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个自信”视角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6-10-21俞梓楠王楠楠

青春岁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民族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俞梓楠 王楠楠

【摘要】“三个自信”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渐成熟、日趋完善,在“三个自信”视角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实发展的内在需要。“三个自信”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帮助中国人民早日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三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

20多年前,有人曾认为人类发展到了西方政治经济模式,西方国家在讨论中国未来时,提出“中国崩溃论”和“和平演变论”两种观点。“中国崩溃论”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导致内部矛盾日益突出,中国最终走向崩溃;“和平演变论”认为,中国在经济上迈向繁荣富强,最终在政治上走上西方民主道路。事实证明,他们的预言没有变成现实,中国走上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成功经验。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同志在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理论,其中“三个自信”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被全国人民广泛接受,激励各族人民将精神动力转化为现实动力,早日实现中国梦。

一、道路自信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熟,发展之路愈发宽广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选择的道路也是多各不相同。不同的道路决定不同的发展模式,但不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都应该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在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性地开辟了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和北欧社会主义截然不同的、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符的发展道路;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坚强带领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向21世纪;胡锦涛同志在国际、国内风险考验下,把这条道路继续推向前进。在几代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人们不难发现,无人机、中国高铁、比亚迪电动巴士、华为,这些国产商品已经称雄世界。全球小型无人机市场的百分之五十已被大疆无人机占据,其被广泛应用到航拍、遥感测绘等工业及商业用途;日本新干线在国际上多次被中国高铁击败,土耳其、墨西哥、泰国、印度铁、美国加州等这些国家和地區都是在中国高铁下建造的;中国的比亚迪电动巴士畅销海外,美国、德国、伦敦、荷兰、波兰、丹麦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到处可以看到比亚迪K9电动大巴的身影,在我国自主品牌比亚迪K9电动大巴卖80万美金的情况下,仍然供不应求;华为的产品和技术遍布全球各大电信运营商中,成为全球最受青睐的品牌。模仿别人,只能是死路一条;只有超越别人,才能生存发展。实践反复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同于资本主义道路,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具有中国特点、符合中国实际、满足中国需要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它是一条开创未来之路、全面发展之路,它更是一条变革创新之路、以人为本之路与合作共赢之路。

二、理论自信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理论逻辑得到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国人民拉开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序幕。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来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它们产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又被所取得的成就证明为科学真理。科学发展观坚持并丰富了唯物史观和群众路线,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答不答应、拥不拥护、赞不赞成看成是决策正确与否的标准,得到了全体中国人民的自觉拥护和自觉实践,将理论力量转化为现代化建设中的物质力量。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自身理论创新水平,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理论、新思想。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历史反复告诉我们,任何一种理论,只有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才能充满生机,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在新形势下增强理论自信,坚持不懈进行理论创新。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对理论自信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三、制度自信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容,制度保障日趋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涵盖了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建立在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上的其他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我们知道,制度有好坏之分,即“良政”和“拙政”之分。一个好的制度能够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能够集国家之力办大事,能够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中国模式的一部分,它确保了国家机关高效转运,调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给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顺利地解决中国在社会转型期的各种困难。尽管西方一些国家总是对我们存在偏见,但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部分国家因为与我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总是非议我们的社会制度。我们早已进入全球化时代,东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碰撞在所难免,但在东西方文明交流碰撞的过程中,我们不应该以强凌弱,也不能推行霸权主义。中国作为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从来不把自己的制度强加给别人,相反一再强调,在制定制度时一定要从本国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从历史出发,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处理国际关系。中国的这一制度是在千百年的积淀中形成的,是无数仁人志士用自己的生命才换来的,所以无论在过去的革命时期,还是在今天的和平建设时期,每位中华儿女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推动着中国各项制度蓬勃向前发展。

总而言之,自信是一种担当。坚定“三个自信”,定会让每一位中华儿女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坚定“三个自信”,才能引领实践的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才能增强活力,坚持科技是生产力。在“三个自信”视角下观察当今国情、了解现状、反思现实问题,体现了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对中华发展的深刻思考、对全体中华儿女未来的责任担当,这必将鼓舞广大劳动人民用高度的热情投身到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社会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张维为. 中国超越[M]. 上海: 世纪出版集团, 2014: 98.

[2] 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全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2007.

[3] 胡锦涛.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1-7-2:(2).

【作者简介】

俞梓楠(1992—),男,江苏盐城人,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民族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做好青少年人生扣子的“五道题”
传统射箭复兴中的民族主义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