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2016-10-21陈传明
陈传明
【摘 要】《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學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也指出:普通中学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并为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纲要和大纲的要求和任务,都要求我们广大物理老师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物理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德育教育的渗透,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政治立场、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就是要根据物理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等观点。
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现行高中课本对我国古代物理成就的介绍涉及较多。教学中,教师在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一些能激起学生爱国主义情绪的教学素材。因此,要求教师备课时要有意识地去挖掘这方面的材料,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适当、适度进行介绍。例如,在讲解力学知识时,可以介绍汉代王充(27~约97)的《论衡》在力学方面指出的外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运动速度,而内力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在讲解磁现象时,可以介绍公元前4世纪左右成书的《管子》中的 “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金”的记载,这是关于磁的最早记载。类似的记载,在其后的《吕氏春秋》中也可以找到:“慈石召铁,或引之也”。东汉高诱在《吕氏春秋注》中谈到:“石,铁之母也。以有慈石,故能引其子。石之不慈者,亦不能引也”。在东汉以前的古籍中,一直将磁写作慈。相映成趣的是磁石在许多国家的语言中都含有慈爱之意。在讲人造地球卫星时,介绍我国空间技术发展情况,在讲放射同位素时,介绍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的国家,在讲原子核时,介绍我国已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使学生明白,我们不仅有昨日的“四大发明”的辉煌,更在今天高科技领域占一席之地。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科学的世界观
中学物理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绝对与相对、特殊与一般以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等辩证唯物主义因素。物理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体现在物理知识本身和教学过程中,脱离内容,纯粹介绍哲学观点是达不到教育目的的。因此,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使学生领悟到这些观点、方法对学习、研究事物及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觉接受这些观点和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在讲述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时,强调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在讲述导体和绝缘体、电磁联系、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时,可渗透“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讲述“惯性”、“摩擦力”对人类有益一面和有害一面,可帮助学生树立“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只有让学生树立了唯物的观点,在解决问题时,即使不能解释,他们也会相信这些现象一定是物质产生的。只有让学生树立辩证的观点,他们才会以辩证的眼光看待科学技术,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利用能源的过程,也直接污染着地球,人类在发展科学、改造自然同时,又在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
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并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结合物理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中学物理教材中涉及猜想的素材较多, 猜想作为一个探索的过程,不可能一猜就准。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一份耐心、多一点鼓励,即使学生猜错了也不应该批评,而要帮助分析原因、重新进行猜想。对于那些只按习惯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而不愿猜想的学生,则要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经过反复的猜想后,还要对猜想进行严格的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学生就能够循序渐进。例如在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可能猜想有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电压、电流,教师要适当引导如何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又如何去找出确切规律。这样,即可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敢想、敢干,有能力开拓创新,才会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建立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家态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在教学中应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肃认真和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如在电磁感应教学中,可介绍法拉第经过十年实践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在白炽灯一节教学中,可介绍爱迪生经过上千次试验才找到灯丝钨的事例,来说明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和科学方法。
五、良好行为习惯、集体主义观念培养
对物理问题的研究,要准确、严密。在教学中,可通过人造卫星发射,物质结构的测量及超导现象研究等情况介绍,教育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通过大量演示实验教育学生研究物理学的过程一点也离不开实践,使学生在用实践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尊重事实、诚实的品德。通过宇宙飞船上天、核实验成功的介绍,告诉学生这是协同合作的结果,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相互合作的习惯。
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它不仅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极其有利,而且对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特征和自尊、自强、乐观、进取的精神也有积极的作用。比如,学生在做物理题时往往会遇到一些不会做、算不对的困难,老师要教育学生敢于知难而进,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意志品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对学习动机、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两个方面。一个人一旦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才能克服内外困难。意志坚强的人能根据客观实际,果断的采取新决定,选择新方法,战胜各种挫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