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影视镜头的叙事机理

2016-10-21邹崇

青春岁月 2016年5期

【摘要】本文以低碳美学为理论基础,以奥斯卡获奖影片《为奴十二年》为例,从影视叙事技巧和镜头叙事技巧角度评析该部电影的在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叙事机理,完成对电影叙事的探讨。

【关键词】低碳电影;叙事技巧;《为奴十二年》

时代的发展,促就了日益提高的观众品位与程式化的题材表演的矛盾,商业牟利的操作运营与精益求精的美学原则的矛盾,这些矛盾成为阻挠导演充分表达意图、绘声绘色叙述故事的主要矛盾。本文将以《为奴十二年》为例浅析叙事机理在该部影片中的灵活运用。

《为奴十二年》是一部以奴隶制重大历史素材为题材的电影,该片来自索罗门·诺瑟普的亲身经历,影片采用插叙的叙事手法讲述了一个生活在纽约的自由的黑人——所罗门被诱拐后十二年的悲惨奴隶生活,反映19世纪的美国在奴隶制盛行,毫无人权与法律而言的黑暗社会的背景下,备受压迫与剥削的黑人的可悲命运。

以下本文将结合该部作品,从宏观上——影视叙事技巧,微观上——镜头叙事技巧兩方面来浅析叙事方法的运用。

一、影视叙事技巧的运用

影视叙事技巧简单来说就是如何讲故事,如何让故事更有吸引力。文学对故事的要求一般分为:背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影视作品讲故事同样也需要涵盖这几部分内容。以下针对《为奴十二载》具体分析故事启动、故事动力、激励事件的设计等在该影片中的运用。

故事启动即故事开端,讲求第一时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这是一部优秀影片必不可少的因素。该部影片首先打破了以往常规式奴隶制反压迫题材的叙事视角,以一个原为自由人身份的黑奴视角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自己从一夜间沦为奴隶到被解救的十二年间的艰难历程。故事启动时,从观众视角来看,我们只知道此刻的主人公是烦躁而又无助的。表现在环境镜头上,观众看到的是主人公和其他黑人生活在同样一个黑暗而又肮脏的环境中,并且透过主人公的眼神,映入视线的是他与其他黑人眼中的麻木、绝望所不同的东西——不甘与希望,至于原因,这不是故事启动时所要交代的。

在故事动力方面,往往表现为主人公因某种事件而产生的欲望。影片从故事启动时就已经暴露出想要摆脱奴隶身份是主人公的根本欲望,从而为整部作品提供了故事引擎,以此引发对故事的阐述。正如所有影片一样,自由黑人的脱奴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历经了众多大大小小的波折,在欲望与现实的残酷碰撞下构成了该故事的基本情节,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主人公在内的不同人的不同性格也由他们欲望而产生的行动中彰显出来。

所谓激励事件是将故事推向高潮的关键情节,本片非单纯的表现一个黑奴被压迫的生活,而是通过一个设计巧妙的激励事件,即两个为钱而将原为自由人身份的黑人转卖给奴隶贩子的事件,将这个黑人的命运加以改变。也由此激发了主人公所罗门摆脱奴隶身份欲望的产生。影片中希望与绝望,欲望与现实彼此交织,使人物命运颠簸起伏,增加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这里的冲突事件包括两部分:像所罗门让白人朋友寄信被揭发事件,直接阻碍了主人公欲望的实现的正面冲突和所罗门目睹了找孩子的黑人妇女被沦为奴隶的过程同样映射了他自己的悲惨经历的侧面冲突,两种冲突互相补充,使得欲望得以成立,从而在逻辑上展开了所罗门的求生之旅。

该部影片情节起伏不大,没有过多的特效与炫技,然而影片以独特的视角,精湛的演技,缜密的情节设计,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心,可以说直到最后一刻影片还依然让人深思,电影带给我们的以百年后的视角对百年前事件的反思。

