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版权引进类娱乐节目模式
2016-10-21张慧竹
摘 要: 现如今,打开电视,播放的大多是从韩国引进的综艺娱乐节目,从2013年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到去年的《奔跑吧!兄弟》、《花样姐姐》、《爸爸回来了》等。近两年可谓是韩国综艺中国版的全盛时代。同时,这种电视节目的引进也是我国电视媒介传播理念的创新,所以电视工作者结合国人的欣赏习惯与心理,创作了独特的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形态。
关键词:真人秀节目 节目改革 节目引进 文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395-01
韩国的电视节目制作流程与技术对中国的电视传媒业来说是相对完善和先进的,其电视节目形态是经过多年的市场实战筛选而来的,中国的电视传媒业在完成自身的市场化的过程中,直接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电视节目形态,结合中国的电视市场大环境为自己所用,是一种很好的战略。近年来央视、各省电视台的一些优秀节目之所以成功,关键是抓住了先进的节目形态这一要领。
一、韩版电视节目的引进在我国的发展
1.节目模式的引进
对于中国来说,电视传媒业市场的不完善,为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更加繁荣电视节目市场,所以加大力度引进国外的优秀电视节目,目前我国本土引进的韩国电视节目有以下几种。
从我国引进韩国节目一览表可以看出,这几年引进外来节目很火,包括综艺节目,真人秀节目,婚恋节目。而引进韩国节目主要集中在浙江卫视,东方卫视,湖南卫视。这几年火热荧屏,抢占电视节目的市场恰巧也是这几大卫视台。
2.节目模式的创新
以《爸爸去哪儿》亲子类真人秀节目为例,在韩国版的《爸爸去哪》中,是没有主持人的,PD(PD是Produce-Director的首字母缩写)当游戏规则的解说,或者是其中的一位爸爸来做游戏规则的解说。而在中国,节目中出现了主持人“村长”李锐,在笔者看来,这位“村长”的出现与中国国产的大型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有很大的关系,“村长”既能调动起电视屏幕前小观众的兴趣,更能调动起节目中小嘉宾的兴趣,使节目流程更加顺畅,更容易让观众理解。主持人李锐的亲和力使节目具有更大的感染力。这也是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的一大创新。
3.节目模式的改革
韩国版的《爸爸去哪儿》收视很高,而中国版的《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来说,与韩版的节目类型基本一致,收视率挺不错,而节目组在第二季中作了改动,观众也很清楚的看出来,节目中穿插各种游戏,以“人”为主的重要节目元素所忽略了,其次是嘉宾与主持人配合的不默契,雖然增加了笑点,可是会出现冷场。总而言之,对于引进的外来优秀节目模式,电视工作者应该对其进行改革,对节目进行成功的改革,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多方面调查研究,找出适合中国观众的节目模式,适合中国的文化习俗的游戏规则,这样才能使引进的外来节目在中国的电视市场中大放光彩。
4.对“真人秀”节目的文化批评
“真人秀”节目虽然赢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在商业上大获全胜,可在知识文化界却引起了广泛的批评与争论。对“真人秀”节目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窥探、残酷的竞争、性与色性以及博彩。“真人秀”节目给观众提供的最大的快感就是窥探到了明星们的生活,满足了他们一直以来对明星的好奇心和窥探的欲望,很可能在让观众养成窥探他人隐私的社会不良风气。而对于残酷的竞争,主要是将人性的阴暗面展示在观众面前,节目中很多游戏的设置本身就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在恶劣的环境中,嘉宾要完成挑战,必须用些不光明的手段,譬如欺骗。在中国的社会意识中,电视媒体要发挥正能量,对国民产生积极影响,引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节目中的这些反映阴暗面的元素要加以制止。目前尽管性与色情在中国“真人秀”节目中表现不多,但不得不为以后的“真人秀”节目担忧。在外国很多优秀的“真人秀”节目中,性与色情成为了节目的重要构成元素,深深植根与节目的最基本游戏规则和人们的观看快感中。因此与这一游戏元素要防范。博彩,是指巨额奖金度参赛者的刺激,为了达到目标赢取胜利,参赛者不择手段,刺激与诱惑成了这类“真人秀”节目最大的动力客体。中国的“真人秀”节目中,目前为止以上所说几点都还没赤裸裸的表现出来,这并不是说中国人没有这样的欲望,而是得益于中国的“真人秀”运营模式和管理体制还不算完善。
二、对电视节目引进的跨文化思考
在电视节目引进的过程中,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必须重视。就目前的电视节目市场来说,从韩国的节目在中国电视市场火爆登陆,可以明显的看出,中国的电视观众更希望看到一些趣味较强的节目。所以在引进“真人秀”节目时也要考虑到这一点。因此,我们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以确保我们的电视文化产品能够做到两高—高品质和高质量。
总之,中国在引进“真人秀”节目时,充分考虑差异,从大局出发,不要只顾高的收视率,高收视率的背后是对本土文化的削弱。在衡量受众市场的时候,整个电视市场的大小固然重要,然而对于具体的电视媒体来说,更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目标受众市场的大小。我们要随时关注着时事发生的动态,认清电视节目市场未来的发展变化,引进好的电视节目,认真加以改造,使之符合国人的欣赏习惯,做出特色和品牌,占领市场电视工作者做出的节目要适应中国国庆和中国观众的观赏习惯,既能够满足大众对文化娱乐的需要,提高电视节目的竞争实力,同时又能够将这种节目对伦理底线、社会规范的冲击减少到最低限度,将娱乐性和公共性相结合,树立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品牌形象,立足国内市场,最终走向世界大舞台。
参考文献
[1]罗明《电视媒介的市场对策—中国电视经济节目运营》,2003.12
[2]王彩萍、钱淑芳《电视变形记—外国经典节目的中国化改造》2008.4
[3]郎劲松《韩国传媒体制创新》2006
[4]全国广播影视十佳学术期刊《声屏世界》2015.1
作者简介:张慧竹(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电影专业,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