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6-10-21陈万忠��
陈万忠��
摘 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是以心理健康为前提条件的。心理健康作为提高心理素质的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学校教育本身的内涵。我们极有必要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新的生长点和制高点,作为加强和改善中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个具体举措。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一、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1.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在逐渐增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是,一些社会问题也孕育而生。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中小学生出现了一些新的心理问题,而且人数正在扩张。80年代中期,南京市15.7%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90年代初武汉市有近20%的中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1999年11月22日,《中国青年报》刊登文章说当时三成中小学生心理有问题。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让我们堪忧。
2.中小学生包括不少家长教师对心理健康问题缺乏科学的认识态度。
一些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是持回避和恐惧的心态,一些家长与老师把心理偏差同精神疾病联系起来。到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他们往往是有问题不看心理医生,不解决,被看作是学生自身的不可改变的心理特点,这样的结果是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加剧。
3.家长、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意识。
在我国很多地方,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正式被人重视,成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淡漠,完全忽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变革等问题致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发展跟不上心理问题的出现的步伐。时下,如何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问题已迫在眉睫。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对策
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
这里的转变教育观念意味着实现由应试教育观念向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把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就目前看,教师并不是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是不想搞心理健康教育,制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实施的主要障碍在于教师所面临的学校管理政策与措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扎实开展起来,能否收到实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者的教育观念、管理政策和措施。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是当务之急。
2.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是决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具体来说,就是必须建立一个以学校领导为首的心理教育机构。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需要多个部门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加强教育行政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组成由领导、专家和一些有一线工作实践经验的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指导委员会,落实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策略,形成向心力和执行力,力争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我们应该确立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前提下,对家庭教育进行引导,通过长期与家庭之间的沟通、联系,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规范教育子女的行为,创建健康、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样,学校也要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讓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途径形成一种合力,才会得到最佳效果。
4.加强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证。
目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绝大多数是兼职人员,其专业知识也远远不能适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师资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当前,解决师资匮乏的有效途径是挑选一批素质好、责任心强、热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进行培训,使之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只有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5.开展个体心理辅导与咨询。
由于先天遗传、家庭环境、学习压力等因素影响,目前中小学生出现焦虑情绪、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的人数呈上升态势,并且越来越低龄化。学校开辟个体心理辅导与咨询通道,是为心理异常学生,及时化解心结,驱散心灵阴霾的有效途径。具体做法通常有:一是建立德育(心育)导师制,即安排富有爱心和教育经验的老师,与一部分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如特殊家庭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留守学生等)学生结成对子,作为他们的德育(心育)导师,定期和他们谈心交流,随时化解他们的心理困惑,让他们轻松快乐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二是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安排专兼职教师坐班,接受师生来访,通过相对专业的咨询手段,矫正不良心理,矫治心理疾病,及时将心理出现严重问题的学生转移到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治疗,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等:学校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