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划生育
2016-10-21赵炎英
赵炎英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332-01
前言
对于人口政策,国内外对此有过广泛的探讨,是从紧控制,还是放任自由,或者鼓励生育,都要相对适应各国不同的国情。从我国的国情而言,为了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采取适度的人口政策,使人口结构和人口质量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更是当务之急。鉴于现时的形势,对现行人口的现状进行认真的分析,从而认为计划生育应该依旧坚持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下面浅谈一下实行计划生育:
众所周知人口问题是与环境问题有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人口增殖应保持在适当比例内。然而,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人口问题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有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人口增殖应保持在适当比例内。当代我国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提出计划生育政策是为了应对当时的庞大人口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30年过去后,计划生育在显示其巨大作用的同时,其弊端也日益显露,并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虽然计划生育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但时代并没有转变到我们可以忽视人口数量的压力,而过多关注人口结构导致的问题,人口数量、人口结构老龄化人权。
计划生育政策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引发争议和关注最多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近40年,全国少生4亿多人,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我国步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特别是从20世纪60-70年代“晚、稀、少”广义计划生育政策向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独生子女政策的转型,在实施之初就引发了很多学者的批评和争论,认为“一胎化”会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所面临的新增劳动力数量减少、老龄化、新生人口性别比等问题的出现,进一步引起了人口学家对独生子女政策是否要持续,以及持续到什么时候的质疑。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应该放宽二胎的政策。计划生育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为我国带来巨大影响。1、有利于国家加速资金积累,实行计划生育,使国家用于新增人口的消费减少,从而加速资金积累。2、有利于劳动就业,实行计划生育,可以使每年进入劳动适龄人口减少,从而有利于劳动就业。3、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国家可以把积累下来的资金用于教育,使更多的人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和技术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质量的目的。4、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人均资源水平,实行计划生育,可以缓解人地矛盾,提高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人均占有粮食的水平。 5.有利于农民少生快富,实行计划生育使每个家庭的人口减少,不仅可以减少家庭消费,而且使家庭主要成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发展家庭经济和健康娱樂中,从而保证家庭幸福、社会稳定。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大陆地区总人口共为133972485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二、人口结构状况发生明显变化,老龄化程度加深,我国是在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的,现在已经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我国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1.7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1/5还要多。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特征比较,我们可谓是“未富先老”。从现在开始,随着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生育高峰期出生人口进入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剧。现在通行的老龄化标准是60周岁以上人口或65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10%或7%以上。据“六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78亿,老龄化程度达到13.26%”。据研究,“未来半个世纪,老年人口数量和老的126如果我们考虑30年前的环境,或许很少有人会对当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抱有质疑态度。人多地少、经济衰弱已经难以养活迅速增长的人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后,尽管人们对“30年少生4亿”的数据存在质疑,但不能否认的是,计划生育对限制中国人口激增,减轻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在今天,计划生育却引发前所未有的争议和讨论。长远看来,世界人口的发展转变具有一定的规律,出生率和死亡率均逐步下降,人类不可避免的迈向老龄化社会,由此引发人口结构的迅速改变,并产生相应的问题。计划生育在限制人口增长的同时,也加速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我认为,围绕计划生育的争论主要是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的博弈。
由于以上这些问题是当前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最大障碍,因此,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仍然是“天下第一难”的工作。尽管中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成绩,但国内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又使其面临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入世以后,计划生育工作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当前的人口形势,决不能盲目乐观、掉以轻心。中国正面临着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高峰、劳动年龄人口高峰和流动迁移人口高峰时期。而目前的低生育水平并不稳定、地区发展不平衡、计划生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素质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的再生产和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有着多方面的内在联系。为了正确处理生产和需要、积累和消费以及国民经济中的其他一系列的比例关系,人口必须有计划地、合理地增长。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同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失调。这种状况给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所以,我国在坚持计划生育这一项基本国策的时候,同时也应该对政策做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我国人口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