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复生”故事类型内涵探析
2016-10-21赵晓婷
【摘要】死而复生是古代小说中一个较为常见的故事主题,从小说主人公的由死而生转向到人们情感上的由悲而喜,其中不乏对现世的揭露和对现实生活的美好祝愿,它将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理想付诸于小说之中,借助虚化离奇的故事情节表达出对现实生活的诉求。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与鬼神文化之密切尤以六朝小说为典型,早期关于鬼怪的叙述文本虽是以志怪为主,但大多勾勒出温馨感人的画面,极少令人毛骨悚然之感,鬼神文化也是中国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死而复生;故事内涵;鬼神观念
一、“死而复生”故事中生死的动态表现
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对灵魂的动态描写进行了一定的解释:“正如动物或人的活动被解释为灵魂存在于体内一样,睡眠和死亡则被解释为灵魂离开了身体。睡眠或睡眠状态是灵魂的暂时离体,死亡则是永恒的离体,那么预防死亡的办法就是不让灵魂离开身体,如果离开了,就要想办法保证让它回来。未开化的人们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就是某些形式的禁忌规诫,其目的不是别的,只是为了确保灵魂继续留在体内或者离去后还再回来。总之,它们是生命的保护者或保卫者。”死而复生故事的叙述与当时人们对鬼神及魂魄观念的认识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而且这种故事并非今人才有,许多古籍文献中就较早的记载了此种故事类型。特别是在人类文明未开化时期,人们对于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难以解释,日月交替、草木枯荣对他们来说都是神秘的自然存在,借助于这些神秘的自然事物和现象,古代先民将人的生死等同于自然物的枯荣,认为人可以跟自然物一样“死而复生”。
《山海经》《淮南子》《左传》《汉书》《后汉书》《晋书》等古籍文献以及《酉阳杂俎》《搜神记》《阅微草堂笔记》等笔记小说中都有“死而复生”故事主题的描写和叙述,其中这几则材料中人死而复生表现为一个渐进式的动态发展过程,从其死后复活的时间线索来看,这种渐进式的演变过程是较为明显的,从“三日,人过闻啼声”到“六日而苏”,再到“已十四月,有行闻其冢中有声”以及“后十余年,母丧,开墓,而婢伏棺如生”,其中主人公的“死而复生”都不是“死即复苏”的瞬时过程,而是经历了短至三日,长至十余年的长时等待过程,所以渐进式的死而复生的动态演变在这几则故事中的体现是较为典型的。《太平广记》中类似故事的记载较为特别之处在于人死后遇道士书符相救,追回死者之魂,从而得以死而復生,道士这一事象与死而复生故事的结合,笔者认为这与当时人们的宗教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对道教的推崇与信仰,特别是随着道教的生死观念融入人们自身的生死意识之中,死而复生故事也就不可避免的带有宗教色彩。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古籍文献或是笔记小说中的死而复生故事对人物的描写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循环过程,它将神、人、鬼三界交织在一起,构建出一种亦真亦幻,虚实相生的情境。
二、“死而复生”题材下生死二元对立的叙事原则
故事的创造不同于神话、史诗与传说,其中大同小异的情节和类型化的重复随处可见,民间故事的情节构思具有类同性的特点。“死而复生”故事中体现较为鲜明的便是“生”与“死”的二元对立,虽然作者构拟了一系列的“由死复生”或是“死而复生又死”的故事情节,其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饱和着生活的血肉,故事情节的描写也充满着幻想和夸张,但是最终也不外乎阐释生死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死而复生的故事题材中人们并未过多的表现出对死亡的排斥与恐惧,反而阐释了只有通过死亡才能获得新生的主题,文人们通过对小说故事的重构和情节的构思特别是通过躯体或是灵魂的新生来实现对现实情境的改变,并将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理想付诸于此类故事题材之中。
“死而复生”故事采用隐喻性的叙事方式对人死后的灵魂的所见所感和阴间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其中描写的世界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世界,而是隐喻性的创造了一种想象中存在的可能性的世界,一个人死后将会实现的美好世界。此时,人们关注的视角又从简单的生与死中脱离出来,真正的关注到现实的生活世界,将阴间的鬼界与人界做出鲜明的对照,从而达到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丑恶面,寻求自己理想世界中的正义与良善,从这一方面来说,作家们也采取了一种打破生与死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即是叙事的视角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生死,而是有所扩展和延伸,将关注的视角推及到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对未来生活亦或是死后世界的美好展望。此时,死而复生故事题材中的生死、善恶、正邪的对立也在此处得到了融合,小说中的人物经历了从静态的死亡到动态的复生过程,看尽了阴间阳界的悲欢离合,最后小说多以大团圆结局,即是故事的结局多是以枉死者的复生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一切元素的最终汇聚点,此时,这种美好的大团圆结局已经突破了生死这一单一的叙事元素,赋予了故事一种新的生命历程和美好的希冀。