二、镜头叙事技巧的运用

镜头叙事是电影叙事的基本单位。以下本文将通过《为奴十二年》具体分析镜头叙事技巧的运用。

1、画面叙事

角度的选择。影片开始有两段表现相似内容,景别相同,人物位置相同,却表现出了不同含义。两种镜头的最大区别是角度的不同。一个是所罗门沦为奴隶后与同为奴隶的女人躺在地上面对面的近景镜头,另一个是所罗门与妻子躺在床上面对面的近景镜头,然而前者在角度上顺时针旋转了九十度,成为一个非常规的镜头。在这里导演通过二人动作的交流表现出奴隶知所措的茫然眼神。而在所罗门与妻子睡前谈心的常规镜头中,两人没有动作上生活中人心、人性的寂寞以及对性的渴望。激情过后留下的是悔恨的哭声,与不的交流,只是委婉地表达着“我只属于你”的缠绵倾诉,最后深情的吻诠释了两人对爱坚守。乱伦与温情,悔恨与幸福,孰是孰非,在不同的角度中凸显出来,在不同环境中人性心底的渴望也由角度的不同泄露出来。在这组镜头中,角度的选择对于影片叙事的表达起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它增加了暗示性,减少了镜头的过多描述,使影片内容精炼而又丰富。

色调色彩的选择。整部影片的基调偏冷偏暗,与表现奴隶制主题相一致。多数情况下,屋子里的镜头已经被过分降低了亮度,而屋外的镜头则过分提高了亮度,影片中很少有清新的温暖色调。例如主人公所罗门回忆与妻儿买手提箱的情景镜头,本应是一种愉悦的过程,主人公和家人的脸上也同样流露出开心的神色,然而画面中没有任何可以衬托的鲜艳色彩,一种灰白的色调笼罩在情景之中。再者,当所罗门与其他奴隶在一起时,画面总是黑暗的,黑暗到有时只能看清两只转动的白色眼球。过分的黑与过分的白让整部影片处于一种极度不舒服的状态之中,时刻刺激着观众的视觉,让其在观摩的过程中不断解读与沉思。

2、声音叙事

人声叙事。人声的叙事通常以对话或独白的形式出现,在本部影片中,对话是人生叙事的主要表现方式。所罗门被委托的白人朋友背叛后,形势一触即发。然而戏剧性的对话将此景化险为夷。“没有纸和墨水,我用什么写信”很好的反击了“大半夜的把他叫醒,要他替你送一封信”。“他就是要你以为我们都会逃跑,这样你就会雇他当监工”也有力的推翻了“我的黑奴中出了魔鬼,如果不严加看管,就会逃之夭夭”。机智的对白局面扭转,使得故事能够继续进行。某些语言不仅仅承担着故事叙事的责任,同时也承担着主题的升华。“我不想生存,我想生活。”一句简单的台词赤裸裸地将影片升华,让观众在感受奴隶被无情残害的同时,也不禁反问自己活着对于自身的意义。

音乐叙事。音乐叙事往往发挥着暗示性、渲染气氛、表达人物心情、完善故事的需要。本片中导演以演奏小提琴交代所罗门的身份,同一首曲乐在为奴前后的表达方式不同。为奴前,所罗门演奏的曲调欢快而悠扬,节拍明快而有力,处处透露着愉悦的氛围,结束后他会心的笑容由内而发。为奴后,奏曲的音乐虽然欢快,却没有明快的节拍,最后被忧伤的背景音乐所掩盖。两处演奏同样是为舞会,身份的不同造成了心境的不同也奏出了不同情感的乐曲。影片一首极具节奏感的“黑鬼跑,抓黑鬼”的歌曲贯穿其中,它由主观音乐变为背景音乐,在奴隶们工作时魔音缭绕,时刻警醒着这群可怜的奴隶们,“只要逃跑,鬼就来找”。

如何更好的叙事,单靠摄像、后期等技巧的支撑是不够的。情节的设计、镜头的安排、画面的分配、声音的处理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合理安排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有效分配比例是影视创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马立新. 论低碳艺术的本体特征及其建构机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04:84-89.

[2] 马立新. 自由情感美学与低碳美学论要[J]. 理论学刊, 2014,01:114-121.

【作者简介】

邹崇(1992—),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