史[M]. 王加丰, 译.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6] 李小燕. 苏联时期波罗的海三国民族主义探析[D].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