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态学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发展研究
2016-10-21谷广国
谷广国
摘 要: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发展的现状、转型政治文化的参与型特征、依附型政治文化特征,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构建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政治文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334-02
一、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1.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1.1政治认知水平日趋成熟
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政治认知水平相对来说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是群众对祖国怀有深厚的感情。二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表现出较高的认同程度、高度的赞扬评价和对理论本质具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三是群众对基层政府的政治认同程度比较客观、理性。
1.2政治态度日渐积极主动
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逐渐掌握了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知识,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及公开、公平、公正等正在成为村民的日常政治话语。
1.3政治参与和谐有序推进
从参与的范围来看,少数民族公民既参与本民族内部政治事务,也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既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展开,也在非民族地区展开。从参与主体的情况来看,既有少数民族干部的参与、少数民族企业家的参与、少数民族知识分子的参与,也有少数民族普通群众的参与。总而言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少数民族政治参与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发展起来。
2.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政治心态异化
封建政治文化中的某些要素仍然有一定的市场, 采用不良, 甚至是不法的方式参与政治的观念依然存在。如对如果在生产或生活中发生了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但通过行贿或许能够解决,你该怎么办?结果是76.8% 的群众选择了行贿, 以求问题得以解决。在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当中当自身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时, 其政治情绪又会走向政治躁动这另一个极端。
2.2重权轻法观念
调查显示, 近40%以上的村民认为权大于法。通过调研还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对村民自治的认知、关注更多停留在制度实施层面, 而对制度设计本身关注度不高。在相关调研中甚至出现了对制度设计的怀疑, 80% 的人认为“哪能自己管理自己呢! 没有领导管, 不乱套了吗 ”。
2.3参政热情冷漠
通过对群众的调查显示, 依附型政治文化是造成党员群众政治冷漠、遏制党员群众参政热情的思想根源,民不涉政、逆来顺受、强调服从的观念仍然强烈地留存于党员群众的思想意识之中。这种依附型政治文化的深厚影响, 使群众政治认知浅薄, 政治态度冷漠, 对社会发展形势知之甚少, 自觉将自己置身于政治之外, 对村民自治普遍缺乏关注和热情。
二、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地理环境闭塞
从江永县的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少数民族区域由于边远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貌和脆弱的地質构造,阻碍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造成了当地群众社会联系单一,与主流政治文化的密切联系也极为有限,长此以往阻碍了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的发展。
2.经济条件落后
江永县是省级贫困县,当县境内大多数人处于贫困状态时,他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以解决贫困问题为核心,无暇也无法获知有关政治的各种信息,更不可能积极地参与政治,这种经济水平状况无法激发当地少数民族的参政热情,制约着当地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转型。
3.宗教文化盛行
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对宗教的虔诚和信仰,很多时候会淡化社会主义、马列主义信仰,再加上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本身存在的本质差异,宗教文化的核心是唯心论,而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的内核是唯物论,这样使得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宣传和教育显得苍白无力。
4.文化教育滞后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落后,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目前,江永县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失学率高达18.4%,高中文化水平人数比率仅为2.7%,大专文化以上人数比率0.32%,而30岁以上的人群当中文盲半文盲人数的比率高达65%以上。
5.外部势力干扰
2003年的监测结果显示,西方主要国家和敌对势力在我国周边地区共设有30多个转播台,再加上一些国家从本土发射的广播信号,共有50个境外电台使用300多个频率对我进行广播。他们在我国上空构建了密集的卫星电视网,频道达400多个,不断加大对我们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内地区域的宣传覆盖。
三、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1.围绕“一个中心”, 奠定坚实的政治物质基础
当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基本满足和进一步改善,人民必然要求广泛参与政治生活,以争取更好的生存环境,政治参与欲望日益强烈。因此,社会经济越发展,政治参与的机制越完善,公民接受政治信息的能力就越强,参与政治的可能性就越高,实施政治参与行为的主动性就越大。
2.开辟“两条途径”,推进和谐有序的政治参与
首先通过完善基层自治,提高群众政治参与的深度。少数民族地区应加快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特别要处理好直接民主选举、对各项事务的直接表决、群众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环节。其次通过建立民意机构,拓宽群众政治参与的广度。就目前情况来看,基层群众实际上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过,一个主要原因是公民的力量还相当的弱小。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一个强大的民意机构,是扩大群众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
3.抓实“三个层面”,提高科学的政治文化素养
第一,必须确立并发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化体系为指导思想的主流政治文化。通过切实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恢复和建设, 特别是在教育内容上, 必须加大政治知识、政治信息的含量,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第二,培养公民的政治主体意识,形成凸现公民主体意识的参与型文化模式。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传播的实效性, 将公民意识的教育与培养提升到政治社会化中来,通过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努力培养公民的参政议政意识。第三,以世俗化为目标,构建公民的政治价值观念。要注意培养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意识,让人民群众参与决策、管理、监督,这样才能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4.强化“四个认同”, 培育积极健康的政治心态
一是强化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提高民族群众的爱国之情。通过深入开展正确的祖国观教育,使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更好地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满怀信心地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洪流。二是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筑牢民族团结的情感之基。通过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坚持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努力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三是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培育民族精神的文化之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只有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为少数民族群众找到共有的精神家园。四是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坚定民族复兴的理想之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才会富强,民族才会振兴,少数民族地区才会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5.建立“五項机制”, 形成深入持久的政治自觉
一是建立民意表达机制。首先要进一步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其次是畅通民意诉求的主渠道。再次完善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化渠道。二是建立民族认同机制。首先优化民族国家认同,奠定民族认同的血缘基础;其次优化民族关系认同,建立健全民族平等机制;再次优化民族自身认同,提升各少数民族自身综合素质,强化民族竞争力。三是建立社会失衡预警机制。制定民族地区社会危机与预警的专项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应对社会危机的组织效率,以及在信息资料整理、分析、风险评估、危机诊断与危机处置的能力。四是建立利益冲突和矛盾化解机制。通过加强立法,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宏观上防范利益冲突的发生;教育和引导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把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五是建立社会信息公开机制。按照及时准确快速公开透明的原则,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信息公开机制,让少数民族群众能及时快速准确了解政府地部门机构的相关信息,使群众能够自觉参与到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当中来。
参考文献
[1]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 S·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周平.少数民族政治文化论[J].云南社会科学, 19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