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庭价值观探析
2016-10-21邓文娟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价值观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美式价值观的深入认识有助于加深相互了解。本文试图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索美国的家庭价值观以及其成因。首先,本文给出了家庭价值观的定义。然后指明了美国家庭的独特价值观。最后,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美国家庭价值观的形成因素。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美国家庭和他们的文化。
【关键词】美国家庭价值观;婚姻;关系;教育
托马斯·杰佛逊曾说过:“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就是与我的亲人一起在家中度过的那段短暂的时光。”众所周知,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帮能够助人们构建世界观,进而找到自身定位。但随着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家庭的重要性不再被过分强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会因其不同的价值观而对家庭关系有不同的期望。中国家庭的价值观与美国的不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变得更加频繁。论文首先界定了家庭价值观,然后展示了美国独特的家庭价值观,最后分析了影响价值观系统的因素,并为我们的家庭价值观提供一些建议。
一、家庭价值观的内涵
家庭价值观可以大致定义为一个人对家庭所持的观点和态度。我们可以从家庭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家庭价值观。就家庭社会学来说,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家庭制度、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关系、家庭角色和家庭安排。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家庭价值观的内涵,主要包括婚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以及子女的教育。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的家庭价值观。中国和美国的家庭观念有很大的不同,例如,美国人更关注个人主义,而中国人更关注集体主义。本文将从婚姻价值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教育等主要方面,对美国的家庭价值观进行着重分析。
二、独特的美国家庭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中,价值观是决定家庭价值观形成的最重要因素。美国的文化传统、意识、观念以及社会习俗共同赋予了美国家庭价值观的独特性。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是集体主义,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相比之下,美国文化的核心是个人主义,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婚姻对美国人来说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年轻人先恋爱后结婚。美国核心家庭关系主要是夫妻关系,夫妻关系比亲子关系更为重要。在美国人心目中,夫妻关系是以爱情为基础的,所以是强大而持久的,是在最温暖和真诚的人际关系。在美国家庭中,夫妻是平等的伙伴,共同承担家务,分担经济负担,通过协商来决定家庭事务。父母在法律上没有权利干涉他们的家庭事务。结婚后,妻子享有通过工作获得报酬并休息的权利,夫妇有权决定他们是否生孩子,父母无权干涉。近年,一些年轻的夫妇为了享受更多的自由、享受二人世界,始终不愿意要孩子。在美国,大多数成年人都会以试婚的形式来判断是否选择了对的人。一旦发现自己选错了,他们就会立即结束这一关系。同样的,在美国,家暴是被绝对禁止的。并且现阶段,普遍存在的同居方式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西方社会晚婚和高离婚率的趋势。
在美国,养儿防老的观念并不盛行。美国父母不会重男轻女,所以他们对生男生女并不像中国父母那么重视。在他们心目中,孩子是上帝赐予的礼物,是他们爱的展示和延续。在美国,年轻人追求真爱、自由、平等,父母尊重他们的选择,并希望他们幸福。父母在进入孩子的房间之前必须先敲门,家长们认为他们应该给彼此更多的私人空间。美国父母很看重孩子独立的品质的培养,所以他们会鼓励孩子去做兼职,自己动手处理事务,遇事自己做决定。并且告诉孩子,一旦他做了错误的选择,就必须相应的承担后果。美国父母非常支持孩子在学校参加大量的活动来提高个人能力,他们认为这将会对孩子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大有裨益。美国孩子在18岁的时候,就要实现经济独立,甚至还会被要求搬出去住,依靠自己的能力租房或者买房。在美国,成年人伸手向父母要钱是可耻的。与中国的大家庭不同,大多数美国家庭都属于核心家庭,在这样家庭中,孩子可以直呼父母的姓名,并且指责父母的缺点,这样的环境助于加强他们挑战权威的勇气和信心,但是在中国,这种行为通常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美国父母会认为自己一直以来所承担的抚养孩子的责任剥夺了自己的生活,所以退休后,他们不会再分摊精力照顾孙儿,而是全力去寻找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美国家庭教育以培养孩子的能力为目标,父母不遗余力地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够适应各种社会环境并且自食其力的人,美国父母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完成对孩子的教育,他们通过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的潜能来帮助孩子达成目标,但对于高学历、好工作等等这些他们并不重视的东西,往往不会有过高的要求。此外,随着教育目标的引导,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生存能力。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孩子从小就有自己的卧室,学会走路以后就可以独立地玩游戏。长大以后,他们会装饰打扫卧室,会做一些诸如洗衣、送报等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民主与平等的模式在美国家庭的教育起主导作用。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人权,把孩子当作独立和平等的家庭成员对待。
三、独具特色的美国社会家庭价值观成因
在美国,每位公民都享有独立自主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平等的价值观已形成社会共识,儿童也享受和成人同等的权利。美国人关注人权。每个公司所享有的独立和平等,为团结互相作为社会交往中的主流社会关系奠定了基础。团结是平等的体现。每个人成年后都尽力远离父母的庇护,自立自强。美国建国历史较短。从建国之初,圣经一直作为美国人的道德指南。美国人从圣经中派生出各种各样的观念。圣经中最重要的教义是“每个人生而平等”。所以在美国家庭中,家庭成员是平等的。孩子可以不受约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对孩子的不当处罚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美國人重视个性和他们的价值观是以个体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他们注重个人利益,崇尚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这是美国文化的核心。独立个体的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处于主导地位。个人很清楚自己的需求和目标,所以父母要求孩子对自己的命运负责,也鼓励孩子做出选择,培养独立和责任感。个人主义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松散的社会结构,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倾向于只关注自己和他们的直系亲属。毫无疑问,个人主义在美国文化中的处于主导地位,个人主义强调个性和个体权利是最重要的。在美国,个人目标凌驾于群体目标之上,人们往往不会在感情上依赖于组织和机构;并且,每一个人对其财产、思想和观念都享有自主权。美国人重视“我”而不是“我们”。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个人主义是调节人际关系的唯一原则,家庭关系同样如此。西方文化的核心是独立自主。因此,它强调个体特性、平等的权利和独立的人,这些都造就了家庭成员的独立。
四、结论
本文对美国家庭的价值观进行了剖析,这能够为我们在对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进行分析时提供一些指引。第一,我们要入乡随俗。第二,了解差异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有效途径。第三、尝试改变传统观念,并做好接受差异的准备。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新的家庭关系。为了在中国建立现代家庭模式,我们应该接受和吸收西方家庭模式的合理因素。同时,我们也需要抛弃一些中国家庭模式中过时的老旧观念。只有当人们充分认识到中美家庭模式的特点和差异时,我们的家庭才能走向一个具有崭新发展的、和谐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Donal M. Scott. Americas Familie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82.
[2] Kang Yanli. The Study of China-US Cultures: Comparison of the Family Valu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J].Xian: China Academic Journal,2010.
[3] Wei Qiaoxi. The Different Mother-kid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Overseas English, 2010.
【作者简介】
邓文娟(1986—),女,汉族,湖北荆门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