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动手操作的误区与对策
2016-10-21高向红
高向红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老师对于数学课堂上的动手操作的理解不够,有的存在“浮于表面”的误区,有的存在“目标不明”的误区,还有的存在“流于形式”的误区。教师要悉心体察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逻辑,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走出种种动手操作的误区。
关键词:小学数学 动手操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195-01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今,所有的数学老师都知道直观形象的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操作活动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据笔者观察,有些老师对于动手操作的理解仍然不够,有许多误区,以至应用不当。为了走出动手操作的误区,教师要悉心体察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逻辑,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效的操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加深对知识的感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1 精心考虑,走出“浮于表面”的误区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显著地带着随意性和情绪性,动手操作过程中如果操作形式与学具过于花哨,种类繁多,学生往往被操作材料鲜艳的颜色、奇怪的形状所吸引,由着自己的兴致来摆弄材料。频繁的强刺激使学生产生疲劳,而且冲淡了教学的研究主体。比如,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让学生带来形体各异的积木和各种色彩的皮球,任由学生摆弄操作。学生有的玩“搭家家”,有的玩“堆宝塔”,有的玩“碰碰乐”,有的玩“点足球”。这边喊“我的球进了”,那里叫“看,这是我的别墅”。课堂里学生的笑声、叫声和物体的碰撞声此起彼伏,学生根本不会生发问题,也无心思考老师的提问,这样的操作只动手而未动脑,无疑是跌落了动手操作的误区。
那么,如何才能通过精心考虑,走出“浮于表面”误区呢?
首先,操作材料要精心选择,排除无关属性的干扰。其次,操作活动过程要精心组织。比如,“认识物体”,在操作过程中认识物体形状,感知物体特点,由物体形状抽象出平面图形,再由物体特征进行分类,从直观到抽象不断进行思维爬坡。
2 引领思考,走出“目标不明”的误区
有些教师在设计操作活动方案时,对哪些内容需要动手操作,操作目标如何定位,操作活动程序如何组织缺少周密的、深层次的思考。一位教师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把剪拼方法视为操作的重点,让学生采用多种剪拼方法把梯形剪拼成平行四边形。学生积极投入,课堂气氛出很活跃,但是这样的操作到底为了什么?笔者认为,这一次操作的重点应是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经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领悟转化的思想方法,而上述操作在操作探究活动的具体进行中,却过于强调学生外在的动手操作,而忽视了对学生内在思维活动的揭示和学生思维中深层问题的挖掘,背离了探索梯形面积公式这一主要目标。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问题,从根源上分析是对数学课程标准中动手能力培养的教条理解。虽然在数学学习中动手能力培养非常重要,但动手能力培养并不是教学目标,它只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我们不能把手段当目标,本末倒置。在数学操作中如何思考比如何操作更为重要,放弃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操作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了。
那么,怎样才能通过引领思考,走出“目标不明”的误区呢?
教师在教学“操作”环节,一定要注意到学生的“做”要伴随着理解,不是为做而做,要让学生明白操作要达到的目的,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动手的方法,最后,还要对操作的结果进行反馈和点评。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将操作活动与其背后的数学思想、数学知识点联系起来,要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实践,带着问题来实践,来探索,总结得与失,让学生明确动手实践仅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这个“剪拼”操作活动中应该揭示以下思维过程:这里的“剪拼”是两个动作,一是“剪”,二是“拼”。“剪”是为了“拼”,而为了“拼”成平行四边形,就必须要思考:需要沿着什么来剪?为什么一定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来剪?只有这样的剖析,学生才有可能对实验操作背后的数学本质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另外,在学生操作完成以后还需要赋予这个操作更加理性的思考:(1)剪拼前后什么不变?(2)拼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有什么联系?从而引导学生对所探索的结论给予证明,这不但可以为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供思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3 做思结合,走出“流于形式”的误区
数学操作中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再由教师讲解算理和算法,学生当操作工,教师当讲解员。看上去热热闹闹,思维训练并无实效,操作活动流于形式。如一位教师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结合情境列出算式56- 22后,要求学生根据统一的指令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显然,这种操作没有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的指令充当操作工。
要通过做思结合,走出“流于形式”的誤区。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所做,才能有所感。动手和思维是联系的,切断了它们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作为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在学生“做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把操作和思维结合起来,才能推进动手操作的深度。在动手操作之前,学生思考着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出新的想法,并通过动手实践探索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感知了知识的产生过程,而且在探索活动中学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了思维能力与合理推理的能力。在动手操作时,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操作,通过操作解决什么问题,目标是什么等,不要单纯地为操作而操作。在动手操作之后,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遇到困难和实际问题时,能自觉地设计、执行操作过程来解决问题,在操作中能把做、想、说结合起来。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系列互动,体现了这样一种理念:“动手”只是“实践”的一种外显形式,而想象、思考却是一种内在的思维“实践”,这种“实践”具有内隐的、潜在的特征。从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观点看,数学操作活动不能仅仅注重“外显形式”,还要悉心关注“内在思考”。这样的数学操作,才能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 (瑞士)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傅统先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