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中语文课堂的“放”与“收”

2016-10-21赵瑞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课型特点

赵瑞明

【摘 要】语文课堂作为众多学科中最灵动的课堂,变数最多,也往往最能体现教师的个性和魅力。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像一篇好的散文,兴之所至,开合自如,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它往往能创造出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审美的愉悦。本文就“放与收”的内涵,阐述了语文课堂中“放与收”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放与收;课型;特点;扬长避短

让课堂具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味道”,真正带给人艺术的享受,大概是所有语文教师一生的追求。纵观各级各类语文优质课、示范课,虽说风格各异,教法多样,闪光之处不一而足,但本人以为它们通常都具有一个共同的优点,那就是都能巧妙地处理课堂“放”与“收”的关系,把握好“放”与“收”的尺度,使课堂收放自如,张弛有度。

语文课堂最常见的教学课型及特点:

其一,传统式课型。其特点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注重教学目标的落实,注重认知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为课堂上教学信息密集,教学环节完整,教学任务的完成基本上以教师“预设”目标的实现为准。这种课多半是教师讲授课,就其严谨性、科学性而言是应予肯定的。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新课标的推行,这种以传承知识为主的课型显然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其二,开放式课型。其特点是以学生研讨为主,教师大胆放手,为学生创设广阔的自我学习空间,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具体表现为学生思维活跃、求知主动、互动性强,课堂常常出现教师始料未及的问题和局面。这类课可有各种具体形式,如学生自教课、成果汇报课、自导自演课和质疑探究课等等。

这两类课型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前者因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可使课堂严谨整饬、目标明确、双基落实,便于课堂节奏调控;但缺点是易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课容易上得“死板”。后者因学生主体地位凸现,可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课堂变得灵动活泼、生机盎然;但若处理不好也容易流于随意、盲目和虚飘,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那么,怎样才能使两种课型都能够扬长避短呢?我以为,传统课型要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注重教学的互动性。教师教学时应不局限于教材,要多一些“放”,即从课堂知识的一点向课外拓展与迁移,将课外知识灵动地穿插在教学中,以促进学生的“发散式”思考,激活他们的思维,从而使课堂教学如一支律动的乐曲,有张有弛,有起有落,带给人以美感和收益。比如: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注重知识点的落实,讲清文章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对于考试肯定大有裨益,只是学生的兴趣恐怕会被扼杀殆尽了。如果教师能够将文章的内容置于相关的历史背景之下,将春秋五霸的征伐概况、《重耳之亡》《崤之战》的有关情节适时地扩充进来,自会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他们的主动探究精神。

对于开放式课型,应该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的前提下,做到课堂布局的巧妙安排和课堂气氛的有效调控,总结时应注重课堂目标的达成,尤其是要掌握好“放”与“收”的比例。在学生“质疑探究课”中,教师则要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争鸣,让思想的火花在彼此的碰撞中燃成熊熊火炬。教师这时既是教学的组织者,也是讨论者中的一员;既可以作总结性发言,也可以只发表一己之见,意在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孔雀东南飞》等,学生们均学得兴趣盎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放”与“收”的过程中把握住相应的时机至关重要。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遇到以下三种情况时要“放”:其一,课堂气氛压抑时要“放”,因为“放”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其二,教授重点难点时要“放”,因为重点难点必须通过学生的反复思考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理解;其三,能够引起学生争议时要“放”,因为学生的参与意识需要新颖的教学内容来促发。与此相应,遇到以下三种情况时要“收”:第一,学生注意力分散时要“收”,因为教师的精要总结可以使学生很快回到问题的实质上来;第二,讲到一般内容时要“收”,因为一堂课也如同一篇文章,必须做到有详有略,重点才能够突出;第三,学生争论无果时要“收”,因为许多开放性题目其思维的覆盖面通常较广,而一堂课的教学时间又十分有限,绝对地做到追本探源,穷根究底是不现实的。如,我在教授《陈情表》、《祭十二郎文》等课时,即很好地运用了“放”与“收”的技巧。例如,讲授《陈情表》时,首先讲清李密写作此表的背景:李密作为亡国之臣,多次拒绝应召,除了因为孝顺祖母之外,还有对事奉晋武帝的顾忌甚或是对前朝的忠心。那么,他此番该如何表白?他的表白最终能否打动武帝呢?让学生带着这一悬念来学习文本,他们很快便消除了与李密的时代隔阂,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再适时回扣李密的复杂心理,这样学生便

很容易地把握住文章的内容,也能够感受到本文辞令的高妙。所以,当课文刚一学完,便有同学迫不及待地问:皇帝最终答应了李密的请求了吗?教師这时再不失时机地补充介绍“武帝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以及李密在祖母死后出仕的事,学生对课文便有了完整的印象。最终,这堂课的教学既有所拓展,又不枝不蔓,教学目标也在不知不觉中达成了。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放”与“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一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又不易把握的问题。它事关语文教学的全局,只有合理处理“放”与“收”的关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深入总结完善,溶多维目标于一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实现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赵国忠主编.《中国著名教师的课堂细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0

[2]张同欣.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课堂课型特点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高中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初探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以《散步》为例谈课型设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