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我国股权激励模式与实施现状
2016-10-21侯芸芸
侯芸芸
摘要:股权激励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激励管理层的工具在西方国家广泛实践并得到认可。2006年我国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完善,越来越有利于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很多企业开始考虑采用这种激励方式,希望能够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实现代理成本的最小化。本文主要阐述我国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和实施的基本情况。
关键词:股权激励;激励模式;现状
一、引言
股权激励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在国外得到不断的实践,证明能够有效促进企业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矛盾缓和。近些年,股权激励制度在其他国家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实施国家的经济发展。
二、股权激励的概念和模式
现代公司管理模式中股权激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方式,原理是通过让公司员工等激励对象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票,以使其和股东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希望能够有效解决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間的委托代理矛盾。
现在,国内上市企业采取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有如下几种:
(一)股票期权
这种模式下,管理层可以在一段时间后按照一定的数量和价格来购买企业发行在外或者回购储存的股票,时间段、数量和价格都是事先约定的。股票期权通常情况下有两年的禁售期,行权期一般在三年以上。
(二)限制性股票
在这种模式下,事先通常会设置限制性条件,一般是事先规定好的业绩指标或其他特定条件,在被激励对象达到激励条件时,企业会赋予其规定数量的股票。同时规定被激励的高管人员必须要在企业服务满一定的年限才可转让所获得的股票,如不能满足这个在职期间的要求,则股票将被收回。
(三)股票增值权
即赋予公司高管一项权利,如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股价得到了上升,高管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股价上升会给高管带来额外的收益。
(四)业绩股票
该种模式与限制性股票相似,唯一的区别是,企业在授予高管股票时,股票数量由其业绩考核结果决定。
(五)虚拟股票
即公司授予高级管理人员一定数量的非真实股票,获得这一激励的管理层到时可获得由这些非真实股票带来的与真实股票一样的分红和资本利得收益,但是由于其虚拟性,该种虚拟股票不能被转让或出售。
总结以上的各类激励模式,我们可以看到股权激励相比于别的激励制度,不同点在于其鼓励管理层努力为企业工作的核心是将高管的个人收益与企业的整体价值捆绑在一起,是一种管理层的内部激励模式。
除上述介绍过的激励模式外,我国公司还有一些企业尝试采用员工持股、管理层收购等方式。
三、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实施现状
截至2014年末,从我国企业开始引入股权激励已经过去九年,总结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方案的现状,目前有着下面几个特征:
(一)多种激励方式共同发挥作用,其中以股票期权激励为主
据我们搜集的数据显示,有30%左右的上市公司采用的是股票期权激励,除此之外还有少量企业通过授予股票增值权的方法完成激励,其他公司是使用组合型的激励模式,大多是股票期权与股票增值权的组合,也有是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的组合。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在选择股权激励时仍会考虑选择股票期权这种激励方式。
(二)已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中,民营企业占多数
从2006年至2014年共9年间,共有1436个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有189家国有企业,占总数的13.16%,而民企却高达1247家,占总数的86.84%。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以下原因:首先,国有企业所有者为国家政府,政府作为公共职能机构不能称为有效的管理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动机就显得不是很强。其次,国有企业在审批实施股权激励时往往有着较繁杂的程序。需先向证监会提交股权激励计划方案进行审核备案,接着报备具有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相关机构审核通过,最后才可以将该方法提交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三)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涉及行业广泛,相对集中度较高
按照证监会划分方案进行划分的13类行业中,除了采掘业之外其他行业均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其中有989家制造业企业占总数的60%以上,是实施企业数目最多的行业。另一个实施数目较多的行业是信息技术业,有近200多家,这两个行业的数量超过了总体的80%。
本文分析认为,制造行业会成为实施企业数目最多的行业,一方面是因为制造业竞争更加完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比较健全;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企业本来就在整个资本市场上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信息技术行业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管理者的管理才能、知识水平以及核心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会倾向于使用这一激励方法。
参考文献:
[1]陈久利,安雪梅,孙凤芹.运用双因素激励理论调动人的积极性[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04): 81-82.
[2]陈清泰,吴敬琏.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法规政策研宄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陈清泰,吴敬琏.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法规政策研宄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4]俞鸿林.政府控制与治理机构的有效性-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数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6(09):98-102.
[5]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0(03):45-62.
[6]程国平.经营者激励:理论、方案与机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
(作者单位:中国民生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