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多媒体 优化英语课堂
2016-10-21毛毳
毛毳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229-01
在这世界教育理念变革之际,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势不可挡地进入了教育领域,课堂教学越来越离不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增加学生英语词汇,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呢?
一、坚持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教学的地位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班班通已经普及到乡村教学点。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已经由以前的只是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全面进入了课堂,特别是英语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英语课堂注入了活力,让建立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并举的教学模式更加直观、更加规范。学生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需要我们的英语课堂创设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体性得到更大发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中主动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让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英语课堂上的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得到加强,文化背景知识和德育得到更深层次的渗透。然而,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如果过多过滥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喧宾夺主,超越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地位,使学生在课堂上无意注意过多知识学习,走马观花,而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未能由表及里,更谈不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虽有不少的优点,但在英语课堂上,教師所具有的很多作用是计算机的功能所不可取代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如果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那么就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把师生之间在特定的情境中富有情感的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亲切的口头交流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对话。因而,我们就必须清楚地认识,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必须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大量的用英语进行的交流,才能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计算机多媒体仅仅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中的一种,尽管是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也只能起到为教学服务的作用,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没有计算机多媒体,但不可没有教师。媒体总是处在被支配的地位,它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辅助设施,而不能反客为主;我们为了教学而使用它,而非为了使用它而教学,是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应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听或看的目的,使他们有心理准备,调节他们的注意力,并注意及时的反馈矫正,以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二、营造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让学生会利用英语进行交际。交际可以是书面的,亦可以而且主要是口头的。作为教师,要上一堂高质有效的英语课,一定要事先对课堂交际活动中的话题、情景、训练项目(日常用语、词汇、语法等)等进行精心的设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注意创设良好的交际情景。离开情景谈交际是不现实的。课堂交际活动将课堂变成了一个“小社会”,这样的语言训练更富有灵活性和挑战性。
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我们有很多办法,然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无疑是最好、最有效的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通过语言、图像和声音的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左右脑并用,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以进行大容量的仿真交际。在学生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其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经常得到锻炼,因而能更有效地提高其运用英语口语表达的能力。总之优质高效的课堂交际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有机会练习口语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自然习得语言。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在飞速发展,对于学生,上网不仅是一个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扩大词汇量,了解各国文化并跟上时代步伐的绝好机会,更重要的是,学生普遍都喜欢上网,我们可以让上网学英语成为了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再是一门学校安排的必修课,可谓是一举两得。 互联网的资源相当丰富,如果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网址,让学生网上浏览,似乎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从而提高阅读能力。但高中生的英语词汇量还是有限的,识辨能力有限,并且学生的自制力差,绝大多数学生都不够自觉。如果把他们扔到浩瀚复杂的网络海洋中让他们自己汲取知识,特别是要在单位时间内达到阅读的目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还是有很多困难的。尤其是有的学生进入了阅读网页中,由于词汇量的限制,他们不知道该阅读哪些文章,而面对屏幕不知所措,这样反而更加浪费学习时间。因此,我觉得利用网络进行阅读课教学时,教师不妨在备课时将互联网缩小化,根据实际的学生情况,确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把从网上下载的素材,进行初步的筛选处理,本着科学性、多样性、趣味性时效性等原则选出数篇文章,然后根据设计意图进行再加工(如注解或替换部分生词、设计阅读任务等)。自己建成相关的网站,让学生有目的地在“小网络世界”里遨游以达到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