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镜 与己相遇的实践研究

2016-10-21王晓明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教师

摘 要:欧文亚隆是当今世界著名的心理治疗大师,将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关系放在重要的地位。这为教育领域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别样的视角——温情和人性化的师生关系,那是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在关系里的相遇,师生就像彼此的一面镜子,映射对方。这种生命最深处的相遇,往往可以激发积极的改变。

关键词:关系 相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54-0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片言之赐,皆事师也”(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斯大林也曾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古往今来,教师一直是一个神圣令人敬仰的职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学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了解自己,了解学生。教师只有觉察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才有可能帮助学生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教师犹如一面镜子,用光亮的自己去照学生;同时以生为镜,打磨自己,才能在生命最深处与生相遇,与己相遇。

1 以生为镜与己相遇

“镜中我”理论(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教育教学中,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并行为示范,为人师表。学生犹如一面镜子,教师不但可以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体验生命的美好;而且可以接收学生对自己回馈,看到教育在学生身上留下的印记,与学生不断交流探讨,借助这面镜子思考自己。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是敏感而富有洞察力的:不仅善于内省;而且善于“以生为镜”,自我察觉、自我修复。带着“盲点”从事教育教学,必会限制教师提供帮助的能力。只有移除自己“成长的障碍”,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需要;才会更好的与生相遇,与己相遇,而相遇的深度是由教师自我察觉的程度决定的。

2 寻找教育中的“此时此地”

“此时此地”是与“彼时彼地”相对应的,亚隆指的是“在治疗地且在治疗当时发生的事件。(欧文.亚隆,2004)”这里我们认为,教育中的“此时此地”指的是在教育地(办公室、关系中、你我之间的空间里)也称之为“教育时空”且在教育现场发生的事件,是随着情景的发生而产生的真实感受,通过当下觉察历史。

教育教学工作中,很多学生问题与“关系”、“模式”密切相关,例如,家长过高期待与学生现实之间的矛盾,同学之间日常纷争等。教师在面对学生问题时不应只听彼此争辩,或不分青红皂白草草了事,而是要关注“此时此地”,让学生在此时此地中察觉自己的问题。已经发生的事情不可能被复原,教师不是当事人,所听到的都已经被解读,带有个人主观倾向。而现实发生的才是最真实的,此时此地意味着不想在“当下”处理“历史”。所以教师要用心观察学生在与你沟通中表现出的状态,察觉他与你相处的“模式”。如果你感到不舒服,或者感到被“游戏”了,那么说明该学生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而这正是其问题症结所在。此时,尝试向他说出自己的感受,将你的感受转化为教育的动力,寻求良性、建设性师生关系。

寻求教育中的“此时此地”,需要一个充分信任、开放的氛围和环境。前提是一位值得爱戴和相信,对学生真诚的教师,而不是以教师身份居高临下。教师与学生,同样经历生命的美好和残酷,只是教师陪伴学生度过几年求学时光,我们是“旅途伙伴”(乔塞尔森,2010)。

3 以关怀和可接受的方式进行评论

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享有人格独立和自由,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遇到问题应该以关怀的和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评论,不具有指责或者批评的特点。

在此过程中,爱和真诚始终如影随形。教师与父母一样,对学生往往怀有 “恨铁不成钢”的殷切期盼,所以面对问题时容易出现大声呵斥学生,甚至动手打骂的现象。此时“情绪”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时候往往我们的第一反应是生气、愤怒,实际上这是第二情绪。隐藏在这背后的第一情绪往往是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一位合格的教师要做的是在向学生表达自己之前停顿30S,找出第一情绪。善于找到自己最初的想法,内心的声音,真诚的向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感受你的感受,而不是第一反应就劈头盖脸指责学生做了什么。

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情绪,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关怀和可接受的方式对学生的不当行为进行评论。同时,要掌握“趁凉打铁”的技巧,教师对情感事件进行分析时,最好等到学生情绪高潮退去,防御消失。因为只有这个时候他们才可能有比较清晰的认知,才会理性对待教师对问题的分析和看法,并认识到自己行为不妥的地方。

4 激发教育的源动力:学生自己

罗洛梅在《存在之发现》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无法通过实验室进入到一个人的问题的潜在层面;只有当这个人拥有某种想要从他的痛苦和绝望中解脱出来的欲望,并希望得到某种帮助来解决他的问题时,他才会进入对他的错觉进行研究并揭示他的防御与合理化的痛苦這个过程”(罗洛.梅,2008)。教育也是如此,学生是教育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的主体是人。“一切为了学生”是教育的目的,而不是手段。同样的,我们的教育改革,教育的动力应该是自下而上进行的,究其根本,源动力来自于学生自己。因为只有学生自己想要发自内心的改变、突破,才会真正有效果,而这种自内而外迸发的力量是强大的,是外界推动力不可能企及的。教师要坚信,学生是可以改变的,每个学生都有改变的潜能。认清学生自身及其所处生态系统的状况,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用“外在”触动“内在”,激发学生的动能,做一个强有力的助力器,唤醒改变的欲望。

亚隆认为,人类具有一种追求自我实现的内在倾向,如果障碍被消除,个体将发展成一个成熟的、全面实现自我的成人,就像一棵橡树的种子一样(欧文.亚隆,2004)。由此教师的工作可以被理解为排除学生成长的障碍,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探索学生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过程。

5 结语

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是师生彼此生命在“关系”里的相遇;教育是一个双向过程,师生彼此都可以从对方身上获得能量,整个过程中彼此是同盟、同行者的关系。教师需要不断充电、打磨、修复自己,才有可能与自己相遇、与学生相遇。亚隆提到过“涟漪效应”,这里可以用来形容教师施加作用的影响。我们可能是无意而为,但是在生命会留下印记。我们传递给学生的智慧、教导或是安慰就像抛向池塘里的小石子,会产生涟漪反应,延伸到肉眼看不到的却仍然存在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 亚隆著,张怡玲 译.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 乔塞尔森著,王学富,王学成译.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 罗洛梅著,郭本禹译.存在之发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王晓明,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社工)。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