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016-10-21黄彩仪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专业化新课程教师

黄彩仪

【摘 要】在深化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的工作越来越成为专业化的创造性活动。本文明确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社会要求,即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遵循教师工作性质的要求。通过树立教师可持续发展的职业价值观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专业化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引起了教育者们极大的关注。而新课程能否在教育实践中得到有效实施取决于教师,因为教师的发展与新课程的改革是形影相随的,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契机。教师的工作越来越成为高度复杂的创造性工作,成为具有独特职业特点的不可替代的专业化活动。因此,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是笔者经常思考的问题,教师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呢?下面笔者就把自己在这方面的粗浅认识,与老师们分享。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新课程实施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原来的某些教育内容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而新的教育内容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自觉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强自身知识结构的新陈代谢。社会发展要求现代教师具备不断更新教育技术,不断追求新知的教育理念,并且有意识地运用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同时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浓厚的科研意识。“教师即研究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2. 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成为课堂的反思实践者

新课程的实施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课程开发的权力部分下放给学校和教师。教师的专业知识除了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门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外,还包括更高层次的主体知识和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在知识更新的步伐加快、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教材、学生、教学过程都充满挑战,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对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分析,以便对教学实践有一个理论上的升华,为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课堂教学实践,并成为一个对自己实践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

3. 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要通过职前培训,初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保持知识内容的开放性,提高自己“转识成智”的能力,即用智慧驾驭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优化知识结构,了解不同学科、不同场合、不同目的所使用的知识形态,进而采取不同的传递方式,指导和帮助学生能够善于判断、选择、取舍,并能够进行知识的重组、转换,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职业价值观

教师的发展与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遵循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即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观),教师必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职业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追求专业发展,保持开放的心态,及时更新教育信念和专业技能,使专业视野更加宽广,个人的专业内涵更加深厚。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更应具备专业化发展的探索欲望和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另一方面,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思想是以学生为本,它要求教师适应学生的发展,尊重全体学生以及学生个体差异,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育是一种师生之间交流和影响的互动过程,是教师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品德、智慧与学生共同活动,并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的过程。教师的全部责任就在于为学生的成长发挥导向作用,教师的业绩就在于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向着符合社会的要求去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学生具有差异性、不确定性和发展性,这就要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对每个学生的成长负责,分层发展,共同进步。

2. 研究性学习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式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主体精神,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质,更离不开教师的教研意识,而研究性学习正是一种促使教师积极参与,有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式。研究性学习能使教师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经验走进教学与研讨活动之中,极大地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实现教师潜能的开发,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1)“学习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

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学习、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一种自觉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发展行为方式和活动安排,努力达到理想的专业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下,做“学习型教师”应当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追求目标。教师必须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把学习看成是生存发展的需要。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能获取许多有益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信息,能让自己充分体验学习的酸甜苦辣,知道怎样的学习才更有效,从而更高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教师通过不断借鉴学习所得,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修改和完善,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观念与行为,使教师的专业素养显著提高。

(2)在岗学习与培训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方式

近年来,“校本培训模式”成为一种效率高、操作性强的在职培训方式。它基于教师个体成长和学校整体发展的需要,由专家协作指导,教师主动参与,以问题为导向,以反思为中介,把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学校实际问题的解决来直接推动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

(3)参与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时代在变化,教材再怎么更新,总会或多或少地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参与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教学研究中,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不断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更好地改善教育方式。教师的教学研究,首先表现为对教育实践和教育现象的反思,發现新问题和新现象,不断改进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使教学研究成为专业生活方式。其次表现为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和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能力,运用多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创造性地形成解决新问题方案的能力。此外,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新问题、新情况会不断涌现,很多问题用过去的经验、理论来应付和解释就行不通了,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大胆“标新立异”,认真研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创新教法,由“教书匠”成长为“研究者”。最后,在参与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中获得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而课程改革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它激发了教师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强烈动机,并通过课程“范式转换”推动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自身专业形象和专业素养。

(4)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让教师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成长。教师是否重视反思和研究直接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学习了教育理论及教学案例后,通过写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完成教学任务后,要写教后感,反思课堂教学的得失;考试结束后,要写考后反思,思考这阶段教学的成功与不足……用研究者的眼光,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身边发生的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分析和探究,将教师日常的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事实上,无数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有着相同的特征,即不断地借助自己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不断地反思自己对学科、学生学习规律、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以及经验的认识,来发展自我专业水平。

此外,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还看到当前很多学校发展不均衡,教师配置不合理等现象。条件好的学校,教师多,专业发展好;条件差的,教师少,师资弱。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平台,有制度的问题,有资源配备不平衡的问题,也有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问题。因此作为教育的管理者,不能单纯地等、靠、要,应当大胆改变观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办人民满意、政府放心的学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01).

[3]张志越.谈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6).

猜你喜欢

专业化新课程教师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最美教师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