三、从“死而复生”故事中探寻生死观念的演变
鬼神是“死而复生”故事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内容,故事情节的发展演变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从故事主人公死后在冥界的所见所闻及至复生都离不开这一主题。自古以来人们对死亡的看法不尽相同,儒家文化长期作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其“未知生,焉知死”的死亡意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死亡观念,儒家文化对死亡采取的是“存而不论”态度,努力倡导积极入世,由生时的“乐生安命”到死后丧葬中体现出的“轻生重死”都可以寻见中国人传统的死亡意识的痕迹,孔子很少谈论鬼神“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另有“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冶》),“子罕畜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可见,在孔子观念中鬼神难明,自然无法对其妄下定论,于是采取了“存而不论”的态度。而道家“长生不老”和“生死齐一”的生死理论又与儒家有所不同。
那么,从“轻生重死”或是“生死齐一”的传统思想是如何过渡到“向死而生”的死亡意识的呢?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释、道三家的融会贯通,探讨鬼神观必然也离不开对这三家思想的阐释,而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的产物,它给鬼神观念提供了广泛的生存空间和肥沃的土壤,特别是随着宗教思想的深入人心,人们对鬼神也有了新的认识。而且中国古代的鬼神观念有自己形成和演变的过程,而这种鬼神观念的演变也凸显着人们对生死的看法。笔者认为志怪小说中的神鬼思想极大的受到当时宗教观念的影响,特别是佛教的兴盛和道教的神仙方术的传播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这也是宗教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人们思想意识中的映射。
“死”在这些故事情节之中只是一个过渡的形式,只有不再重生畏死,即是真正的超越生死的藩篱,人们才能突破自身,实现自己的理想。佛教用轮回报应学说巧妙的将死亡问题转向不可检验的彼岸世界,为乐生不死者构造了一个不死的世界,一个无需验证的“来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理论是“向死而生”的。“死而复生”故事较为特殊的是其结果并没有明确的指出死者是否真正复生,此中人物或是以灵魂的形式出现与人结合,又或是将灵魂寄居到他人的躯体之中复生,情节错综复杂,描绘的场景也栩栩如生。特别是后来“死而復生”故事生死观念中宗教思想的渗入,人们开始相信来世今生、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确信死后存在着的极乐世界,因而能更好的直面死亡。
四、结语
这些关于生死的作品都蕴含着一定的社会意义,它们或反映社会现实,或表达出人们对于自由的渴望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而且通过叙事语言的运用,人物形象的刻画和细节描写等,这类故事类型对我国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鬼神形象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重要的塑造对象,其发展、变化和表现是曲折复杂和丰富多样的,在文学史中,是一个值得探讨和耐人寻味的话题。中国古代的“死而复生”故事,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演变,直至今日仍有相当的影响,从其发展历程来说,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对其影响较深,直到后来延伸到社会现实和人情伦理化的不同发展历程。同时,这也是古人认识死后世界,探索生死之间的最终关系和展望死后美好世界的一种认知过程。
【参考文献】
[1] [英]弗雷泽, 著. 王培基校.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M]. 王培基, 徐育新, 张泽石,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 298-299.
[2]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中华书局, 2006.
[3] 魏晓虹, 姚晓黎. 中国古代文学中死而复生故事的主题学分析[J]. 山西大学学报, 2006(11).
[4] 贾 璐. “死而复生”原型在文学意象中的体现[J]. 长沙大学学报, 2010(1).
[5] 冷成金. “向死而生”先秦儒道哲学立论方式辩证——兼与海德格尔的“为死而在”比较[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2(02).
[6] [东汉]班固. 汉书·五行志第七下之上·卷二[M]. 中华书局, 1962: 1473.
[7] [唐]房玄龄, 等撰. 晋书·卷八十二[M]. 中华书局, 1974: 2150.
【作者简介】
赵晓婷(1990—),女,白族,云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白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及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