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教育的策略初探
2016-10-21秦阳
秦阳
摘 要:攻击性行为是儿童、青少年中一种常见的社会行为,也是幼儿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攻击性发展的状况既影响幼儿的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试图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调查分析小班幼儿形成攻击性行为的普遍原因,并以此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试图从多方面控制避免攻击性行为的形成。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 小班幼儿 成因 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261-01
攻击性发展状况既影响幼儿的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目标。家庭作为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儿童通过家庭获得最初的生活经验、一般的社会道德评价、行为习惯以及形成个性并使个性得到发展。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和社会对儿童心里发展的影响会逐渐增加,但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形象确实长期而深刻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之一,我们通过研究总结以下几个策略:
1 为幼儿创造良好温馨的生活环境,营造亲和稳定的心理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可以说,人是环境的产物。特别是对以实际操作活动和直接经验为心理发展基础可塑性强的幼儿来说,受环境的影响更大,环境对其身心发展起着交互作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根本途径,幼儿是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以发展的。
家长要为幼儿创造一个不利于攻击性行为的环境。由于幼儿的生理特点,与成人相比,他们的行为更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有实践证明,生活在一个亲和力强,充满爱心的家庭里,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会明显减少。父母应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间,理智科学的教育幼儿,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不让孩子接近有攻击倾向的环境,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话语。当幼儿出现攻击行为时应采用说服教育,避免打骂。
作为幼儿园,新《纲要》明确的把“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作为幼儿园的组织与实施之一。因此老师应该树立良好的师表作用,满怀爱心的对待幼儿,避免粗暴教育,努力协调师幼之间和幼儿之间的关系,积极为幼儿创设宽敞舒适的活动空间,让幼儿在宽松愉快平和的氛围中学习生活。
2 丰富幼儿的娱乐生活,陶冶幼儿的情操,选择幼儿适宜观看的影視节目
当前由于都是独生子女,幼儿回到家便没有了“游戏伙
伴”。有些家长忙于做家务或自己的事情,把孩子交给了“电视”。表面看似乎“太平无事”,孩子也挺乖的,但“电视儿童”不仅会造成孩子视力下降,缺乏交往、疏远与家长的身心发展。因此,家长一定要丰富幼儿的娱乐生活,如和幼儿一起绘画、听音乐、随意地谈话,休息日一起去公园……减少幼儿对电视的依恋,从而杜绝幼儿对不良电视的模仿。
3 进行榜样教育,提高幼儿的辨别能力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或是在其他地方,成人要抓住最佳时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以提供幼儿的认识。启发幼儿对攻击性的理解和思考,从动机上改正其攻击性倾向。幼儿攻击性行为多与其认识水平较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幼儿往往对来自同龄伙伴的信息以自身为中心作出判断。如果一个儿童对别人的行为判断是敌意的,他的行为就会表现出攻击性,如果他对别人的行为更多判断为善意的,他的攻击性行为就不会发生。因此,我们要教育幼儿要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同伴。要了解别人行为的动机是什么,提高幼儿判断力,例如,可设法让他明确打人、推人、抢夺等行为是不对的,小朋友、老师和家长都不喜欢。幼儿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途径,让孩子认识到他人对其攻击性行为的不满,从而使其对自己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否定情绪。可以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给孩子呈现一个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形象,这一儿童的表现及其危害,使幼儿意识到这样的儿童是不受欢迎的。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进一步与其共同设想受人欢迎的儿童形象,增强孩子向榜样学习的愿望,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点点滴滴,从幼儿的身边开始,逐步提供幼儿的辨别能力。
4 教会幼儿必要的交往技巧,懂得与他人分享
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多创造让幼儿与同龄人交往,让幼儿在实践中懂得与他人交往之道, 团结力量大,体验合作、分享带来的快乐。如娃娃家的游戏中,教师创造条件,让幼儿共同使用同一个煤气灶;看完书后,两人交换看;鼓励幼儿将家中的玩具带到幼儿园与大家分享……创设条件,让幼儿得到交往的机会,获得友好交往带来的愉悦心情,从而进一步减少了攻击性行为的出现。
当然,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来说,引发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个性气质、周围环境刺激等,所以成人要了解幼儿,理解幼儿,并为幼儿提供较为宽敞的游戏空间,避免在繁杂、拥挤的空间中活动,避免提供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如玩具枪、刀)等等,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
综合起来看,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应给予更多地关注,强调爱和平静、温和的教育,特别是要注意在平时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善良品格。这才能铲除孩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