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唐偃武修文背景下文以载道的诗学观

2016-10-21仝筱菲

中文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唐太宗

仝筱菲

摘 要: 本文以唐太宗《帝京篇》组诗为例,研究初唐偃武修文背景下文以载道的诗学观。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简述《帝京篇序》的诗学观;第二部分对组诗进行文学阐释;第三部分讨论文以载道的诗学观对初唐文坛的影响,并得出结论为以唐太宗为中心的贞观诗人群为变革齐梁奢靡之风做出了积极贡献,并为初唐文坛注入了一股雅正之风。

关键词:唐太宗 偃武修文 文以载道 文以载德 诗学观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388-01

一、《帝京篇序》的诗学观

在偃武修文的大背景下、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洪流中,唐太宗再三强调士人须尊崇周孔之道,并在国家层面重新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帝京篇序》集中体现了“文以载道、文以载德”的文艺观。作为帝王诗人,唐太宗在阅读文艺作品时首先关心的不是文学品位,而是政治功用。《帝京篇序》明确表达出唐太宗修文为政、诗歌言志的诗学观念,其后十首组诗正是在雅志观指导下的创作实践。

二、《帝京篇》组诗所践行的雅志观

《帝京篇》组诗共十首,涵盖亭台楼阁、研读典籍、武宴骑射、正音雅乐、游园逸趣、泛舟游览、观赏月色、珍惜光阴、宴饮欢愉、自勉自励等主题,通过帝王生活的描绘,抒发太宗虚心纳谏与建功立业的决心。《帝京篇》组诗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在结构上增强了表现力、在内容上遵循了雅志观,为初唐文坛注入了一股变革的清流。

第一首描绘了长安宫殿的雄伟壮丽,借此抒发太宗一心缔造千秋功业的宏伟决心。全诗通过选取“帝宅”、“皇居”、“绮殿”、“离宫”、“连薨”、“飞观”、“层阙”、“绮疏”这些有代表性的建筑意象并分别从宏观或微观角度对其进行描绘,突出展现了李唐王朝雄厚的实力和一代君王的远大抱负。第二首写处理政务之余研读宫中典籍的场景,以此表达偃武修文、以史为鉴的决心。纵观全诗,太宗作为一国之君平时日理万机,闲暇时光多勤勉好学、手不释卷。他以自己阅读诗书的感受经历为例,向大家展示了偃武修文的决心。第三首寫武宴骑射之酣畅淋漓,自古治乱以武、守成以文,治世时期兵马操练必不可少。太宗在处理政务之余,除了阅读诗书还常常走出文苑,专门停下轿辇欣然检阅日常军事训练。全诗从武宴角度再现了帝王生活的一隅图景,太宗道出了血性男儿武宴骑射的风采与神韵,文治武功就像国家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第四首写临馆听乐,通过描写鸣笳、管弦之音和箫韶之乐,表达对靡靡之音的摒斥和对雅音古乐的推崇。本诗是太宗“文以载道、文以载德”的文艺观在音乐领域的体现,表明其在文学领域要革除宫体诗、在音乐领域要废止郑卫之声的果决做法,唯有树立正确的文艺观才能激发文人的创作热情、提升百姓的审美水平。第五首写良辰美景与游园之乐,表达了太宗对中原文化的推崇和对天家风范的自信。全诗通过描写御花园的美景,表明太宗对皇家生活的满足,不愿再劳师动众去寻仙问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太宗包容谦和的心态。

第六首写泛舟游宴之乐,天朗气清、荷香满盈、清歌弦咏衬托出和平安定的贞观治世。全诗借泛舟游览为我们描绘了皇家园林的美景美事,最后借汉武帝畅游汾河表达出太宗对李唐王朝的自信和对京兆长安的赞颂。第七首写日暮归来观赏月色的场景,抚琴读书、临窗赏月,描绘出一派寂静祥和的新气象。全诗从暮色入手,写出月夜的所思所感,太宗在意象选取上毫不忌讳陈后主曾用过的“玉树”,这进一步表明太宗立志革除齐梁宫体诗的决心。第八首借宴饮抒发珍惜时光之情,光阴一去不复返,这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欢乐的宴饮千载难逢,良辰美景确实转瞬即逝,以上六句均为铺垫,最终为引出最末的抒怀之句。全诗借宴饮之乐劝勉自己珍惜时光,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唯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第九首写与宫妃欢宴的舒畅心情,并道出自己对当下的宫廷生活已经很满足,切勿再去访仙问道而荒废政事。末二句与《其五》“何如肆辙迹,万里赏瑶池”遥相呼应,宫中生活甚好,不必兴师动众地寻找西王母的瑶池和昆仑山顶的金台玉楼,因为那样只会徒增百姓的困扰。第十首用排律的形式总括以上九首的内容,太宗认为自己的帝王生活已近乎奢华,应在戒奢戒躁的基础上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以求建功立业、造福百姓。《其十》是对帝王生活的总结与反思,唯有以铜为镜、以人为镜、以古为镜才能确保功业千秋。

三、文以载道的诗学观对初唐文坛的影响

早在太宗还是秦王时,他就在秦府设立文学馆招揽贤士;即皇帝位后,又设立弘文馆,“弘文馆的职责是‘或典校理,或司撰著,或兼训生徒。然而唐太宗是封建政治家,……不会把学士们当成学究对待,而是‘精选天下文学之士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欧阳询、蔡允恭、萧德言等,以本官兼学士,……商榷政事,或至夜分乃罢。”在文学馆和弘文馆之后,太宗还着力培养积极践行偃武修文政策的文人雅士,并逐渐形成以太宗为中心的贞观诗人群。比较著名的有魏征的《述怀》、李百药的《赞道赋》、于志宁的《谏苑》、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等等,他们皆有意无意地践行着“文以载道”的诗学观,并对初唐文风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语

在偃武修文的大背景下、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洪流中,唐太宗再三强调士人须尊崇周孔之道,并在国家层面重新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唐太宗以帝王诗人的身份在《帝京篇序》中表明了亟待贯彻落实的“文以载道、文以载德”的文艺观,其后十首组诗正是在雅志观指导下的创作实践。《帝京篇》组诗共十首,涵盖亭台楼阁、研读典籍、武宴骑射、正音雅乐、游园逸趣、泛舟游览、观赏月色、珍惜光阴、宴饮欢愉、自勉自励等主题,通过帝王生活的描绘,抒发太宗虚心纳谏与建功立业的决心。以唐太宗为中心的贞观诗人群为变革齐梁奢靡之风做出了积极贡献,并为初唐文坛注入了一股雅正之风。

参考文献

[1]郭晓霞.唐太宗的诗学观念及其诗歌创作[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

[2]李浩.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沈文君,王培峰.唐太宗诗文伪误考辨[J].西北大学学报,2010,40(5)103-106.

[4]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5]吴云,冀宇.唐太宗全集[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6]赵克尧,许道勋.唐太宗传[M].北京:人民古籍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唐太宗
“啸”乐考释——以唐太宗妃韦氏墓室啸伎壁画为中心
王珪谏唐太宗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唐太宗是被骗死的
唐太宗 善听劝谏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
唐太宗用人之道探究
唐太宗的“砸”与“立”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漫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