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探究

2016-10-21罗如

青春岁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摘要】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夯实其政治思想基础的必要前提。优秀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主动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的教学实践、文化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之中。

【关键词】红色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承载了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它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青年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教育与警醒作用。为了把在校学生教育好,各高校及相关任课教师应该在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上做足、做好文章,力争实现红色文化教育价值与德育功能的最大化。

一、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时代价值

一是价值认同。当今社会发展全球化、多样化导致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许多人的价值观存在多元化倾向。故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教育,可以帮助他们由浅入深地认识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逐步地把握精神领域的主导旋律,引导大学生循序渐进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培养他们的价值认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

二是信念导向。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存在差异性,这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优越性产生怀疑。这种迷惘和困惑会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消极影响。红色文化中蕴涵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和优良的革命传统精神,诸如以天下为己任、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有着很大的导向作用,对其理想信念的教育也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榜样示范。红色文化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的宝贵资源给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从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中,当代大学生们可以感受到革命前辈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并且敬仰这些革命者的崇高品质,从而积极学习和效仿。

二、目前我国大学校园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分校区建设,校园后勤社会化等,高校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学生的思想观念也日趋多元化,在这一时期,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

1、目前,全国很多高校都在逐渐重视红色文化教育,红色教育的载体“红色网站”如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1998年,以“宗马列之说,承毛邓之学,怀寰宇之心,励报国之志”为宗旨的全国第一家“红色网站”在清华大学诞生。至2004年7月的统计数字显示,加盟者达到了938家,其中高校“红色网站”381家。它们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战线的一支充满生机的新生力量。由此可见,红色文化教育在大学的重视程度加深之快。

2、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1)高校对红色文化教育的宣传与重视力度有待提高。据对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市的四所高校的抽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将近70%的大学生对关于红色教育、红色教育资源等概念只听说过,但定义不是很清楚;有20%的大学生是第一次听说红色教育;只有10%多一点的大学生对红色教育的内涵和事例比较了解。由此可见,高校对大学生加强红色文化教育重视不够,宣传不到位。

(2)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还需深挖,增强红色文化的教育效果。很多大学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往往只停留在去红色资源地参观游览、看革命题材影片等较浅层面,没能深挖精神层面无形的红色教育资源。并且这种教育途径也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早出晚归一整天,匆忙一瞥,短时间内很难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达不到较好效果。

(3)红色文化教育成本较高。高校组织学生到纪念馆、革命遗址、博物馆等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地现场参观学习,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除了支付交通和组织成本外,还要支付参观成本,全国现在除了少数省份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参观外,绝大多数地方都实行收费制,这增加了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投入成本。这样就限制了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规模和程度,不利于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展。

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1、把红色文化融入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是校园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的养成将产生重大影响。为了把校园文化建设好,各高校可以依托本地红色教育资源的特点与优势,以使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就其方式方法看,首先,各高校应对校外盛行的“红色文化热”作出积极回应,鼓励、帮助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地区性和全国性的红色文化类艺术竞赛活动;其次,各高校还可通过办宣传栏、诗歌朗诵会、革命故事演讲会、革命歌曲演唱会、红色文化征文比赛、红色经典影视演播周等活动,以让学生亲近、接触、认知、感悟红色文化;再次,各高校还要加强同有关媒体的合作,开辟红色文化教育进校园的新渠道,如高校与电视台合作,策划和实施红色音乐进校园。

2、把红色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各任课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红色文化内涵着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如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对红色革命理论与党的先进性理论、红色革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结合组织教学活动,进而揭示其渊源关系,“再生” 其本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适时性的教育教学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对红色革命文化与传统优秀文化、红色革命精神与民族精神、红色文化与先进文化、时代精神的一脉相承性与发展性的讲授。以此彰显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优质特色性与真实性;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对革命史与红色文化的生成与发展的贯通性讲授,进而深刻挖掘红色历史与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功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对人民群众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相关讲授,进而突显红色文化教育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统一。

3、把红色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中

实践教学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手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样,哲学社会科学和历史、文化两学科的任课教师,也应把红色文化纳入到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就其实现途径看,首先,各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可以依托学校本地的区位优势与特点,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居旧址、博物馆,走访敬老院、干休所,与革命斗争见证者、参与者进行对话交流等实践教学活动,以使大学生在参观、缅怀、体验、交流中得到良好的红色革命历史与革命传统、革命精神教育;其次,各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还可同学校团委、学生会一道,通过组织开展主题鲜明的假期社会服务实践活动,以此促进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社会践行,使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由感知上升到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發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新华网, 2011-10-25.

[2] 杨建辉. 试论红色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11).

[3] 汪立夏. 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J]. 思想教育研究, 2010(7).

[4] 李康平. 论红色资源在国防生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运用[J]. 教育研究, 2010(2).

【作者简介】

罗如(1993—),男,汉族,临沂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