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仁爱之本 寻德育之根

2016-10-21陈志伟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仁爱德育对策

陈志伟

【摘 要】新课程改革以来,把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针对当下学校德育质量下滑的现状,本文从“仁爱”理念出发,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了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仁爱;德育;对策

我国目前的道德状况令人担忧,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滋长迅速,背信弃义和见利忘义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对于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对学生道德信念的培养有很大的破坏性。而目前的小学生品德教育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更使得小学生品德教育的进展缓慢。虽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学校德育教育中对传统道德的缺失。因此,将小学德育教育纳入传统道德理念,特别是“仁爱”理念,这对小学生品德教育的提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仁爱”与德育

在中國的传统道德观念中,儒家道德体系是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而“仁”是儒家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终极目标。“仁”本身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孔子对“仁”也有着多方面的论述,“仁”在道德观上常常被视为“全德”,包涵着忠恕、孝悌、克己、自爱的思想,不仅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克己复礼为仁”“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以及“仁者自爱”,还有恭、宽、信、敏、惠等美德及其规范。其中,“仁者爱人”就是“仁”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是“中国固有的精神”。可以说,“仁爱”理念就代表着儒家道德体系的精华,是儒家文化的代名词。

我国一直将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五育之首,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德育在通常情况下是通过思想品德课来实现的。思想品德课是小学学校课程当中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公民的道德水平出现了下滑,学校的德育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就小学的德育来说存在着诸多问题。

二、德育目标突出“仁爱”知行

“仁爱”理念讲求的是知行合一。我们在制定德育目标时要纳入“仁爱”理念,要注重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培养。道德认识,一般是指人们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种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认识的能力。道德行为,一般是指人们在道德活动过程中克服困难和阻力、控制行为方向的能力。在制定德育目标时,可以加入德育和德育调查的板块,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参与德育实践,让学生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获得成就感,调动他们对德育活动的兴趣。道德行为主要是要设计一些德育的具体实践行为,让小学生认识到道德行为不是突发的或者随意的,是需要通过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是要有坚定的道德意志才能维持下去的。让同学们互帮互助,学会团队合作,从而实现德育目标。

“仁爱”理念是经过不断发展、完善从而传播至今的,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沉淀出许多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情操。通过对于小学生品德素养的调查,我们发现,很多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不孝顺也不理解,对老师不信任不沟通,对同学不关心不帮助,同时还存在不诚信、不自尊自爱等行为。这些品德上的问题都是由于以前的德育教育没有很好地纳入儒家传统的道德理念,而“仁爱”思想要求他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关心、学会帮助,是一种由己及人的思想,具体来说主要包涵两大类,主要是“爱亲”和“爱众”。“爱亲”主要就是指的关心爱护家人,对待父母要尽孝道,对待兄弟姐妹要做到兄友弟恭,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孝悌;对于“爱众”主要就是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恭、宽、信、敏、惠”和“克己复礼为仁”,这些都是“仁爱”理念的精髓,是我们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核心。

三、德育方法融合“仁爱”伦理

“仁爱”理念中不仅包含着德育的目标和内容方面的叙述,也有许多关于德育方法方面的叙述。学校德育面对的是具有不同性格、个性迥异的学生群体,学生具有差异性也使得德育方法也应该具有差异性,应该做到因材施教,而“仁爱”理念中也有着许多优秀的原则、方法,这些也都可以在德育方法上进行体现。我们现有的德育方法比较单一,主要就是通过交流和活动的方式,我们可以借鉴“仁爱”理念中一些新颖又有可行性的方法,提高设计活动的质量,提高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主动性,从而使得学生主动去对德育实践进行思考和实践,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启发诱导是在德育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一直贯彻的原则和方法,同时儒家伦理中的“诚意立志”“反省内求”“改过迁善”等都是很适合用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自省、自查和主动改正错误。而在现代德育教学中那些先进的教学方法诸如情境教学话、对话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都是可以和“仁爱”理念进行融合的。

参考文献

[1]尹长云.孔子的德育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求索,2001(03).

[2]宋乃庆.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论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3]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4]杨小薇.小学教育科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仁爱德育对策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诊错因 知对策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