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在外来务工子女支教项目中的绩效评估
2016-10-21杨鹏展
【摘要】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多,外来务工子女学校成为了本科生志愿者的重要帮扶对象。本科生在外来务工子女支教项目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支教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本科生在支教项目中的绩效评估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本科生;外来务工子女支教项目;绩效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现在城市的建设一线,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受到了社会与政府的重视,据松江区财政局2013年6月份统计,2012年全区共有7.38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但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仍然存在,本科生支教对平衡教育发展有重要作用,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松江七校本科生在外来务工子女支教项目的绩效评估来分析本科生支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支教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一、松江七校本科生外来务工子女支教现状
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松江新城外来人口达37.95万人。大量的外来人口引发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尽管松江区政府实施一系列措施以保证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但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也就为本科生参与外来务工子女支教提供了契机。
支教,是指支持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国家出台支教政策,其用意就是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倾斜到欠发达的地区,从而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本科生一直都是志愿支教活动的主力军。松江区民政局曾公开招标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服务项目,上海市松江区扬志青年社工服务社中标,本文也是在此项目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绩效评估。据扬志青年社工服务社统计,2015年松江七校共为“外来务工子女支教项目”输送志愿者240余名,覆盖人群涉及共计约210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其支教队伍较为规范化,组织化,支教时间为本科生校历周次的4-12周的周二或周三下午,课程涉及安全自护,法律常识,文明礼仪,心理陪伴,每个班级配备一名授课人员,两名纪律维护人员。相比较高校自发组织的支教活动,外来务工子女支教项目有较为科学的指导和充分的准备工作,对发展教育资源起到了良好作用。但本科生在支教过程中仍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功利化态度,自身素质不足,如何完善外来务工子女教育机制,提高本科生支教的绩效值得我们思考。
二、本科生在外来务工子女支教项目的绩效评估实施
绩效评估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评定者利用科学的方法,对与评定任务有关的绩效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做出准确评价。我们采用行为评估法,前三周对支教活动进行考察,探究同支教目标相关的,可评价的行为,通过主次指标排队分类法对其排队分类并设置权重,形成含义明确的两类人员的考核内容:
对支教授课人员的考核行为划分为授课进度(权数0.3)、知识拓展程度(权数0.2)、授课趣味性(权数0.2)、精神风貌(权数0.1)、突发状况处理能力(权数0.1)和协作能力(权数0.1)六个方面,每个方面又设定考评工作重点和极优秀(10)、优秀(9)、良好(8)、中(7)和差(6)五个评价等级,以最终评分情况来评估授课人员的绩效情况。
对纪律维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则划分为课堂纪律维护情况(权数0.5),突发状况处理情况(权数0.3)和协作能力(权数0.2)三个方面,每个方面设定考评工作重点和五个评价等级,以最终评分情况来评估纪律维护人员的绩效情况。小组成员分别在第4周和第8周对志愿者进行了绩效评估,抽测授课人员10名,纪律维护人员10名,以估算支教队伍总体情况。
三、就绩效评估结果分析本科生支教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绩效评估结果,无论是授课人员还是纪律维护人员,得分均值均接近优秀(9)评级,支教团队绩效评估结果较为优秀,故支教团队可以较好地完成支教任务,有效缓解教育资源较为匮乏的情况。但看到本科生支教团队优秀表现的同时,我们也能发现志愿者个人绩效评估所暴露的一些问题:
1、志愿者团队素质参差不齐
不论是授课人员还是纪律维护人员,均存在低于志愿团队平均水平的人员。参加短期支教的本科生绝大多数并不具备社会经验,他们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这将会对支教任务的完成程度产生影响,如何改善志愿者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是对支教活动的一大考验。
2、专注达到硬性要求,对其他支教任务内容兼顾不足
参考第一个评估表格,授课人员的授课进度与精神风貌两个方面评估结果较高,这是活动承办方对志愿者的硬性要求,但其他因素得分相对较低,表格二结果也是如此,纪律维护人员较好的维护了课堂纪律,但协作沟通,突发应对得分相对低一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本科生存在支教机械化的思想,没有认识到支教的本质任务,不注重与外来务工随迁子女进行交流。
3、团队协作能力亟待提高
结合两个评估结果来看,协作能力得分不高是志愿者的通病。在外来务工子女支教项目中,一个班级配备一名授课人员,两名纪律维护人员,这也就在客观上决定了支教不是“单打独斗”,授课人员需要处理好授课与维护纪律的关系,不拖慢教学进度,纪律维护人员则需要注意不得因维护纪律而干扰授课人员的教学。就评估结果来看,中评级较为集中在协作方面,因此加强志愿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能力应当引起承办方和志愿者的重视。
四、本科生在外来务工子女支教项目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支教团队做好志愿者筛选与同被支教学校的长期对接工作
支教團队目前在志愿者筛选方面存在随意性较大,标准不统一等可能会影响志愿者团队整体素质的问题,主要涉及志愿者个人能力和个人品质两个方面,切实可行并同一的标准有利于改善志愿者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另一方面志愿者团队要做好与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的对接工作,长期而稳定的支教模式有利于达到学校对志愿者的要求并减少孩子们内心的失落感。支教团队可以定期举办志愿者与外来务工子女的交流会,加深志愿者与务工子女的交流。
2、提供规范严格的培训和志愿者交流机会
有效的筛选制度可以提供较为优秀的志愿者,而培训对于提升本科生志愿者素质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的支教培训存在形式化,随意化等缺点,这会使得志愿者产生轻视心理,从而去应付培训甚至不参加培训。支教培训不仅仅是培训,还是加深大学生理解支教本质的重要方式。除了经验丰富的教师之外,经验丰富的志愿者也可以作为主讲人传授自己的实际经验,志愿者相互之间交流增多,自然也会提升他们的协作能力,更好地处理各种突发问题。
3、志愿者考核增加述职制度
志愿者团队中存在应付任务的情况,增加述职制度有利于志愿者反思自身,也有利于负责人了解支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完善支教项目。述职可以采用“层级述职+越级考核”的方式,本科生志愿者定期向负责人述职,负责人向总负责人述职,总负责人将情况反馈到学校来寻求改进措施,同时实行考核制度,由总负责人或者学校进行不定期考核,对每一位志愿者采取严格的奖惩制度,增强志愿者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龚莉红. 大学生支教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探究[J]. 继续教育研究, 2014(8).
[2] 王 莹. 关于建立大学生短期支教长效机制的思考[J]. 商, 2013(12).
[3] 孙 山. 浅析大学生支教状况[J]. 百科论坛, 2011(7).
【作者简介】
杨鹏展(1996—),男,汉族,现就读于上海东华大学行政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