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剖实验室教学改革与新型实验室建设

2016-10-21史蓓蓓杨宏敏郝银萍

中文信息 2016年6期

史蓓蓓 杨宏敏 郝银萍

摘 要: 解剖学实验室教学多以验证性为主,常常忽略与其他实验室之间的联系,极度缺乏创造性和学科特色。在本课题中,首先阐述了实验室教学的现状,其次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方向,最后就新型实验室建设作出规划。通过实验室教学改革与新型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模式和探索精神。

关键词:实验室现状 实验室教学改革 新型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190-01

正文

科技时代的到来,不断的推进着社会的发展,给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解剖实验室的教学带来巨大的影响。新型实用型人才的大力推广,也为医学基础性教学课程带来很大的冲击。解剖实验室一直以来沿用的实验配备、实验教学方法、实验教师团队是否满足于社会的需求,是否满足于零零后学生的教学,更胜者,是否适宜于接踵而至的医学生毕业规培制度的改革方向?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解剖实验室设备、实验教师以及实验室教学方法,才更加地适用于本科类院校,适用于现阶段的解剖实验教学。就新型实验室建设,有何创新性的、特色性的规划,就实验教师的培养方案、未来规划以及教学方向有何改进。

一、实验室现状

解剖实验室在我院目前主要承担《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门课程的实验课教学。1.教学设备包括传统的大体标本、散装标本、瓶装标本、模型、挂图等。其中,大体标本、散装标本、瓶装标本的保存方式均仍然延用传统方法即“福尔马林”浸泡,既不环保又无法反复使用,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验教师和学生造成虽然缓慢但是长期的损害,例如流泪不止、头疼、流涕等症状每个人都有或轻或重的诸如此类地现象发生。瓶装标本又具有体积大重量大、不易移动的缺点,因此在学生观察瓶装标本时常常无法充分展示其局部结构,而使得瓶装标本的利用率非常低,造成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模型的观察项目单一,模型的使用率亦不高,每种模型都有其侧重要展示的,或部位有深有浅,或结构单一,例如脊柱的模型只能观察其整体观,而无法将各部的连接以及各结构的特点充分地展示出来,而没有直观的东西以及动手的机会就大大地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挂图在解剖实验课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之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利用率高所以损坏严重,最主要是挂图无法给学生带来全方位立体化的感受。2.教学方法主要为讲授法,结合大体标本、散装标本、瓶装标本、模型、挂图等讲解实验内容。3.教学步骤有:提问上节实验课主要内容,复习理论课内容,结合模型、挂图,散装标本等讲解本节课内容,辅导学生及示教大体标本、散装标本,答疑,小结及留作业等。因此,在4个学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性差、动手机会少等问题普遍存在。4.实验室空间相对较小,而学生数量较大的问题在各专业普遍存在。在有限的实验室条件下,人数越多,教学效果越差的问题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要求。5.实验教师在有限的教学环境下兼顾实验员的职责,使得实验教师的时间相对受限、成长相对受限,实验教师没有阶段性的培养计划,在极度缺乏医学基础类学科人才的现在,人才的流失将会必然导致教学质量的下滑。

二、实验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传统的实验室、传统的实验设备、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急需改革,一个新型的实验室、一套具有特色化的创新的实验设备、一种多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方法是解剖实验室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及发展方向。1.在观察标本的过程中,实验室配备放大镜以便于学生观察细小结构组织,例如动脉的细小分支,肉眼不便于观察,而巧妙运用放大镜即经济实惠又提高教学质量。2.大体标本的存放可以改为起吊式,将标本直立于地下尸体柜中,使用时将其起吊出尸体柜后,足部再上起吊设备将大体标本横举并放置在操作台上,取下头部、足部的起吊设备即可正常使用。使用结束后再用上述设备放回尸体柜保存,既使用方便又节省空间。3.在实验室安装通风口,包括地上的和地下的,由于解剖实验室的特殊性,大量的活体标本使得空气流通不畅。一套由地上至地下的通风口,可以大大的缓解这一问题,再配以静音的排气扇效果更佳。4.实验室的瓶装标本陈列柜采用略低并符合人体工学的高度,四面透明且并行排列,标本的放置应按照系统分类。5.实验室的模型应完全按照4中所述。6.随着3D技术的蓬勃发展,解剖实验室传统的挂图已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的要求,因此,将3D技术运用到解剖实验室教学将会成为未来教学的必然导向。

三、新型實验室建设

随着国家对医学类院校的教学评估工作的开展,新型实验室建设已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新型实验室建设包括1.新型实验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使实验教师在授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索与发展解剖实验教学的可行性。2.新型解剖学实验室,应具备高标准的通风设施。随着新型环保液体的问世,传统的尸体保存液“福尔马林”的时代终将过去。3.新型解剖学实验室,应配备一套现场实验教学视屏设备,使教师示教过程通过显示屏能够清晰地展现给学生。4.随着触屏技术及各种虚拟操作系统的诞生和急速发展,解剖实验课教学也应当尽快研发、配备适合解剖学实验教学并且可以让学生自主操作的虚拟解剖实验系统。5.建设一支解剖学实验教师兼实验员团队,在任何一所医学院校都是很困难的!而建设一支呈梯队式发展的解剖学教师团队,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实验教师的培养是新型实验室建设规划的重中之重!任何一家好的实验室,都要求有好的实验教师以及实验员,而且要求具备梯队式的教学团队,否则教学中出现人才的严重缺乏尤其是阶段性的人才短缺,将直接导致教学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论新型实验室的建设,尤其是新型解剖实验室建设,实验配备、实验教学方法、实验团队的创造性以及特色性建设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就如何进一步改变实验室现状,如何把准实验室改革的方向以及如何探索更有创新型、特色性的新型实验室的建设之路,悠远而绵长。

参考文献

[1]姚树仁,赵大源,付妍.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1-1.

[2]徐松,孟军清,江超,欧阳录明,吴进林,...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的实践与探讨.《四川解剖学杂志》,2011,19(1):58-59.

[3]李素梅,潘三强,吕来清.解剖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探讨.《基础医学教育》,2012,14(12):966-967.